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黃三太失信 遭眾罵 竇爾敦懷恨 負傷歸_黃天霸全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黃天霸全傳 > 第35章 黃三太失信 遭眾罵 竇爾敦懷恨 負傷歸

第35章 黃三太失信 遭眾罵 竇爾敦懷恨 負傷歸(1 / 1)

竇爾敦要親自上場迎戰楊香武,吳知遠上前攔道:“寨主且慢,待小弟會他一會!”竇爾敦深知吳知遠的武功,不在楊香武之下,當時便點頭答應了。

楊香武一個勁地叫陣,吳知遠早已氣得怒火中燒,他取過雙刀躍入場內。吳知遠不是使的一條亮銀槍嗎?今日怎麼換成雙刀了呢?原來,吳知遠乃是全套功夫,十八般兵刃樣樣精通,他知道楊香武輕功過硬,使槍難以應付,因此改換雙刀。吳知遠跳到場裡,與楊香武一打照麵,觀眾可就全樂啦。樂哈?楊香武身材短小,高不過三尺,粗不過一掐,瘦小枯乾,形似猿猴,手持一把短刀,實在是不壓茬;吳知遠就不同啦,身高七尺,虎背熊腰,看樣子比楊香武高一半粗一圈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五一俊,眾人能不笑嗎?

二人走行門亮開架勢,楊香武縱身跳起一丈多高,照準吳知遠摟頭蓋頂就是一刀,吳知遠閃身躲過,彆看楊香武已年過六旬,但功底不退,仍不減當年之勇,堪稱眼似閃電,腰似彎弓,騰似猿猴,站若蒼鬆,躥高縱矮聲息皆無,觀陣眾人無不稱絕。吳知遠采取的是遠功近打,以防為主,伺機進招,四五十個回合過後,楊香武因用的是緊功快打之法,結果身上見汗,出氣也有些不勻了。本來他打算用急攻法把吳知遠的步法打亂,沒料到吳知遠穩紮穩打,使他無機可乘,無縫可鈷,楊香武急了,一個毒蛇出洞猛向對方小腹刺去,吳知遠的雙刀此時可就管事啦,左手一個推窗望月,把楊香武的短刀磕出,右手刀一個大鵬展翅奔楊香武麵門,楊香武不敢怠慢,趕緊用刀一閉,豈不知吳知遠用的是個虛招,楊香武稍一愣神,吳知遠飛起一腳,正踢在楊香武的小腹上,幸虧楊香武功底深,就這樣也被踢出去了一丈開外,楊香武自知再惡戰非丟人不可,便就此抱拳道:“承蒙手下留情!”自行退出場外,吳知遠還禮也回至本隊。

黃三太把眼神盯在了歐陽德身上,還沒等他開口,歐陽德便一晃腦袋,說道:“三哥,你就彆指望我啦,我出去也是白送,還是看你的吧!”黃三太鼻子都氣歪啦,他二話沒說,正了正鴨尾巾,甩去古銅大氅,穩了穩貼身鏢囊,縱身來到場內,竇爾敦見黃三太要親自臨陣,也不怠慢,知道這是最後一舉了,邁大步入場,牛曉塘道:“寨主要多加小心,切防暗算,不要忘早晨之言”早晨他們說什麼啦?原來,牛曉塘早晨給竇爾敦卜了一卦,說他有血光之災,其實,牛曉塘並非算卦,因為他深知竇爾敦的脾氣,一義忘百忌,加之牛曉塘對對方形勢的分析,為了讓竇爾敦提高警惕,才說他有血光之災,竇爾敦最聽非曉糖的話,當時滿口答應,一定要百倍提防。故牛曉塘在他臨陣之前又提醒了他一下。竇爾敦應諾而去,與黃三太打了個對麵,隨抱拳道:“不知黃老英雄怎樣比試?”此時周圍觀眾由竊竊私語變得鴉雀無聲,都知道這是生死攸關的一場,也是當今武林之精粹,誰不願看個水落石出呢!上千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場中的兩個人,但見黃三太滿臉堆笑道:“竇寨主,咱遠日無冤,近日無仇,借銀之事也是聖命難違,並非在下之意,今日有幸在一處比試武功,乃是老夫多年之願,彆的事且擱在一邊,今日乃是以武會友,方才幾陣均是以友情為重,點到為止,你我為雙方之首,更應為人表率,以老夫之見先動拳腳,拳腳不分勝負再動兵刃,不知寨主意下如何?”黃三太這番話道出了一副大仁大義的架式,說得竇爾敦將信將疑,正欲答話,劉祥在場外叫道:“比拳腳就要放下兵刃”黃三太笑道:“娃娃言之有理”說罷從背後撤去鋼刀交與場外,竇爾敦也不怠慢,忙把雙鉤遞與劉祥。劉祥又喊道:“身上暗器也得放下!”竇爾敦道:“對,除去暗器!”黃三太笑道:“寨主之言差矣,我已提前講明不可使用暗器,焉有喑器藏身,大丈夫一言如白染皂,我偌大年紀豈能失信於眾!”也是竇爾敦年輕氣傲,自恃武藝高強,根本沒把黃三太看在眼裡,心說:黃三太敢拿人格作保證,上幾陣又沒見越規行為,量他黃三太不會言而無信!此時,他早把牛曉塘之言置於腦後了。

黃三太、竇爾敦說聲請,二人亮開門戶,插拳動手。周圍行家們都看得目瞪口呆。講硬功是趙殿魁對邱成;論輕快是楊香武對吳知遠;談巧妙得數軍師牛曉塘;論手法得說小將劉祥,講招數和功底還是竇爾敦與黃三太,因為這兩人都是成了名的英雄,影響大,威望高,在綠林道上可謂出類拔萃。

兩人一交手便各自運用所長,一招一式,一腳一拳,都和少林寺牆上畫的圖像無不相同。二人戰了五六十個回合不分勝負,黃三太改變招式,把身子往下一伏來了個臥雲,專打下三路,竇爾敦來了個燕膏十八翻,全憑腕肘和胯膝上的功夫,專點黃三太的七十二穴道和三百六十骨節,二人互拿互破,還是不分勝負。黃三太一個鯉打挺縱身站住,說道:“且住,看來憑拳腳還是難分高低,不如過過家夥,你看如何?”竇爾敦道:“恭敬不如從命,就依黃老英雄之言!“隨之二人抄起兵刃,上文已經說過,竇爾敦用的雙鉤不在十八般兵刃內。那麼十八般兵刃不是有鉤叉嗎?那是指的撓鉤,竇爾敦使的這叫二十八室護手渾天鉤,俗稱虎頭雙鉤,這護手雙鉤共有兩柄,各長三尺六寸,其形似劍,兩麵有刃,頂端有餘恰似一鉤彎門,可以向前直刺,又可以向裡鉤拉,劈砍,又能磕咬,它的鉤與刀劍不同,卻與半月方天畫戟相儀將手握在方孔之內可以防護刀劍的切削,所以叫護手鉤,乃兵刃之賊,一般的兵刃,同樣的功夫就得敗在鉤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三太用的是單刀,算是遇上了克星。竇爾敦這對鉤共重一千兩,合六十二斤半;黃三太的單刀才十斤有餘,交起手來這對黃三太很是不利,不過黃三太受過南俠老王靈的指教,知道如何躲避。

二人說聲請,黃三太一個黑虎掏心,鋼刀直刺窮爾敦前物。竇爾敦並不躲閃,右手鉤向外一掛,左於鉤分心便刺,黃三太見鉤刺來,急向左一跨,就勢一個紫燕穿簾,鋼刀刺向竇爾敦右向,竇爾敦見黃三太偌大年紀仍然腳手十分靈活,暗說:果然名不虛傳,一轉身,雙鉤一並,用了個二龍吐須直取黃三太胸膛和小服,黃三太見雙鉤來勢內猛,急忙躲閃,順手來了個樵夫劈柴,直搗竇爾敦頭頂,竇爾汝把頭一歪,還了個王母獻蟠挑,二人刀來鉤去,緊緊戰在一起,堪稱供逢對手,將遇良才。練家子都看出了黃三太用的是花刀,雖然刀法精奇,但今天遇上了強千竇爾敦,看樣子很難取勝。竇爾敦雖然在兵刃上占了上風,但一時半會也很難將黃三太戰敗。二人都是取勝心切,各不相讓,這一來工夫就大了,黃三太畢竟是上了年紀,俗話說得好,歲數不饒人,工夫一大,氣力有些不支,額角上浸出了細微的汗珠,喘氣也不勻乎了。竇爾敦卻是血氣方剛,臉不變色,氣不長喘,越戰越勇,一鉤緊似一鉤,一鉤快似一鈞,大有到風斷雨之勢。其實,竇爾敦並無傷害黃三太之意;隻是打算把他的狂氣殺掉,不要目中無人,彆再給皇家充當鷹犬,因此,使出二十八宿渾天鉤的絕招。黃三太也看出了這一點,賊眼珠子一轉,用單刀直刺竇爾敦的麵門,竇爾敦用鉤往外一磕,黃三太的單刀嗡地一聲脫手麵出。縱身往後一跳,跳出一丈多遠,回身就跑,竇爾敦揮鉤便追,雙足用力向前一縱,雙於合鉤向黃三太砸去,本意是將黃三太砸倒,隻聽當啷啷一聲響,“哎喲”一聲紅光閃現,倒在了地上。倒在地上的不是黃三太,而是竇爾敦。

原來,狡猾的黃三太情知倚靠兵刃難以取勝,早就在貼身之處藏好了金鏢,他先用花言巧語騙過了竇爾敦,使竇爾敦失去了警惕性,在關鍵時刻故作敗陣,為的是讓竇爾敦追趕,就在一跑一追的工夫,黃三太順手掏出了早就準備好的暗器,竇爾敦舉鉤下砸時,黃三太甩頭一鏢,直棄竇爾敦的太陽穴,竇爾敦歪頭一閃,黃三太跟著一鏢,這一鏢正打在竇爾敦的肩頭之上,立時劃了一道三寸多長半寸多深的大口子,鮮血頓如泉湧。黃三太就勢躥到竇爾敦跟前,撿起鋼刀,對準竇爾敦雙足舉刀就剁,說時遲,那時快,當啷一聲,鋼刀被磕了出去,原來,魯莊一個箭步躥了上去,镔鐵大棍一迎,把黃三太的刀給磕飛了。此時,竇爾敦已經從地上爬了起來,手指黃三太破口大罵:“老匹夫,人麵獸心,口是心非,言而無信,用暗器傷人,必遭天下英雄唾棄,你有何臉麵活於人世!”黃三太全當沒聽見,得意地笑道:“竇寨主,說彆的沒用,如今你已是我手下敗將,還敢比嗎,如不敢比,黃某以寬大為懷,拿出銀子不晚,跟隨黃某到北京打官司也行,怎麼樣?”竇爾敦罵道:“呸!不要臉的東西,皇家的走狗,綠林的叛賊,且吃俺一鉤!”說罷舉鉤就打,怎奈臂膀疼痛力不從心,黃三太向自己的人馬掃了一眼:“膽大草寇,既已受傷還不伏首就擒,弟兄們不動手等待何時!”黃三太一聲令下,邱成、李煜、楊香武一幫人全都亮出了家夥,牛曉塘、李恕古、趙殿魁、劉祥、魯莊等人也都拉開了架式,眼看一場血戰就要開始,就在這時,人群中跳進幾人。

來者非是彆人、乃是滄州震八方馬傑、草上飛侯德滋、雲裡行方笑為、五行長老及其一幫山東好漢。這些人不是同行而來,而是殊途同歸,他們知道黃三太與竇爾放要在河間比武,便各懷心思前來觀陣,為了避免嫌疑,比武之前始終沒露麵,今見黃三太如此不義氣,才不約而同跳入場內。

黃三太一看,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頓時慌了手腳。馬傑馬老英雄主持過獻縣比武,與黃三太有一麵之交,首先開口道:“黃老義士,比武乃是以武會友,焉有使用暗器之理!”侯德滋是特意從古鬆林趕來的,他是專門來暗中跟進的,一旦事態有變,便馬上出戰,本來跳入場中是要與黃三太交戰的,但馬傑一說不好再動手,隻好一旁責問:“黃老英華久闖江湖,豈能言而無信!”五行長老自離開獻縣便在山東物仁寺招了一帶好漢,準備起義抗清,聽說黃三太指鏢借銀,效忠息上,非常生氣,故前來觀陣,防備萬一,他跳在黃三太麵前,本待用些手法,但見前邊二人責問,隻好雙手合十道:“罪過,罪過!”方笑為也是前來抱打不平的,黃三太一看這陣勢,知道不妙,這老小子到底是久闖江湖,轉軸子來得快,麵對來人,拱手笑道:“諸位不要誤會,在下打出兩鏢非有彆意,乃是想試試家主的眼力,不想失手,傷了寨主,老朽這廂賠禮了!”說著又向馬傑施禮,“多謝馬老英雄及諸位高手指教,我與竇寨主確實是為了切磋武功,無冤無仇,怎能無散傷害於他,也望竇寨主多多原諒,如竇寨主怨氣不出的話,也給老朽來上一鏢,老朽絕無怨言!”所有在場的人都知道黃三太說的是一番假話,儘管如此,也算當麵認了錯,馬傑馬老英雄知道仇應當解而不應當結,便微微笑道:“既然如此,竇寨主看在老朽的麵上還是重歸於好吧,彆的話也就彆說啦,暫回寨好好養傷,切不可動怒。”竇爾敦本來滿腹怨恨,經馬傑這一說,不看僧麵看佛麵,也隻好暫時作罷。此時早有人為竇爾敦包紮好了傷口,侯德滋上前問道:“兄長,傷勢如何?”竇爾敦道:“擦破點皮肉,算不了什麼!”五行長老走到竇爾敦跟前,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還是離開此地吧!”竇爾敦見到久彆的師叔有很多話要說,但是,當著鷹犬不便明講,隻好雙膝跪地,說道:“多謝師父點化,請師父光臨敝寨一敘t”五行長老點頭道:“阿彌陀俄,善哉,善哉!”說罷飄然而去。圍觀眾人也不歡而散,說什麼的都有:“哥,無怪人們說黃三太孬,沒成想孬到這種程度,算他媽什麼英雄,糞草不如!”“兄弟,小聲點,叫鷹犬聽見就沒命啦!”“怕什麼,死了倒也痛快,象黃三太這一路活著,還不是叫人罵一輩子”人們憤憤地離開比武場,都為竇爾敦鳴不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暫且不表竇爾敦、牛曉塘的下一步計劃,單說黃三太厚著臉皮告彆了各路英雄,回到了馬家店,躺在床上氣憤不已,楊香武躬身笑道:“三哥,打敗了竇爾敦理應高興,為何長噓短歎呀?”黃三太道:“今天比武實在令人可惜,可恨,可歎,氣死我也!”歐陽德明知道黃三太想的什麼,偏偏故作不明地問:“今日乃是三哥的最大勝利,何出此言?”黃三太怒道:“勝利個屁!可惜我黃某枉費了心機,我本想一鏢將他打倒,象當年勝三爺在九龍山鬥林士佩那樣,削去他的雙足,他永遠變成廢人!可恨竇爾敦的黨羽太多,使我未能如願,倒落了個言而無信之名,遭人唾罵,可惱那高攀,身為皇家命官,竟然畏賊如虎,不敢拿賊不算,還準其在眼皮子底下開設賊店,回京之後,我定在彭大人那裡告他一狀!”黃三太之所以這樣發火,因為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既沒抓到人,又沒撈到銀子,彭服的革職之危仍然解除不了,他的一番大話算是吹到了空地上,無法交差。楊香武猜出了黃三太的心思,眼珠一轉笑道:“三哥,休得煩惱,俗話說得好,辦事不成不算無能,非是三哥功薄藝淺,卻是竇爾敦黨羽眾多,更為主要的乃是府台高攀袖手旁觀,與聖上存有二心,何不借此奏他個私道賊寇,將那廝的家私一抄,不也可以補上那個缺數了嗎!”黃三太一聽覺得有理,頓時臉上露出了奸笑:“好,好主意!”歐陽德一旁罵道:“楊香武呀楊香武,你真夠損的!”俗話說:隔牆有開,黃三太與楊香武的一番對話,叫高攀的探事人聽到了,慌忙回府稟報

高攀聽罷回稟,頓時嚇得癱在了地下,下人七手八腳把他攙扶起來,灌湯飲水才算緩過一口氣來,急命人把府示、守備叫到身邊,想辦法,出主意,但思來想去沒什麼高招,最後決定宴請黃三太弟兄,在酒席桌上當麵求情。

黃三太被請至府衙,盛宴款待,黃三太一見這陣勢,知道高攀必有所求,於是不冷不熱地說:“在下來貴府地與賊寇竇爾敦比武較量,上天助我出奇製勝,本待捉拿歸案,但府台大人沒有及時相助,結果事與願違,此事過去也就罷了,隻是黃某回京之後必須如實稟告聖上,不知府台有無話講!”黃三太這幾句話等於給高攀宣了判,高攀雖然京中有人,但自己暗中卻與金頂山有協約,一旦聖上得知此事,恐怕誰也救不了,於是急忙拱手道:“此事千係重大,看在京中羅大人麵上,還望黃老英雄多多美宵,下官必有厚報。”黃三太眼珠一轉,奸笑了幾聲說道:“在下也不願把事情鬨大,隻是在彭大人麵前不好交差,不過為了府台大人的前程,黃某倒是有個小小的辦法,不知高大人肯否使用?”高攀一聽說有辦法,忙說:“隻要平安無事,下官無不遵命。”黃三太對高攀環講了幾句,高攀聽罷頓時臉色變得蠟黃,半晌說不出話來,黃三太冷笑道:“莫非說府台大人不敢照此行事?”高攀嘴唇哆嗦,上牙磕著下牙說道:“下,下官,照照照,照辦。”黃三太道:“好,那我們回店聽候佳音。”說罷起身出了府衙。

黃三太給高攀出了個什麼主意?原來,黃三太命高攀把竇爾敦和他的弟兄們請至府衙,以慰勞為名,在酒中暗下毒藥,把竇爾敦毒死,以使他回京交差。你想高樊能不害怕嗎?他真要是把竇爾敦毒死,竇爾敦的弟兄們也絕饒不了他,可他若不按黃三太的主意辦事,又怕黃三太回京告他的狀,急得他好象熱鍋上的螞蟻,怎麼也站不住腳。就時,探事人進府回稟,說竇爾敦在兩個時辰之前已帶領人馬出西關奔金頂山方詢去了。高攀聽到回稟,這才長出了一口氣,心說:這回不怨我啦。隨之命人起轎直奔馬家店。

黃三太回店後剛剛坐穩,有人傳稟,說是府台大人親臨本店,黃三太聽罷一愣,心說:怎麼這麼快呀,莫非說竇爾敦死啦?急命人迎府台入內。高攀把竇爾敦等人已離開府地的情況敘說了一遍,黃三太聽罷可就急了,心想:一計不成又生二計,二計不成又生三計,想不到三計均已落空,鬨了個貓咬水泡瞎歡喜,竹籃打水一場空。我黃某豈能做這種賠本的買賣,於是把臉一沉,說道:“府台大人你心裡明白,擒賊擒首,沒有活的要死的,跑了主犯拿從犯,沒有從犯取贓物,今人贓皆無,叫我回京怎麼說話?”黃三太的意思是反正不能白來,想敲高攀點竹杠,其實,高攀為官多年,知道官場上的一套,也明白黃三太的立思,因此早就把這筆銀子帶來啦,他麵才黃三太拱手道:“下官深知老英雄的辛酸,因此特備了一點薄禮,慰勞諸位弟兄!”說罷命人把箱子拾選來,打開一看儘是白花花的銀子,少說也有五千兩。俗話說得好:金子是黃的,銀子是白的,眼珠是黑的,以黑見白焉有不動心之理。黃三太瞅著銀子,長歎一聲道:“唉,真沒辦法,事到如今也隻好用這些東西去回旋了。”高知府又躬身施禮,這場不光彩的交易也就在這開店談妥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黃三太回到京中,把銀子分給了彭朋一半,又謊說賊勢浩大,地方官難以為力,須奏明聖上派大兵征剿。彭朋見此情景彆無良策,把責任都推給了地方,並上奏康熙皇上。康熙在這件事上也算明白,一便看穿了彭朋的把戲,龍顏大怒,立即把彭朋革職拿問,黃三太等人見彭朋倒台,自然是樹倒猢孫散,飛鳥各投林,有的回到綠林,有的當了鷹犬,也有的隱居故裡不再出世。

再說竇爾敦在牛曉塘、魯莊、郭景、趙殿魁、李恕古等一帶弟兄的護衛下奔回金頂山,侯德滋與五行長老早在聚義廳等候,大東、金娘已把接風酒宴擺好,眾人見過侯德滋、五行長老,山寨郎中給竇爾敦換上刀傷藥,竇爾敦雖然傷勢不輕,但在長老麵前卻裝作安然無恙,談笑如常,酒席間長老說道:“黃三太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回京之後,一旦奏明聖上,皇上老兒必將派大兵征剿,因此我們必須棄獻縣,舍河間,另尋握守之地,以抗清廷!”牛曉塘道:“師叔言之有理,但不知何處為宜?”五行長老道:“據老身所知,京北興隆有一群山峻嶺,可謂連環套,不妨你們可以打探一下,如此處能站穩腳根,即可卡住京都通往承德行宮的咽喉要塞,對清延是一個極大的威脅!”眾人聽罷長老之言又進行了一番商議,後來曆儘艱辛,果然在連環套紮下了一支抗清的勁旅。有詩為證:古道驚雷震清宮,國恨家仇鑄英雄。大鬨河間驚敵膽,連環套裡臥虎龍。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黃天霸全傳請大家收藏:()黃天霸全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醫道狂徒:校花的貼身神醫 重生誰還戀愛腦 震驚!我簽到領修為吊打苦修天驕 開局東京維修工,鄰居太太爆獎勵 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 代天賞罰 人間路漫長 仙魔錄:開局投資未來女帝 渣夫換妻,我嫁他殘廢兄長登後位 從金鐘罩開始苟成武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