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烈走到祭桌前,接過福伯遞來的三炷香,在燭火上點燃,對著蒼天深深三揖,隨後將香插入香爐。
香煙繚繞中,楚風烈緩緩念誦祭文:“維大楚元年,歲次壬寅,正月丙午,嗣天子楚風烈,敢昭告於皇天上帝:
昔天厭舊朝,生靈塗炭,風烈承天應命,舉義兵定天下,今登大位,願奉天承運,撫萬民,安四境。
興農桑,振教化,使天下太平,百姓安樂,懇請上帝垂佑,永保大楚江山永固,社稷綿長!”
祭文念罷,楚風烈將手中的玉帛投入青銅鼎的火焰中,玉帛燃燒的劈啪聲與司儀官的唱禮聲交織。
文武百官在天壇下齊齊跪拜,三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震得周圍的鬆柏枝葉簌簌作響。
楚逸辰跪在人群中,目光掃過身旁的楚懷瑜,隻見楚懷瑜正偷偷抬眼打量天壇頂端的楚風烈,眼中滿是豔羨。
祭天儀式畢,隊伍穿過朱雀大街,前往太廟。
太廟朱紅大門上鑲嵌著銅釘,門前立著兩尊石獅子,殿內供奉著大楚曆代先帝的牌位,每個牌位前都擺著香爐與祭品。
楚風烈走到太祖皇帝的牌位前,親自斟酒祭拜,聲音帶著幾分哽咽:“先祖在上,風烈今日登基,定當恪守祖訓,守護大楚河山,不負先祖之托!”
祭拜完畢,他又逐一給其餘先帝牌位上香,神色莊重肅穆。
楚震霆與楚逸辰緊隨其後,楚懷瑜與楚懷謹也按輩分上前祭拜,隻是楚懷瑜的動作略顯敷衍,目光卻在殿內的匾額上打轉,不知在想些什麼。
最後一站是社稷壇,壇上分為“社壇”與“稷壇”,社壇供奉土地神,稷壇供奉五穀神。楚風烈在壇前宣讀祭文,祈求土地神護佑大楚疆域完整,五穀神保佑年年豐收。
禮畢後,他轉身對身旁的諸葛青道:“社稷乃國之根本,往後每年春播、秋收,都要按禮製祭拜,不可廢弛。”諸葛青躬身應道:“臣遵旨。”
當隊伍返回皇宮時,已是午後。
金鑾殿內早已布置妥當,殿頂的盤龍藻井懸掛著一盞巨大的水晶燈,陽光透過殿外的格窗灑進來,照在殿中的金磚上,反射出暖金色的光。
楚風烈走上丹陛,在龍椅上坐下,禦案上擺放著傳國玉璽與幾十道明黃聖旨。
文武百官按品級分列兩側,躬身等候。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再次跪拜,高呼萬歲。
楚風烈抬手:“眾卿平身。雖然前段時間眾愛卿的職位都陸續任命,但按禮製還需正式宣讀,以安朝局。諸葛丞相,你且宣旨吧。”
諸葛青從內侍手中接過聖旨,展開後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應命,登基為帝,立號武德。
今念及眾臣對大楚之貢獻,今昭告天下,封設百官。”
隨後諸葛青又拿起一道聖旨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楚武德元年。
皇長子楚震霆,德心仁厚,勇武過人,特立為太子,居住東宮,食十萬戶。風靈瑤,賢良淑德,封為太子妃;欽此!”
宣讀後,諸葛青雙手將聖旨遞給楚震霆。
楚震霆和風靈瑤兩人立即跪下,楚震霆接過聖旨後,二人齊聲道:“兒臣謝父皇隆恩,祝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楚風烈看著楚震霆夫婦笑著說道。
諸葛青見狀,又拿起一道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楚武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