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內。
太子監國期間,東宮各部臨時替代朝廷,許多決議,也是在東宮進行。
“本宮奉命監國,近日來,發現自己有許多不足,因此,本宮想效仿父皇,創立崇賢館,廣納賢才,諸卿意下如何?”
魏征站著發愣,不是昨天讓杜河去阻止了,難道沒勸住?
尉遲敬德當先站出來,“不可,現在朝廷安定,房相、魏相都是治國大才,殿下要想學習,向他們請教不是更好。”
他代表關隴集團利益。
魏征也連忙出聲,“殿下,大唐現在戶部空虛,應當精簡人員,減少不必要開支,崇賢館實無必要,懇請殿下收回。”
他代表山東士族利益。
“是啊,殿下,魏相所言有理。”
“不宜多增職位……”
場中重臣,紛紛發言。
他們心裡暗暗罵娘,本來朝中,隻有關隴和山東勢力,後來加入江南士族,李二身邊近臣又獨自成勢,再後來科舉,寒門勢力也加入。
娘的,蛋糕就那麼大,吃的人越來越多。
自家親戚子侄,將來哪有位置?
房玄齡沒有說話,李二削弱門閥,中央集權,他就是執行者,但他還是覺得,太子殿下操之過急。
李承乾坐在上方,臉上露出微笑。
若非杜河打過預防針,這種群臣激憤場麵,他恐怕要嚇呆,“本宮隻是招納一些賢才,你們為何都要阻攔?”
台下又是一陣嘈雜。
“殿下一意孤行,恐怕引起朝野沸騰……”
有人語帶威脅。
“荒謬!殿下不分是非,大唐不幸!”
有人慷慨激昂。
李承乾大怒道:“此乃東宮之事,與你們何乾,本宮心意已決,明日開館,諸卿不必再勸!”
一場朝會,鬨得不歡而散。
……
朝會散去後,有人立刻把消息送到大安宮,他們想法很簡單,我們管不了你,你爹總能管你吧。
李二頭戴白布,在大安宮守孝,根據禮製,他最少要守27天。
“陛下,太子是不是操之過急了。”
房玄齡坐在他下方。
李二依著身體,守孝期間,對他是難得放鬆,他虎目微閉,“無妨,承乾不像朕,知道人心險惡,讓他去做,吃吃虧也沒什麼。”
“臣明白了。”
李二雖然不處理朝政,但一切都在他掌握中。
他有強大自信和實力,太子犯犯錯,他隨時可以兜底,總比將來當皇帝後犯錯好。
“其他事情,承乾處理如何?”
房玄齡沉吟道:“殿下聰慧,並無不妥。”
李二點點頭,“太子要做的事,你儘管讓他去做,人總要在試錯中成長的,這次監國,是對他的考驗。”
……
東宮強勢納賢的事,鬨得長安儘知。
奏折如雪花般,飄向宮中,尉遲敬德、魏征、竇靜等大臣,都去大安宮,然而陛下都是一聲知道了。
這讓士族有些不安,難道是陛下授意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