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茶樓,位於琉璃廠西街東南角,緊鄰珠市口西南側。
該茶樓由永安茶莊演變而來,始創於1935年。
最初以售賣茶葉為主,後逐漸發展為古玩買賣交易場所。
用古玩行話說,永安茶樓就是行內串貨市場。
茶樓從早開到晚,裡麵大多數都是熟客。
茶樓裝修是典型的老北平茶館風格。
朱漆門柱,鎏金牌匾,雕花門窗。
室內陳設簡潔,中央設一排木製櫃台。
一樓靠窗位置,擺放長形木桌和背椅。
二樓大廳五張茶桌,靠窗位置分割七個雅間。
臨近中午,收完攤的師徒二人,來到永安茶樓。
茶樓內人聲鼎沸,古董商、藏家、掮客在此進行交易。
有些主,點了一壺高末,坐在茶桌邊等客。
這些人無一例外,桌子上擺放著幾樣要出售的古董。
有些茶桌旁,圍坐著穿長衫的馬褂的商人,
有人用“袖內拉手”的方式暗中議價。
還有些主,圍著拉手做買賣的人湊熱鬨。
端茶送水的夥計穿梭其間,銅壺添水聲與討價還價聲交織。
金老爺子帶著和尚,來到茶樓時,不少人都對他們抱拳拱手打招呼。
金老爺子,帶著和尚來到二樓,走到提前預訂的雅間,坐等土夫子上門。
二樓客人要少一些,跟樓下相比,顯的有些冷清。
二樓大廳內,幾張四方桌邊,坐著幾位談生意的主。
他們時而拉手,時而搖頭。
和尚在一桌客人中,看到了劉管家。
劉管家看著走到包間門口的和尚,不露痕跡給了他一個眼神。
其他幾個雅間也坐了不少客人。
和尚隨意打量一眼,二樓大廳內的人員。
那些人沒一個像是舞槍耍棍的主。
一個個看上去不是掌櫃的,就是商人,或者是學徒,跟班。
隔壁包間,還有一位主帶著倆女客喝花茶。
坐到雅間裡的和尚,透過鏤空雕花門窗,打量二樓內的人員。
二樓裡裡外外,他估摸著最少二三十號人。
坐在雅間裡的師徒,品著茶等待來人。
和尚站在師父身後,給了金老爺子一個安心的眼神。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師徒二人等待的期間。
二樓時不時上來一位生客,在大廳內裝模作樣轉了一圈。
和尚打眼一瞧,就知道對方是土夫子派來的盯梢。
還有一對客人,來到二樓,點了一壺茶坐在那聊天,偶爾衝著和尚所在的雅間瞟上幾眼。
臨近交易時間,二樓,樓梯口,走上來一對人兒。
其中一人,跟和尚有過數麵之緣。
那人是這次跟他師徒二人交易的對象。
當兩位盜墓賊,走到和尚雅間門口時,和尚透過鏤空雕花門窗看到對方。
這兩人身上空無一物,根本沒帶交易物品。
和尚眉頭一皺,不露痕跡,給坐在雅間對麵的劉管家一個眼色。
得到暗示的劉管家,給了同桌同伴,一個信號。
刹那間,二樓大廳內,人仰馬翻,開始抓捕行動。
穿灰長衫的劉管家輕叩茶蓋。
正在沏茶的夥計,轉身時,手中的茶壺嘴,不小心碰到走到雅間門口的人。
喝花茶的主,摟著兩個身穿旗袍的女人走出雅間。
一男兩女,迎麵碰到,正在給土夫子鞠躬道歉的夥計。
喝花茶的主,看到麵前擋路人,一腳踹在夥計屁股上。
“滾遠點~”
雅間門口的兩個土夫子,正對鞠躬的夥計說沒事。
沒曾想,挨了一腳的夥計,提著茶壺,踉蹌一步,撲倒土夫子身上。
夥計這一撲,手裡的茶壺也掉落在地。
滾燙的熱水,順著壺嘴,潑到兩個土夫子身上。
還沒等他們開口罵人,兩個身穿旗袍的女子,從喝花茶男人的懷裡,抽出手槍指向兩人腦門。
還沒等兩個土夫子反應過來,二樓大廳內,其他客人,已經把一桌客人按倒在地。
挨了一腳的夥計,直接順勢,擒拿住其中一個土夫子。
喝花茶的主,用雷霆之勢,把另一位土夫子給打倒在地。
一樓大廳,也發生類似的事。
有三個喝茶的主,被一群人瞬間按住。
兩層茶樓內,五六秒功夫內,已經有七個人被按在地上。
還沒等這群人掙紮,擒拿他們的人,直接把這些人打暈。
被捉拿打暈的主,一點反應時間都沒有。
二十多個人捉拿住七個土夫子,都沒超過十秒鐘。
一樓大廳,交易的人群此時有些慌亂。
其中一個穿著長袍的中年人,從懷中掏出一本證件。
“北平政府辦案。”
“不相關的人,待在原地不準亂動。”
大廳內,正在交易的老老少少,看到拿槍的一群人,老老實實待在原地一動不動。
此時劉管家,對著身邊之人點了點頭。
隨後他默不作聲,給了雅間內的和尚一個眼神。
一樓大廳,兩個手持短槍的男人,把茶樓掌櫃子叫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他們的威脅下,掌櫃子開始對茶樓內的人,進行身份驗證。
隻要是生客,立馬被人拿槍指著頭帶走。
茶樓門口,也被按住一人。
七個被打暈的人,一個個被抬出茶樓大門。
門口此時也開來一輛卡車。
沒一會功夫,被打暈的八個人,被三爺的手下捆成粽子押上拉車。
店內其他生客,被槍指著腦袋,上了另一輛卡車。
二樓雅間內,和尚安撫一下受驚的老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