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河回到營州後。
朝廷命令已經下來。
王玄策和裴行儉早在等候,見他平安歸來,才算放心,杜河在都督府議事堂裡,召開戰前會議。
所有人都神色嚴肅。
“司倉參軍。”
“在。”
“大軍開拔後,軍械物資,要及時供應,倉儲餘糧,你心中要有數。”
“諾。”
司倉參軍李文拱手答應。
“司法參軍。”
“在。”
“營州治安,就交給你了,巡邏不準懈怠,宵禁之後,禁止任何人走動,如有違反,可立斬。”
“諾。”
……
杜河翻著花名冊,六曹參軍挨個安排下去,一個時辰後才結束,他站起身體,目光掃過所有人。
“諸位,戰事緊迫,誰敢懈怠,本督定斬不饒。”
“謹遵總管令。”
眾人凜然,齊齊拱手,戰爭時期,總管權力空前膨脹,有生殺大權,誰敢懈怠,斬了也是白斬。
人群散去後,杜河在書房議事。
三天前,張寒送來契丹密報,雄鷹部節節敗退,丟失大量地盤,他已經準備送烏娜回營州了。
杜河攤開地圖,契丹麵積很大,唐軍若出戰,就需速戰,否則他們跑起來,很難抓住尾巴。
“總管,要召平州軍麼?”
王玄策提醒他。
陛下任營平道總管,可調集兩州兵馬。
一個驃騎府中,約有重騎一百,輕騎一百,其餘是步卒,三個驃騎府合起來,也才六七百騎兵。
這些人攻堅是夠的,就怕遙輦氏亂跑。
“平州軍有多少人?”
“一千六百人。”
杜河微微沉吟,平州不是邊境,本府兵力很少,隻有兩個驃騎府,等他們步卒過來,意義不是很大。
“把平州輕騎重騎,全部調過來,另外,調五百平州步兵看守營州。”
“諾。”
杜河又道:“府內鎮戎軍,還有多少人。”
“約有一千人。”
他手指沿地圖劃動,道:“高句麗方向,鎮戎軍不動,其餘西麵北邊,通通召回營州出征。”
王玄策又應下。
鎮戎軍是駐邊境的守兵,以堡為家,若有敵人來犯,則點燃烽火,每個烽火台六人,大堡一百人。
這些人常年交戰,弓馬嫻熟,是很好的兵種。
裴行儉道:“算上鎮戎軍,我們能出動四千五百人,輕騎五百,重騎五百,步兵三千多,足夠橫掃契丹了。
杜河意氣風發,看向王玄策。
“玄策,你留守營州,如果戰事膠著,你要征召民夫,運輸糧草。”
“卑職領命。”
王玄策說完,臉上有些不樂,道:“大人真是偏心,帶行儉去打仗,留我在後方,我也想去啊。”
裴行儉難得不跟他置氣。
“哈哈,誰讓你民政拿手,讓我留守,我也搞不定啊。”
杜河也露出笑意,安撫道:“營州是後勤地,換成彆人,我不放心,辦好這件事,你就有大功。”
下午時分,傳令的騎士,奔向平州。
大戰在即,營州城的氛圍緊張起來,披甲士兵巡視全城,城內居民行色匆匆,不敢過多停留。
趙旺喬裝打扮,進入都督府。
杜河臉色嚴肅。
“大軍開拔後,你要盯好營州城,有任何動靜,向王長史彙報。”
營州大後方安置的,不僅有糧草,士兵家屬,也都居住在此,一旦後方有變,前線軍心必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