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西城外三十裡處峽穀中,孫啟騎在馬上看向東邊,身後赫然是五萬名騎兵。
而在峽穀兩側山坡上的樹林中,隱約可見密密麻麻的人影。
原來孫啟早就在李泰出城前,將自己所率領的十萬大軍後撤三十裡,然後藏在這處峽穀之中,這個峽穀也是從經常通往沙州的必經之路。
“將軍,我們就在這兒這麼乾等著,您說李泰的大軍會不會被侯爺的黑甲軍給殺光了?”一名副將來到孫啟近前問道。
孫啟搖搖頭道:“不會的,若是李泰和黑甲軍正麵作戰的話,黑甲軍雖然隻有兩萬人,也絕對會碾壓李泰的五萬大軍。
不過李泰絕對不會和黑甲軍硬拚的,一定會想辦法逃走的,如果李泰一心逃走,隻派少部分人斷後的話,黑甲軍是不可能消滅李泰的大軍。
而黑甲軍的追殺能力就一般了。
畢竟他們是重騎兵,想要保持快速的長途奔襲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不用著急,我們肯定會有仗打的。”
身旁的副將聽後笑笑道:“將軍,說的也是,在這世上若是論騎兵對戰能力的話,就沒有哪支軍隊是黑甲軍的對手,就算鎮北王的鐵浮屠也不行。”
孫啟聽後似乎想到了什麼,有些崇敬道:“你若是見過三公子的那支騎兵的話,就不會這麼說了。”
那名副將疑惑道:“將軍,您說三公子有一支比黑甲軍還厲害的騎兵?”
孫啟聽後,用玩味的眼神盯著那名副將,過了好一會才淡淡的說道:“楊林,你跟了我也有十幾年了,有句話我得提醒你一下。
如今王爺馬上就要大事有成,我們都是最早跟隨王爺南征北戰的人,可以說將來我們都是有功之臣,當臣子的最忌諱就是過早的站隊。
我知道平時你和蘇家走的比較近,尤其是跟侯爺的大夫人和大公子,但是一定要掌握分寸。
哪些事情該說,哪些事情不該說自己還是掂量掂量,彆觸犯了王爺的底線,明白了嗎?”
叫楊林的副將聽後,渾身一震,思索了一會後對著孫啟一拱手道:“末將多謝將軍提醒。”
孫啟道:“好了,也不要想太多,估計李泰他們快過來了。讓將士們做好準備吧!”
此時李泰正不斷的催促大軍加快速度。他的鎧甲早已被汗水浸透,身後的家眷隊伍像一條拖曳的長蛇,孩子的哭聲、女人的喘息混雜在馬蹄聲裡,讓他心頭愈發煩躁。
“侯爺!”兩道身影從後方疾馳而來。
“怎麼樣?”李泰勒住馬,聲音因急促呼吸而沙啞。
“侯爺,確認是黑甲軍主力,至少兩萬人。末將讓堂弟吳星帶五千人斷後,按他們的推進速度,最多還能拖半個時辰。”吳偉急切的說道。
李泰攥緊韁繩,指節泛白,“前方十裡有處峽穀,快讓大軍加快速度。進入峽穀,我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吳偉猛地抬頭:“峽穀?侯爺是說‘一線峽’?那裡確實狹窄,但若是被前後夾擊——”
“沒有退路了。”李泰打斷他,眼神裡透著決絕,“傳我命令,全軍加速,半個時辰內必須抵達一線峽!”
他調轉馬頭,對著親衛高喊:“告訴後麵的人,不想死的就跟上!到了峽穀,才有活路!”
吼聲穿透人群,那些早已麻木的士兵和家眷像是被注入了一絲力氣,腳步不由自主地加快。
馬車夫揮著鞭子抽打疲憊的馬匹,車輪碾過碎石的聲音愈發急促,整個隊伍像一條被驅趕的長蛇,在夜色裡拚命向前蠕動。
半個時辰後,一線峽的輪廓終於出現在前方。兩側的峭壁在月光下像巨獸的獠牙。
中間的通道僅容兩輛馬車並行,入口處的巨石上還刻著模糊的“一線峽”三字——那是前幾任皇帝西巡時留下的印記。
可當隊伍抵達峽口時,李泰卻突然勒住了馬。
夜風穿過峽穀,帶著一股潮濕的涼意,卻沒有尋常山林該有的蟲鳴鳥叫。兩側峭壁上的樹木靜立如鬼,連葉片都不曾晃動,仿佛早已被人刻意清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