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和尚_民國北平舊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章 和尚(1 / 2)

一九四五年,五月。

北平,天橋。

天橋是民國時期老百姓消遣聚集地。

此地吸引了大量人口,“五行八作”和“三教九流”在此聚集。

天橋地區有三百家店鋪和四百多處攤棚,成為繁榮的平民市場。

這裡有商場、酒樓、茶館、戲園、書館等,其中新世界商場、城南遊藝園、水心亭是最具特色的場所。

天橋是“民間曲藝雜耍”的代名詞,聚集了五六百位民間藝人,表演京劇、評劇、曲藝、武術、雜技等。

著名的“天橋八大怪”也衍生了第三代。

其他藝人如王小辮兒、沈三、空竹德子、飛叉譚俊川等也各有絕活,吸引了大量觀眾。

說唱藝術精彩紛呈,河北梆子、京劇、評劇、評書、蓮花落等輪番上演,馬連良、孟小冬等名家也在此演。

此地也是個大集市,各種擺攤賣貨的主,數不勝數。

賣蹭油膏的流動商販舉著番子,四處吆喝“蹭了~蹭油了~”

耍猴的爺們,敲鑼打鼓表演雜技。

剃頭匠站在天橋角落邊等客。

賣糖葫蘆的小販,扛著稻草棒子,四處賣糖葫蘆。

提籠架鳥的老少爺們,東瞅瞅,西瞧瞧,穿梭在摩肩擦踵的人群裡。

拉洋車的車夫,拉著客人扯著嗓子喊借道。

賣香煙的小販,胸前掛著一個木盒子,四處問人要不要香煙。

拉洋片的攤子前,攤主一邊講故事,一邊招攬生意。

此時一位拉洋車的車夫,拉著洋車小走跟客人閒聊。

車夫剃著一個大光頭,人也有一米七八的個子。

他穿著一身青布麻衫,外麵套著號坎弓腰駝背,拉著洋車。

此人外號和尚,五官端正,皮膚黑糙。

“爺,您覺得報紙上說的都是真的?”

坐在車坐上的長衫男客人,一副學者的模樣。

他看著熱鬨非凡的天橋,向和尚解釋。

“小鬼子本土遭遇美國人飛機轟炸,都打到東京了。”

“等著吧~”

“他們就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沒瞧見,北平的小鬼子一個個魂不守舍,那群不是人揍的東西,現在也不巡邏了,也不四處宣傳大東亞那一套了。”

拉車的和尚,時不時喊一句“讓讓”。

“怪不得呢~”

“前段時間,我拉了幾個喝多的小鬼子,送他們回憲兵隊,好嘛,一群狗東西,直接讓我進了軍營。”

“進去的時候,我還揪著心怕出不來,沒曾想,憲兵隊跟冬天村裡打穀場一樣,人都沒幾個。”

坐在後座上的客人,臉上沒有絲毫喜悅之情。

他皺著眉頭歎息一聲。

“鬼子現在可沒心思管北平,他們隻想搜刮民脂民膏往大本營送。”

和尚拉著車走出人流量多的地方,開始提速度。

“我說呢~”

“上午我還瞧瞧,那群鬼子一輛輛拉車拉滿木箱子,往東城倉庫運。”

“合著裡麵裝著都是咱們的東西。”

後座上的客人,沒在搭理和尚。

和尚回頭瞧見客人不搭話,也沒再聊下去。

哼唧,哼唧跑了半個小時,才把客人送到東直門。

接過五毛錢的和尚,找個陰涼地擦著汗,等待下一個客人。

他坐在洋車腳踏上,摸著口袋裡的五毛錢,心裡踏實不少。

這個時期的貨幣體係混亂不堪。

有偽政府發行的聯銀券,日本發行的軍票。

還有本土貨幣大洋,法幣,銅子。

還有各政府與錢莊聯合發行的銀元券。

各種貨幣體係麵值還不一樣。

聯銀券有第一套龍票和第二套小龍票。

麵值包括1元、5元、10元、100元,500元、1000元大鈔。

輔幣券有半分、1分、5分、1角、2角、5角券。

日本軍票麵額包括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圖案以雙龍雙鳳為主。

大洋是清末民初發行的銀元貨幣。

壹元大洋是最常見的麵值,

袁大頭、孫小頭、船洋等主流銀元的麵值均為壹元。

中元五角):袁大頭中元麵值的銀幣。

兩角:袁大頭兩角麵值的銀幣。

壹角:袁大頭壹角麵值的銀幣。

銅板,大子,是清末和民國時期的一種貨幣,具體指的是二十文的銅錢,在北平被稱為“大子兒”,有的地方叫銅板。

銀元券是京津冀地區,大商號為了做生意方便,用銀元做抵押發行的代金券。

一塊銀元卷紙幣,可以在北平錢莊換一塊大洋。

麵值為一塊,五毛,兩毛,一毛。

而和尚收到的貨幣正是銀元卷五毛。

其他地區的貨幣,在北平基本上不流通,會被當地老百姓拒收。

五毛銀元券這會可以夠,普通一家五口老百姓生活一天。

和尚坐在東直門城牆下,歇歇腳看著人來人往的城門。

他現在腦子裡隻有一個想法,是怎麼乾一票。

前段時間他拉了不少漢奸跟醉酒的小鬼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替兄洞房後,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 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 被雪藏後,白露愛上我 九龍戰神:我的枷鎖是星辰 西遊:七仙女懷孕,管我土地爺什麼事? 剛大學畢業,你就肩扛麥穗了? 你是我最好的歸宿 抗戰:老李崛起,兵團也團! 大明:七歲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江易辰的醫武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