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天氣過於炎熱,這個八月的京市格外躁動。
剛入中旬,市中心就爆發了激烈的武鬥,好在西山區地處郊區,沒被牽扯進來,家屬院的人們才算過得安穩。
可隨著局勢愈發緊張,越來越多的工人被分成兩派,卷入鬥爭浪潮,連鋼鐵廠也受到了影響。往日裡按時回家的顧振邦,近來天天早出晚歸,眼底的紅血絲越來越重,飯都沒吃幾口就又被廠裡的電話叫走,整個人忙得像個不停轉的陀螺。
宋心悅見狀,便乾脆安心待在家裡安胎。沒事就鑽進空間裡逛逛,看著裡麵囤滿的糧食、肉類,心裡便多了幾分踏實。
她曾在書中看到過記載,八月下旬會有不少人被無端誣陷,宋心悅自知人微言輕,無力改變這一切,隻能裝作不知道。
可她想藏在家裡的念頭,很快就被現實打破。
沒過幾天,社區就貼出通知,要求所有工人、居民必須參與歡迎工宣隊入駐的活動,還要定期參加政治學習、背誦相關文件。
政治學習的頻次越來越高,強製性也愈發嚴格,日常生活裡政治正確成了頭等大事。
說話要謹慎,做事要合規,就連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題都得反複掂量,生怕被貼上不配合或思想有問題的標簽。
宋心悅暗自慶幸自己已經畢業,不用再去學校。
因為隨著工宣隊進入學校,雖然推動了複課,可課程內容早已變了味,成了積極鬥爭教育。學生們被要求批判教師,甚至要揭發身邊思想有問題的同學,以至於整個校園裡人心惶惶。
她偶爾看到放學的學生,個個低著頭,臉上沒了往日的朝氣,滿是焦慮。老師們更是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話說錯就被批鬥。
街道辦每天都用大喇叭宣傳下鄉政策,口號喊得震天響。那些沒工作的畢業生,天天在家唉聲歎氣,眼神裡滿是惶恐,不知自己的未來會走向何方。
一時之間,整個家屬院都被壓抑的氣氛籠罩著。
更讓人揪心的是,物資供應也變得格外緊張。副食品時有時無,想要買塊豆腐、稱點蔬菜,都得天不亮就去供銷社排隊,去晚了就隻能空手而歸。
顧振邦之前還能托關係買點肉回來,如今也徹底消停了,他怕被人舉報,連累家人。
漸漸地,顧家的餐桌上隻剩下清炒白菜、涼拌黃瓜等素菜,偶爾能有個雞蛋,都得留給宋心悅和顧清瑤補身子。
好在宋心悅早有準備。
在她的提醒下,顧家人人手一份語錄,走到哪兒帶到哪兒。
顧家正屋和小院的牆上,都端端正正貼著畫像和語錄,每個人胸前都佩戴著胸章,出門前還得互相檢查,確保合規。
顧振邦扒了兩口飯,這才對姚玉蘭說:“本來九月我要去一趟徽省,可如今外麵這麼亂,我不放心你們在家,剛好王副廠長主動說想去,我便把這事讓給他了。”
姚玉蘭一聽,連忙點頭,臉上露出安心的神色:“這樣挺好的,你在家守著,我也能踏實點。如今這光景,還是一家人在一塊兒最要緊。”
……
宋心悅剛起床,就聽見隔壁小院傳來動靜,她心裡一緊,趕緊朝著隔壁走去。
隻見母親正站在院門口,手裡捧著烈士證和紅頭文件,遞給幾個戴著紅袖章的人檢查。
那幾人翻來覆去地查看,還時不時提問,抽查金玉芝背誦語錄。
這樣的場景,這一個月來時常發生。
宋心悅每次都隻能站在一旁看著,她知道,此刻任何多餘的舉動,都可能給母親招來麻煩。
可今日,那些人抽查完文件和語錄後,卻沒有立刻離開。
為首的一個瘦高個雙手叉腰,語氣趾高氣揚地教育起金玉芝:“你可是資本家後代,更要多學習、多改造!彆總想著過去的好日子,要跟緊形勢,知道嗎?”
金玉芝低著頭,臉上帶著隱忍的順從,連連點頭應答:“是,是,我一定好好學,好好改造。”
宋心悅站在不遠處,看著母親被人這般訓斥,還要強裝順從,一股難以遏製的怒意瞬間湧上心頭,眼底甚至閃過一絲冰冷的殺意。
她再也忍不住,抬腳就要衝上去。
就在這時,一隻手突然拽住了她的胳膊。
宋心悅回頭一看,是顧振邦。
隻見他眼神嚴肅,壓低聲音道:“彆衝動!這個時候激怒他們,反而會害了你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