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開門納民,鐵肩擔道_明末鐵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鐵院 > 第40章 開門納民,鐵肩擔道

第40章 開門納民,鐵肩擔道(1 / 1)

護城河西岸的哭喊聲漸漸低了下去,卻像一張無形的網,纏得人喘不過氣。劉江站在牆頭,望著那些蜷縮在溝邊的身影——老人凍得發紫的手,孩子乾裂的嘴唇,青壯眼裡熄滅又複燃的光,心裡那杆秤,終於傾向了更重的那頭。

“趙大哥,”他轉過身,聲音不大,卻讓身後的人都靜了下來,“傳令下去,開側門,準備接收。”

趙忠猛地抬頭,眼裡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化為鄭重:“是!”

“你瘋了?!”劉遠的拐杖重重砸在地上,震得磚縫裡的塵土都飛了起來,“兩百多人!你想把咱們家拖垮嗎?糧食!秩序!安全!你想過沒有?”

“爹,我想過。”劉江走到他麵前,目光坦誠而堅定,“但我更想過,這亂世裡,光靠咱們六十人,守不住這院子。”

他看向圍過來的家丁和管事,聲音傳遍了牆根:“我知道你們怕什麼——怕糧食不夠,怕生亂,怕引火燒身。但你們想想,這些人是什麼?是累贅,也是活路。”

“第一,”劉江豎起一根手指,目光掃過牆外瑟瑟發抖的人群,“他們是鄉鄰,是百姓。就算在亂世,總得有點底線。眼睜睜看著他們被流寇砍殺,咱們守住這院子,良心難安。這不是迂腐,是咱們做人的根本——沒了根,守著再多糧食,也活得不像個人。”

老家丁張叔嘴唇動了動,低下頭——他的侄子就在牆外,剛才還朝他揮手。

“第二,”劉江豎起第二根手指,語氣轉向務實,“他們是力氣,是本事。青壯能扛槍射箭,補充護衛隊;婦女能縫補做飯,分擔後勤;老人能看孩子、守倉庫;還有那些工匠——鐵匠、木匠、石匠,都是咱們缺的人。王鐵山一個人忙不過來,張獵戶的箭杆快用完了,這些人進來,能頂半個護衛隊的用。”

趙忠點了點頭——他剛才就注意到,人群裡有個背著锛子的木匠,還有兩個胳膊粗壯、一看就是常年打鐵的漢子。

“第三,”劉江的聲音沉了下去,帶著對長遠的考量,“亂世爭什麼?爭糧,爭地,歸根結底,是爭人。人沒了,糧再多也會被搶,牆再高也會塌。今天咱們收下他們,給他們一口飯,他們就會跟咱們一起守牆。將來哪怕院子守不住,帶著這些人,找個新地方,也能再建一個家。人,才是最金貴的家底。”

這番話,像一盆溫水,澆在眾人焦灼的心上。反對的聲音漸漸小了,連最開始喊著“不能開”的老家丁,也默默移開了擋在門前的刀。

劉遠看著兒子挺拔的背影,聽著他條理清晰的道理,突然覺得喉嚨發緊。他一輩子求穩,守著“不多管閒事”的信條活了大半輩子,可此刻,兒子的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心裡那扇塵封的門——是啊,守著空院子,守著發黴的銀子,看著鄉鄰死光,那樣的“活”,又有什麼意思?

他重重歎了口氣,拐杖往地上一戳:“罷了……你想做,就做吧。隻是記住,出了亂子,你自己擔著。”

這聲歎息,就是默許。

劉江心裡一暖,轉身對趙忠道:“按我說的辦——”

“第一,查體。讓李郎中和兩個穩當的婦人在側門搭個棚子,但凡有咳嗽、發燒、身上有爛瘡的,一律不能進,給些乾糧讓他們去東側牆根,那裡相對安全。”疫病是亂世大忌,絕不能放進院裡。

“第二,搜身。男的由趙大哥帶護衛搜,女的由春桃帶幾個婦孺搜,不準帶任何兵器、火種,私藏的銀子銅錢要登記,戰後歸還——防止有人藏刀作亂,也防止私藏贓物。”

“第三,問清技能。青壯說清會不會使刀槍、會不會種地;婦女說清會不會縫補、做飯;老人說清有沒有特殊手藝;有工匠直接登記,優先安排住處。”

“第四,優先收留拖家帶口的。有牽掛的人,比光棍更惜命,也更能定心守院。”

命令一下,眾人立刻行動起來。側門緩緩打開,趙忠帶著十個護衛守在門口,李郎中和春桃的棚子也很快搭好。

流民們起初不敢動,直到看到張家莊的老漢被扶著走進門,才小心翼翼地排起隊。

“張嘴,看看舌苔。”李郎中拿著根竹簽,仔細檢查每個人的口腔,又翻看眼瞼,“沒發燒吧?身上有傷嗎?”

“轉過去,抬手。”趙忠的人搜身毫不含糊,連鞋底都要敲敲,確保沒藏鐵器,“兜裡的東西掏出來,銅錢銀子登記!”

“會什麼?”負責登記的管家大聲問,“會打鐵?站這邊!會種地?站那邊!”

整個過程忙而不亂。有個瘸腿的鐵匠,背著半塊鐵砧,一瘸一拐地走到工匠隊,王鐵山眼睛一亮,親自把他扶進了鐵匠鋪;有個婦人說會接生,還會用草藥治外傷,春桃立刻把她領到李郎中身邊;幾個年輕力壯的後生,雖然沒練過武,但掄過鋤頭,趙忠讓他們暫時編入長槍隊,跟著張二狗學紮槍。

也有被拒之門外的。一個咳嗽不止、痰裡帶血的漢子,李郎中點了點頭,護衛給了他兩斤糙米,讓他去東側;一個藏了把短刀的流民,被趙忠沒收了刀,打了二十棍,扔到了溝對岸——這是規矩,不能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陽升到頭頂時,接收終於結束。側門重新關上,院裡多了一百二十個人——青壯六十,婦女三十,老人十五,孩子十五,其中工匠八人,包括鐵匠三人、木匠兩人、石匠一人、會接生的婦人一人、懂草藥的老漢一人。

劉江讓人把西跨院的空房騰出來,青壯住營房,婦女孩子和老人住偏院,工匠則安排在鐵匠鋪和木匠房附近。夥房加了兩口大鍋,春桃帶著新加入的婦女淘米做飯,雖然糧食緊張,卻每個人都分到了一碗熱粥和半個窩頭。

那個抱著孩子的婦人,端著粥,對著牆頭的劉江深深鞠了一躬;張家莊的老漢拉著被收留的兒子,抹著眼淚給趙忠作揖;鐵匠鋪裡,新加入的瘸腿鐵匠已經和王鐵山聊起了鍛打的火候,火星濺在兩人臉上,映出久違的笑意。

劉遠站在書房窗前,看著院裡多出來的人影,聽著鐵匠鋪重新響起的敲打聲,還有孩子們怯生生的笑聲,手裡的佛珠轉得慢了些。他知道,這一百二十張嘴,每天要吃掉多少糧食;知道這麼多人擠在院裡,遲早會有摩擦;知道王老虎的流寇一來,這些沒經過訓練的人,可能會成為拖累。

但他也看到,兒子站在牆頭,指揮著家丁給新人們分武器——舊刀、長矛頭、甚至削尖的木棍,每個人手裡都有了家夥;看到趙忠帶著新青壯在空地上練隊列,雖然步伐歪歪扭扭,卻沒人偷懶;看到那個懂草藥的老漢,正幫李郎中斷藥,動作熟練。

“管家,”他低聲道,“去賬房看看,還能勻出多少糧,讓夥房頓頓都有熱的,彆讓新來的人覺得受了委屈。”

管家笑著應了,心裡清楚,老爺這是真的認了少爺的決定。

劉江站在箭樓,望著院裡漸漸恢複的秩序,又看了看東側牆根那些沒被收留的老弱——護衛已經給他們送去了更多的糧和水,還派了兩個弓手在東側箭樓警戒。

他知道,開門隻是開始。糧食會更緊張,訓練會更繁重,管理會更複雜,麵對王老虎的壓力也會更大。

但他看著那些握著武器、眼神漸漸堅定的新麵孔,看著春桃帶著婦女們晾曬的繃帶,看著鐵匠鋪裡越來越旺的爐火,心裡那股沉甸甸的壓力,漸漸化作了一股踏實的力量。

亂世如洪,他或許做不到拯救所有人,但至少能守住這一方小院,護住眼前這些願意跟著他的人。

鐵肩擔道義,未必是驚天動地的壯舉。

有時,隻是在眾人猶豫時,說了句“開門”;在糧食緊張時,勻出了一碗粥;在刀光劍影前,挺直了脊梁,告訴身後的人——

彆怕,有我。

夕陽的光落在劉江身上,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像一道沉默的堤壩,擋在洶湧的亂世洪流前。

喜歡明末鐵院請大家收藏:()明末鐵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狼人殺:狼王承傳 明末!苟在幕阜山脈造反 嗨!我是朱祁鈺 掠奪氣血之黃巾戰場 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 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 從黑水滸開始 住豬圈的小男孩 都市修真之塵市凡根 雙穿抗戰,我在山西賣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