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p季後賽,edg對陣e,賽製是殘酷的bo5。
贏了,晉級下一輪,繼續保留衝擊更高榮譽和s賽積分的希望。
輸了,直接淘汰,整個夏天的努力就此止步,隻能等待來年。
毫無疑問,兩個戰隊都會拚儘全力,毫無保留。
嗯……至少e會,而edg,勉強算是會全力以赴吧。
這裡就不得不提常規賽和季後賽的根本不同了:
1.戰略目標和備戰重心不同:
常規賽更像是一個漫長的“季前準備”階段。
主要目標是團隊磨合、適應版本變化、找到自己戰隊的戰術特長,並努力讓這套特長與當前遊戲版本儘量契合。
至於“打贏某個特定對手”?
有必要,但也不是絕對必要。
“有必要”指的是:勝利當然更好,能提升排名和士氣。
“不是絕對必要”指的是:戰隊不會為了某一場常規賽的勝利,去投入大量精力專門研究某一個對手。賽程密集,有時候甚至要背靠背打不同戰隊,根本做不到針對每個對手進行細致入微的研究。通常隻會對少數有“恩怨情仇”或者風格特彆克製的戰隊做一些重點準備。
季後賽則完全是刺刀見紅的淘汰賽。
備戰策略發生180度轉變: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盯著眼前的這一個對手研究。分析師和教練團隊會恨不能將對手最近幾十場比賽的錄像逐幀分析,挖掘每一個眼位習慣、每一個開局路線、每一個技能施放偏好、甚至每一個選手的心理狀態。
這就是第一個,也是最關鍵的差彆。
2.賽製本身帶來的差異:
bo3賽製相對較短,偶然性更大。
某個選手的突然爆種、一次意想不到的奇葩bp、甚至一波關鍵的運氣團戰,都可能直接決定係列賽的走向。運氣和臨場狀態的成分占比相對較高。
bo5賽製則是對戰隊綜合硬實力的終極考驗。
它考驗的不僅是選手的個人能力、團隊的即時配合,更是教練組的bp深度、戰術儲備、臨場調整能力以及所有隊員的體能和心態耐力。在更長的係列賽中,單純的爆種或運氣很難持續,真正的實力差距會暴露得更加明顯。這就是第二個顯著差彆。
因此,當edg和e踏上季後賽的舞台時,他們麵臨的已經不再是常規賽那種“試試新陣容”、“練練配合”的相對寬鬆環境,而是一場不容有失、需要傾儘所有智慧和力量的生死之戰。
edg口中“30”的狂言,能否在這樣高強度的bo5中實現,即將迎來最嚴峻的檢驗。
……
主持人麵帶職業性的燦爛笑容,用高昂的語調開場:“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2023年p夏季賽季後賽edg對陣e的比賽現場!感謝大家的到來!”
季後賽的氛圍果然不同凡響,現場觀眾數量遠超常規賽,響起的掌聲和歡呼聲也龐大了許多。
“同時,讓我們有請edg戰隊的輔助選手——inshen上場!”
在聚光燈和全場的注目下,林耀緩步走上舞台,來到主持人身邊。
與往常的從容或帶著一絲戲謔不同,他今天的表情顯得有些過於平靜,甚至帶著點拘謹。
主持人按照流程提問,語氣帶著鼓勵:“inshen,首先恭喜你,作為一名剛剛成為職業選手不久的新人,就能夠隨隊打進季後賽。如今即將麵對職業生涯的第一場季後賽bo5,你現在的心情如何?有什麼想對大家說的嗎?”
所有人都期待著他又會拋出什麼驚人之語,是重申“30”的豪言,還是又有新的爆論。
不過,林耀微微低頭,對著話筒,語氣略顯低沉,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遲疑說道:“心情……有點緊張……嗯。”
主持人臉上的笑容凝固,化為了明顯的疑惑:“額?”
她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林耀似乎為了確認,又輕輕地重複了一下那個語氣詞:“嗯。”
主持人臉上的表情從疑惑逐漸轉向僵硬,完全沒料到會得到這樣的回答,一時不知該如何接話。
現場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