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遼東,樹枝上開出新芽。
寬闊官道上,傳來如悶雷般聲音,馬蹄踏著水窪上,濺射無數雨點。唐軍綿延十幾裡,正在進發新城。
“報——大總管正在迎敵。”
“再探。”
李道宗揮手,探馬立刻返回。五天之前,李績定下聲東擊西之策,大軍做出攻遼東城姿態。
淵蓋蘇武集結蓋牟城、遼東城六萬兵馬。立刻橫跨遼河,前來阻擊唐軍。
誰料李績率三萬仆從軍,繞通定直插玄菟城。玄菟城與新城、蓋牟城互為倚靠,是高句麗西邊門戶。
淵蓋蘇武立刻回軍救援玄菟城。
李道宗按約定,率兩萬唐軍撲向更裡麵的新城。
如此雙方局勢易形,高句麗人在外,李績帶仆從軍在中,他這兩萬唐軍在最裡麵。隻需拿下新城,大軍就有據點。
有了堅城做據點,唐軍就能在遼東立足。
“新城有多少守軍。”
捉生將拱手道:“不過五千。”
旁邊將領笑道:“大總管這一手調虎離山,玩得真是漂亮。淵蓋蘇武被攔,首功是我們的了。”
李道宗微笑頷首,李績的能力他很清楚。
不同於李靖的天縱奇才,李績早年戰場多敗。但此人善於總結,學習能力極強,吐穀渾之戰後,已成長為一流名將。
陛下將他壓在並州,隻為讓新皇施恩。
不過杜河這小子惹事,導致遼東大戰提前了。
想到杜河,他又看向前方,秦懷道一身英武,正在將領群中。這女婿和太子關係好,將來必要牽連奪嫡。
他身為宗室,並不願乾涉其中。奈何閨女鐵心要嫁,他也很無奈。
罷了,給女婿多攢點功勳。
剩下的事,交給杜河那小子吧。
沿著冰封沈水,大軍急行半時辰,就已趕到山城。新城建在高爾山穀口,東西接壤群山,南門接著穀口,約有兩百多丈。
“派人去勸降。”
李道宗下令後,軍中斥候上前,以高句麗語勸降。不過還沒說幾句,劈頭蓋臉的箭雨,就把人趕回來。
他也不意外,冷冷下達攻城命令。
唐軍善攻城,李績留下一萬多府兵,就是給他攻城用。三個時辰後,唐軍組裝幾百輛弩車,幾十架投石機。
“報——大總管命令,要我部速取新城。”
李道宗笑笑,李績在百裡外的玄菟城。六萬高句麗人,正在和他交戰。拿下新城後,他該速去彙合。
“回報大總管,今夜拿下此城。”
“諾。”
李道宗看向身後,笑道:“諸位,大總管等得急了。北麵雲陽侯,估計等得更急,咱們拿下此城,安他們心吧。”
眾將都笑出聲來,李績需要他們彙合。
北麵更不用說,新城不拿下,可隨時支援扶餘,雲陽侯哪敢放心打。
“劉將軍,你帶人攻南門。”
“諾。”
“秦將軍,東麵山坡適合攻山,你帶兩百魏博精銳,從此麵進攻,南門一旦打起,立刻攀上城牆。”
“諾。”
眾將微微一笑,明白任城王扶持女婿的心思。
不過先登極考驗武力,一個不好就身死,屬憑本事立功,誰也不會說什麼。
“咚咚咚——”
巨大的鼓聲傳出,三千唐軍湧上。
壕溝早已被填平。士兵們抬著雲梯,推著轒韞車,在泥水中前進。
三千弓箭手波次射箭,密集箭雨綿延不絕,守軍舉著盾,縮在垛口。隻能眼睜睜看著唐軍靠近。
“放!”
床弩發出牙酸的聲音,手臂粗的弩箭呼嘯而去。一顆顆巨石砸進新城之內,引發猛烈坍塌聲。
唐軍的遠程壓製,如同狂風暴雨。
五千守軍,無一人敢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