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托這個英雄,在前期的對線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e技能的精準度與威懾力。
那麼,這個技能的機製究竟如何?
它的起始點位於維克托身前525碼處,隨後激光向前延伸,最遠可達525碼,這意味著,它的極限攻擊距離達到了1050碼。
我們不妨對比一下其他主流法師的技能距離:
沙皇的q技能,沙兵的攻擊距離是720碼。
乍一看,維克托的e技能似乎並無特殊之處。
深入分析機製則不然:沙皇的q技能是命令沙兵從當前位置衝過去攻擊720碼的敵人;維克托的e,是激光從525碼的起始點開始,攻擊720碼的敵人,激光本身隻需跨越195碼即可命中。
再看發條的q技能,球的飛行距離為815碼。
同理:發條的q技能是魔偶從當前位置飛行攻擊815碼的敵人;維克托的e,是激光從525碼的起始點,攻擊815碼的敵人,激光本身隻需跨越290碼。
理論上,當敵方英雄位於維克托725碼範圍之內時,維克托的e技能幾乎可以做到必中。
因為激光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跨越200碼的距離,敵方英雄僅靠走位是根本無法閃避的。
此外,維克托的技能範圍同樣巨大,隻要其中心點與敵方英雄模型中心點重合,對手僅靠步行也幾乎不可能在眩暈觸發前完全走出範圍。
結合其q技能和r技能的釋放範圍,維克托本質上是一位中距離作戰的法師,遠距離消耗的法師。
林耀與knigo正式開始。
林耀操控著維克托,謹慎地控製著距離,抓住一個微小的時機,e技能出手——激光擦中了發條的身軀。
knight反應極快,立刻反手q技能指揮球砸向維克托。
但由於發條的q技能需要球飛行整整815碼,軌跡清晰,給予林耀充足的反應時間,維克托一個輕巧的直角走位,便輕鬆躲開。
躲開這一次q技能後,發條的球會停留在落點,下一次使用q技能,球就不再是跨越815碼的超遠距離突襲了。
單挑在一種看似平和的節奏下繼續進行。
林耀在這場對決中,展示了他堪稱恐怖的技能釋放精度,維克托e技能仿佛自帶導航,每一次釋放都如同經過精密計算,即便以knight這種頂級中單的走位能力,在700碼左右的中距離上,也屢屢被激光邊緣掃中,血量被一點點地、無法反抗地蠶食。
隻是,除了這手神準的e技能之外……
其他方麵的能力,就顯得有些慘不忍睹了。
補刀頻頻遺漏,兵線控製毫無章法,走位也顯得稍顯粗糙,與精準的e技能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knigg三人組,也看懂了。
林耀根本就不是來爭這場soo的勝負的。
他是來秀肌肉的,是來用一種最直觀的方式,宣告他在特定領域的絕對統治力——在我的射程之內,我就是王者。
隨著對線持續,發條的血量因不斷被激光消耗而逐漸見底,knight選擇回城補給,更新裝備後重返線上,戰鬥力已然提升。
維克托則因為藍量耗儘,被迫回城,卻因補刀落後經濟窘迫,買不起像樣的裝備,後續的e技能消耗,傷害已經不足以對更新了裝備的發條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