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就是笨。
弄不懂艱澀的古文,看不明白複雜的公式,想不出一環扣一環的推理,甚至連英語都學的磕磕絆絆。
在嘗試過那麼多項目都以失敗告終後,她終於肯承認自己是個天生的笨蛋。
永遠都變不成一個優秀的人。
而她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廚藝,又被艾博文不喜,甚至極度厭惡。
每次一看到她進廚房,臉立刻會冷下來,甚至有時候還會嗬斥她沒有名媛淑女的風範。
她每次被這麼批評都會覺得無地自容,也無法理解一向寬容的父親為何獨獨在這件事上表現的如此激進。
後來,管家爺爺告訴她,那是因為她的母親。
父親看到她下廚就會想起她早逝的母親。
她母親的廚藝就極好。
父親看到會觸景傷情,才不讓她進廚房。
對於這一點她以前一直深信不疑,如今卻也懶得再想這其中到底有哪些沉屙舊疾。
但善妒的性格到底還是在她心中定了型。
所以當她看到寧夏那渾身利落的氣質,沉穩的性格,跛著一隻腳也無損她的風度時,她就嫉妒上了這個優秀的女孩兒。
這個過於優秀的同齡人刺痛了她那顆脆弱的心。
她無法控製的針對寧夏。
想讓她出醜,想讓她不那麼優秀,想讓自己離她沒那麼遠。
在她出神的時候,寧夏的聲音將她的思緒拉回。
“確實挺好看的,不過你丟的不是艾博文的臉,是你自己的臉。”
她不知道艾琳是怎麼形成如今這種性格的,但肯定跟艾博文脫不開關係。
好的家庭關係,對幼小的生命來說是養分。
比如她,明明是個天生壞種,愣是被爸爸媽媽,大伯大伯母,小姨姨夫,哥哥和小妹悉心養成了一棵筆直的白楊樹。
雖然切開後裡麵可能還是黑的。
但隻要她活著一天,她就不可能去跨過那條線。
這就是親情的力量,讓她有足夠的能量抵禦危險的本能。
而艾琳有著良好的家世,生活環境自不必說,艾博文也不是那種偽精英階級,會把孩子當自己的門麵努力的雞娃。
娃兒做不到,就各種語言暴力加諸其身。
艾琳身上的蠻橫不講道理,看似是被寵溺出來的。
但看她遇事所表現出來的極端的暴力傾向,說明她的實際情況剛好相反。
她的內心極度缺愛。
真正被溺愛長大的孩子,真遇到危險了反而會特彆慫。
因為惜命,簡稱窩裡橫。
可艾琳一怒之下卻殺了兩個人。
那是殺人,不是踩死兩隻蟑螂,可見她的心裡積累了多少負麵情緒。
但這樣的艾琳也正是寧夏需要的,對付付博文的棋子。
接下來她要挖坑了。
艾琳聽了寧夏的話,突然沉默下來。
但眼神還是死死的盯著寧夏。
寧夏從旁邊拎過來一把椅子坐到她麵前,
“你想聽我的故事嗎?可能比你要慘好多倍呢。”
可能是寧夏真誠的語氣打動了她,也可能是寧夏輕描淡寫說出來的那個慘字讓她感觸頗深。
最終她緩慢的點頭回了個好。
“我出生在一個小山村。
哦,不,應該說,我出生後被不小心抱回了一個小山村。”
寧夏將原主原本是豪門千金,後被抱錯成為小山村的一個農家孩子的事講了出來。
原主15歲初中讀完,被迫出去打工養家,後陰差陽錯入伍當兵。
訓練的苦她簡單帶過。
親情的苦她重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