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探哨嚴密監視後,大部返回營州。
小睡半個時辰,杜河召集眾人議事。李二生辰在正月二十八,隻有半個月時間,他不能再耽擱了。
李二今年三十七歲,原本是不愛大辦。太史丞李淳風,說紫微星大盛,是祥瑞盛世之兆,李二才答應,故今年排場小不了。
身為河北道主帥,他不能缺席。
“定方,你任幽營道總管,我留一萬人給你。一定要看住蠻子,遼東你便宜行事,不必請示兵部和我。”
“諾。”
蘇烈神情微動,終於獨領一方了。
“隻許占便宜,不許吃虧啊。”
“末將曉得。”
杜河說一句,眾人都會心一笑。遼東都是堅城,唐軍戰鬥力很強,以蘇烈指揮能力,一萬人足夠穩局。
其餘府兵,他打算都趕回駐地。大戰已經結束,養這麼多府兵太吃力了。
他把目光轉向王玄策,“玄策,都督府還由你主理。秋後必有大戰,你要幫助百姓,恢複生產,屯糧更是重中之重。”
“諾。”
王玄策神色凝重,他身上擔子不輕。
“魏相在幽州主持大局,遇到難事,可以向他請教。周邊勢力,除了東麵都是朋友,能拿多少助力,就看你本事了。”
“定不辱命。”
王玄策大喜,都督說這話,代表打過招呼了。
……
眾人商議許久,決定留下魏博府兵,加上營州平州軍,剛好一萬多人。兩部都是精銳,足以震懾高句麗。
達稽部的五千石糧草,已經派人在運輸。有這批糧草,營州壓力頓解,剩下不夠數的,杜河決定從幽州拿。
裴行方欠這麼大人情,總要出點血不是。
等人群散去後,他留下蘇烈。
杜河捏著信件不語,這是冀州發來的,黑刀在信中說,清河崔氏主要人物。借口休養,都躲進太行山的寨子。
侯氏寨子他見過,易守難攻。崔氏數一數二大族,避難地方更不用說。
這幫人滑的跟泥鰍一樣,見到盧氏下場,立刻察覺杜河要掀桌,早早躲在暗處。到時候朝堂上發力,又是大事化小了。
蘇烈見他沉思,耐心等候。眼前少年成長很快,他早就視為恩主。
“冀州、趙州府兵,我也會留下。”
“侯爺是說……”
杜河點點頭,道:“將領我會帶走,但府兵你要看好。陛下態度不明,三州如果有事,河北就有大地震。”
“末將知道了。”
蘇烈拱手答應。
冀、貝、趙三州是崔李大本營,府兵將領半數是他們族人。讓他們守邊疆,兩家就再無抵抗能力。
而且這次屬正常調動,他們不能拒絕。
“秋後的國戰,是要平推高句麗。新羅與我們親近,你可先行接觸。程名振水師在棣州,我已寫信給他。”
程名振是河北宿將,但限於水戰。夏軍反叛時,杜河並未征召他。
“諾。”
蘇烈笑道:“就讓裴小子去吧。”
杜河哈哈一笑,“那我就不管了,反正教出什麼徒弟,影響是你的名聲。”
蘇烈起身離開,杜河送他出院子。不料迎麵撞見趙紅纓,她仍是奚人打扮,白皙臉上麵無表情。
蘇烈停住腳步,驚奇道:“趙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