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到達杜氏祠堂。
祠堂前麵是一個占地幾畝的大廣場,廣場上烏泱泱的站著一群人,杜氏是大族,族中有人口數千。
他們圍繞杜氏祠堂,在杜曲分散而居。
今天萊國公府前來祭祖,杜氏幾乎每家都來人了,萊國公二品宰相府,誰不想混個臉熟,以後得到提攜。
杜河帶著玲瓏從馬車走下。
“晚輩杜河,見過叔叔……”
一個長須老者快速上前,雙手扶起了他。
“賢侄快起,屋內請……。”
杜氏分為兩支,一是杜河祖上這一脈,原來族長是吏部尚書杜淹,不過已經病逝,杜河還有個叔叔杜楚客,遠在瀛洲當官。
杜氏族長便給了另外一脈,現任族長杜文德,他有個後代叫杜甫,在後世很有名氣,但他此時隻是一個富商,在杜河麵前不敢托大。
周圍杜氏族人紛紛跟他打招呼。
杜河團團轉了一圈回禮,道:“大哥公務繁忙,未曾回長安,今年便由我回來祭祖,管家,把賀歲禮分給族人。”
他話說完,頓時響起一片歡呼。
杜明早已根據族譜,分配好禮物,多是一些肉類、茶葉、絹帛類的東西,他吩咐下人卸貨,在廣場上發放。
杜河跟著一群地位高的族人進入祠堂。
杜氏祠堂是典型的三進落布局,前麵是大門以及門屋,中間是祭祀主廳,按周禮高出地麵三尺,上供先祖雕像,兩側則是杜氏的發源介紹。
最裡麵供奉神主,曆代祖先牌位。
大殿兩側有許多小房間,起到私塾、會議、存檔等等功能。
杜河在祭祀主廳,跟著一群人燒香叩拜,花了半個時辰,才算是祭祖結束,杜文德設宴招待他。
酒過半巡。
“賢侄,這天人醉果然味道絕佳。”
李錦繡是個心細的人,知道杜河過年迎來送往,留了許多瓶酒,杜氏族人拆開一喝,紛紛讚歎。
這酒在長安可是搶手貨,有錢也難買到。
杜河拱手道:“各位叔伯喜歡就好,杜河這次過來,另帶了三千貫通寶,資助族中孩子讀書,屆時有勞叔叔發放下去。”
其實杜河不喜應酬,但唐朝以孝治國,宗族觀念很強,萊國公府身居高位,若是不回饋宗族,難免惹人說閒話。
“賢侄有心……”
宴中各人,紛紛誇讚。
杜文德撫須道:“我聽杜倫說,昨夜宮宴,韋挺刁難與你,這老匹夫,定是眼饞你生意紅火。”
韋杜兩家,先祖是好友,結伴在此地創立基業,韋曲距離杜曲很近,百年過去,兩家對外聯合對抗山東士族,內裡卻多有競爭。
“我已經和在朝的族人商量過了,若是那老匹夫再為難你,他們都會幫你的。”
“多謝各位叔伯。”
杜河拱手謝過,不過他並不打算,跟杜氏抱成團,宗族太過強大,隻會引來李二的猜忌,在貞觀朝,最大的隻能是皇室。
幾個族老對視一眼,杜文德開口道:“賢侄,還有一事,想請你幫忙。”
就知道沒那麼簡單,杜河微微一笑。
“但說無妨。”
“聽說陛下要建酒精工坊。”他看眼杜河的臉色沒有變化,接著說道:“族中尚有一些人沒有出處,你若是方便,可以讓他們去給你幫忙。”
杜河喝了口酒,他那裡是急缺人手,如果杜氏有合適的人,也是個選擇,但他打定主意,如果是奸滑之輩,不如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