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烈笑道:“起事的理由嗎,隨便找一個不就行了,就以朝廷腐敗,皇帝昏庸無能,致使大楚百姓民不聊生,為了天下百姓的名義。”
楚逸辰道:“爺爺,這個也可以,不過孫兒建議您可以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就說丞相孔源把持朝政,為了大楚的江山社稷,您不得已才出兵進行討伐。
另外,你可以在出兵的檄文上將安國公劉仁在南陵城禍亂百姓以及那個周明遠在北疆仗著欽差的身份橫行霸道、打壓異己、魚肉百姓的,還有朝廷不顧定州和平州災民的死活這些事情都公布出來。”
頓了頓後,楚逸辰繼續說道:“另外,在出兵前可以讓人在大楚境內,尤其是京城散布謠言,就說楚震天的皇位是通過殺父弑兄才得來的,其帝位名不正言不順。
再有就是將這幾年朝廷腐敗,官員欺壓百姓的事情散播出去,引起百姓對朝廷的猜忌和不滿,這樣的話,可以引起民憤,從而使百姓支持我們。”
楚風烈聽後道:“嗯,你說的也有道理,回去後我就安排人在大楚境內將謠言散播出去。”
楚逸辰接著說道:“爺爺,您準備什麼時候出兵?”
楚風烈道:“現在年關臨近,我準備過完年,也就是兩個月後的二月二龍抬頭那天正式起兵。”
楚逸辰道:“嗯時間上倒是沒什麼,畢竟爺爺您準備了這麼長的時間。不過爺爺這個起兵的方向和大體的出兵路線你是怎麼設定的?”
楚逸辰說完後,楚逸辰將牆上的大楚輿圖拿了過來,鋪到桌子上。
楚風烈看著輿圖道:“出兵的方向著實讓人頭疼。原先和你父親等人商量的是,從定州一路向北,攻占冀州,然後是平州城,最後直奔京城。
但是現在朝廷在定州屯兵十萬,如果我們不能快速的攻占定州城的話,朝廷就會有時間從各方調兵過來堵截。到時候我們進攻的速度必然受到影響,到時候恐怕會形成長久作戰的模式。”
楚風烈歎了一口氣後,接著說道:“但是如果我們繞過定州,向東北方向直驅寧州城的話,後邊還是得回到冀州,再對定州城形成兩麵夾擊的話,時間上至少要多出三到五個月的時間,後期也會形成持久戰。所以現在我們還沒有定準起兵的路線,逸辰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
楚逸辰聽後,仔細的看了看輿圖,指著南陵城的位置道:“爺爺,這是我們南陵城,往北的話是定州,定州城兩側是山巒,東西兩側不適合大軍作戰,所以如果我們要進攻定州城的話,就隻能從南城門進攻,但南城門城牆高大,如果強攻的話,我們傷亡會很大,而且短時間內不容易攻下來。所以我們要想拿下定州城,最好是想辦法繞到定州城北邊,倒是即使我們不能攻下定州城,也可以困死它。”
隨後楚逸辰繼續說道:“定州城北邊是冀州城,冀州的東麵是寧州城,西邊是泰州城,寧州城雖然防守薄弱,相對容易些,但是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寧州城東麵的望海城和南邊的福州城有大軍駐守,如果我們的行軍路線一旦暴露,容易造成我們腹背受敵的情況。所以孫兒不建議您先進攻寧州城。”
然後楚逸辰將手指指在南陵西北方向的泰州城上,對著楚風烈繼續說道:“爺爺你看這裡,孫兒建議先攻下泰州城,然後再向東拿下冀州城。”
楚風烈道:“逸辰,為什麼要先攻泰州城,這泰州城可是與楚風延的西州城相鄰,若是楚風延出兵回援的話,那我們豈不是也要腹背受敵。”
楚逸辰道:“爺爺,這泰州城孫兒研究過,這泰州城本身就是西部邊境的第二道防線,泰州城雖然南北兩側也都是緊挨著山林,但是南城門城牆相對來說比較好進攻。
而且朝廷在泰州城的駐軍現在不到一萬人,所以,我們可以輕鬆拿下,即使楚風延的西路大軍回援,楚風延的西路大軍目前都是在西邊的邊境線上,而從邊境線上到泰州城至少有五百多裡的距離,即使大軍全速前進的話也是需要個七八天。
而等他們趕到我們早就攻下了泰州城,到時候我可以利用泰州城進行防守,畢竟我們如果把泰州城拿下的話,便截斷了楚風延大軍的糧草補給路線。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慢慢想辦法想吃掉西路大軍。而現在朝廷作戰比較厲害的大軍除了我們和鎮北軍之外,也就是楚風延的西路大軍。所以隻要把西路大軍拿下的話,剩下的也就不足為慮。”
楚風烈眼睛一亮,撫須說道:“嗯,此計甚妙。”
楚逸辰道:“另外,爺爺我要是進攻泰州城的話,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西部多山林,利於大軍隱蔽,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楚風烈沉思片刻,點頭道:“這的確是個辦法。隻是這山區行軍,後勤補給是個大問題。而且,我們還要防備東南和西南方向的朝廷大軍。一旦他們得知我們出兵,肯定會趕來增援。”
楚逸辰道:“爺爺,對於東南和西南的大軍,我們可以提前安排人手進行牽製。在南疆和東南、西南接壤的地方,布置一些疑兵,讓他們誤以為我們會從這些方向進攻,不敢輕易抽調兵力去增援冀州。同時,我們可以利用當地的地形,設置一些防禦工事,拖延他們的行軍速度。”
楚風烈擔憂地說道:“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得儘快解決冀州以南的問題。”
楚逸辰道:“爺爺您說的沒錯,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我們需要考慮,就是周邊的這些國家,我們不得不防,雖說南泰這次被我們打殘,但是也不得不妨他們趁機發兵。還有東南方向流蘇、東籬等國,所以爺爺我建議您可以和周邊國家進行一些外交周旋,讓他們不敢輕易動手。比如說,和他們簽訂一些臨時的和平協議,承諾戰後給予一定的利益。”
楚風烈微微皺眉道:“外交周旋雖好,但這些國家大多唯利是圖,很難完全相信他們。不過,目前也隻能先這樣,隻是這樣我們還要留下一部分大軍防守。”
楚逸辰道:“爺爺,您說的對,孫兒認為我們至少要留五萬人鎮守南陵城,而且這五萬人還要都是騎兵,這樣這五萬人不僅可以守城,如果前方戰事吃緊的話,這些人還可以快速支援。”
楚風烈點了點頭,隨後兩人又對著地圖研究了許久,仔細商討著每一條可能的攻打路線和應對策略。
楚逸辰突然說道:“爺爺,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南陵城的內部問題需要儘快解決。”
楚風烈道:“哦,你指的是?”
楚逸辰道:“南陵城林家。”
喜歡大楚風雲傳請大家收藏:()大楚風雲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