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一眾文武百官都看著李忠,都以為李忠能說出些什麼,都直勾勾的盯著李忠。
李忠在聽到楚風烈的問話後,說道:“陛下,臣對這個賑災也不懂。”
李忠的話音剛落,那些文官們更是被氣的夠嗆,心道你不懂你說個毛,一眾人頓時再次低聲議論了起來。
然而李忠卻是絲毫不慌,而是用冰冷的眼神掃視了一圈那些文官。
那些人見到李忠的眼神後,一個個連忙停止了議論,紛紛低下了頭。
李忠見眾人不再議論,繼續說道:“陛下,他們這些人的方法不能說不對,也能暫時讓災民們餓不死,可是這樣一來朝廷要多花不少銀子。
而且等水災退去後,災民們本就什麼都沒有了,拿什麼重建家園,拿什麼種地。
陛下,您還記得以前在南陵城的時候,安州和定州那裡也是發生過災害,流民都跑去了南陵城。
臣聽說,當時就是采用了武安王的提出方法,才妥善的安置了那些流民,臣記得當時武安王有兩個關於賑濟災民的詞。
叫什麼來著,哦,對叫以工代賑,還有一個叫!叫!叫!”
隻是李忠想了半天也沒有想起那個詞叫什麼,急的隻撓頭。
這時諸葛青提醒道:“叫精準賑災!”
李忠聽後眼神一亮道:“對丞相大人說的對,就叫精準賑災,還是丞相大人記性好。”
隻是李忠說完後,底下的一眾文臣武將們,紛紛用那種怪異的目光看著諸葛青。
都在猜測這個丞相大人到底是什麼意思,既然早就知道有好方法,為什麼不說。
這些人又偷偷看了看楚風烈,見楚風烈對著諸葛青點了點頭。
隨即想到一向不參與這些事情的武將今天居然站出來說話,一些聰明一點的人頓時明白過來,看來今天這場商議彆有用心啊。
而此時的李忠則繼續說道:“陛下,具體的臣說不太明白,不過大概的意思,就是讓那些流民自己勞動換取糧食。
等水災退去後,再給他們發放一些銀錢和種子,讓那些災民有了重新種地的本錢,這樣至少在糧食生產出來前不至於被餓死,還能減輕朝廷的負擔。
還有那個精準賑災的方法,臣有些記不住了。
不過雖然臣記不住具體的方法,但臣知道當年就是用了武安王的方法後,災民們生活都變得富裕起來。
還給當時的鎮南王府省去了很大一部分城防建設的費用。
所以,臣覺得武安王的法子比他們的好!”
李忠這番話看似中立,實則暗藏深意。
楚懷瑜聽後,臉色瞬間沉了下來——李忠明顯在幫楚逸辰刷存在感,而且若按“以工代賑”,他想拉攏江南士族的計劃便會落空。他剛想反駁,卻被楚風烈抬手製止。
楚風烈抬手的瞬間,金鑾殿上的議論聲戛然而止。
楚懷瑜剛想反駁,到了嘴邊的話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心有不甘!今天好不容易抓住楚懷謹的漏洞,本想今天好好踩一踩楚懷謹,可哪曾想到,卻被李忠給攪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