林耀短短幾句采訪,帶來的節目效果無疑是爆炸性的。
他用一種近乎莽撞的“狂妄”,強行將自己塞進了每一位觀眾的腦海裡,讓人想不記住他都難。
這種極具個人色彩的登場方式,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堪稱教科書級彆的操作。
然而,凡事皆有代價。
極致的關注往往伴隨著極致的審視。
在直播彈幕最初一波因為錯愕和搞笑而產生的“哈哈哈”刷屏之後,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開始逐漸出現,並迅速蔓延開來。
“嘖嘖嘖,剛打職業就這種性格,口無遮攔,我看他走不遠的。”
“狂成這樣?真以為rank裡厲害比賽就一樣厲害了?等著看你輸比賽的時候怎麼收場!”
“笑死了,連自己今天打哪個戰隊、對位哪個adc都沒搞清楚就在這大放厥詞?就這職業態度?你能贏比賽我直播吃鍵盤!”
“這種嘴上沒個把門的垃圾,除了嘩眾取寵還會什麼?趕緊回家去吧,彆來職業賽場汙染環境了!”
“uzi複出第一場就攤上這麼個輔助,真是倒了血黴了,等著被坑吧。”
“edg管理層腦子進水了?找這麼個玩意來博眼球?成績不要了?”
這些雜音從一開始的零星幾條,逐漸彙聚成一股不小的聲浪。
質疑他的態度,質疑他的職業素養,甚至開始人身攻擊。
許多人天然地對這種“狂妄”的新人抱有反感和抵觸情緒,認為他缺乏對職業賽場的敬畏之心。
林耀用最簡短的方式,給自己貼上了最鮮明的標簽,同時也將自己放在了風口浪尖。
他享受流量帶來的巨大關注,就必然要承受隨之而來的巨大壓力。
一旦比賽成績不如人意,或者他的表現稍有瑕疵,這些此刻的質疑和嘲諷將會以百倍、千倍的強度反噬回來。
這場首秀,從登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不僅僅是一場遊戲的勝負,更是一場關於形象、口碑和輿論的殘酷戰爭。
林耀的職業生涯,在萬眾矚目和爭議紛擾中,正式拉開了序幕。
……
休息室的茂凱:“……”
你你你……你搞流量才是職業,打比賽是副業吧?
edg其他隊員:“……”
兄弟,你牛逼啊!
太羨慕你敢這麼說話了。
……
比賽開始。
“大家好,我是解說王多多。”
“大家好,我是解說管澤元。”
“大家好,我是解說瞳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