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坊的陶罐一天天堆得更高,灰黑色的顆粒火藥泛著沉穩的光,像藏在匣子裡的驚雷,隻等一個合適的“殼”,便能炸開驚天動地的響。劉江看著庫房裡漸漸充盈的火藥,心裡早有了下一步的打算——把這東西裝進武器裡,讓它真正成為護堡的利器。
改進型火箭是最先動手的。
之前的火箭用竹筒裝火藥,箭翼是簡單削出的木片,飛行時總晃悠,射程勉強到百步,爆炸威力也時強時弱。這次有了穩定的顆粒火藥,王鐵山索性換了鐵筒——用薄鐵皮卷成三寸長、一寸粗的圓筒,底部留個透氣孔,裡麵塞滿顆粒火藥,比竹筒裝得多,還結實不易炸膛。
箭翼也改了。王木匠琢磨著做了“燕尾翼”——用硬木削成對稱的兩片,像燕子尾巴似的釘在箭杆後端,還在翼尖抹了點桐油增加硬度。“這樣飛行時能兜住風,穩當!”他拿著新箭翼比劃,眼裡閃著光。
試射那天,校場上圍了不少人。張獵戶選了個順風天,搭上改進型火箭,點燃引線。“咻——”箭杆帶著鐵筒火藥,比之前快了一截,直挺挺地往前飛,箭翼果然沒晃,在空中劃出一道筆直的弧線。
“百丈了!”有人喊了一聲。
話音剛落,火箭在一百二十步外“轟”地炸開!鐵筒裂成碎片,火星子濺得老遠,地上炸出個拳頭深的坑,旁邊插著的草人被碎石打得歪歪扭扭。
“成了!”張獵戶拍著大腿笑,“比之前遠了二十步!炸開時那動靜,流寇聽了就得嚇破膽!”
劉江也鬆了口氣。這改進型火箭,射程夠遠,爆炸夠狠,還能在半空炸——要是射向馬群,火星和碎片濺起來,能驚得馬匹發狂,比單純射人管用多了。他當即讓弓手隊批量製作,庫房裡很快堆起了上百支,箭杆上都刻著“新”字,跟舊火箭區分開。
火箭改良成功,王鐵山又盯上了“炸罐”。
之前的火罐是陶罐,裝粉末火藥,炸起來碎片脆,殺傷範圍小。他跟劉江商量:“要是用鐵殼裝顆粒火藥,再塞些鐵釘、碎瓷片,炸開來碎片夠硬,肯定能掃一片!”
這想法大膽,卻難——鑄鐵殼太薄,裝火藥時可能一碰就裂;太厚,爆炸時又炸不開,成了“啞彈”。王鐵山帶著兩個老鐵匠,蹲在作坊裡試了半個月:先鑄拳頭大的鐵球,壁薄一分,灌火藥時小心翼翼,可試爆時要麼炸得太碎鐵殼太薄),要麼隻裂個縫鐵殼太厚)。
“得讓鐵殼‘脆’點,又不能太脆。”劉江看著炸變形的鐵球,突然想起現代手榴彈的“預製破片”,“在鐵殼內側劃幾道溝!這樣爆炸時,碎片能順著溝裂,既均勻又有殺傷力。”
王鐵山眼睛一亮,立刻讓鐵匠在鑄模時,在鐵球內側刻上十字形的淺溝。這次鑄出的鐵球,壁厚一分五,內側有四道溝,看著像個帶紋路的鐵疙瘩。他們往裡麵塞了半斤顆粒火藥,又填了一把尖鐵釘和碎瓷片,插好引線,封緊口。
“叫啥名?”趙忠湊過來,看著這鐵疙瘩覺得新鮮。
“震天雷!”王鐵山拍板,“炸起來動靜大,能震住賊寇!”
“震天雷”的試射在堡外空地,比火箭試射時更謹慎——所有人退到二十步外,還躲在土坡後。王鐵山親自點燃引線,扔向遠處的草人堆。
引線“滋滋”燃著,鐵球在空中翻了個滾,落地時“咚”地砸了下,隨即——
“轟隆!”
一聲巨響炸開,比火箭的爆炸聲沉得多、響得多!地麵都震了震,鐵球炸成七八塊帶尖的碎片,像刀子似的飛出去,十步內的草人全被碎片紮穿,有的草人直接被崩倒,鐵釘和瓷片濺得更遠,插在地上密密麻麻一片。
“好家夥!”趙忠從土坡後探出頭,看得直咋舌,“這要是扔在流寇堆裡,能掃倒半排人!”
王鐵山也激動得臉通紅,搓著手說:“明天再鑄幾十個!給護衛隊每人配一個,近戰扔出去,夠賊寇喝一壺的!”
可風險也跟著來了。
批量鑄“震天雷”的第五天,一個年輕工匠在填火藥時,手一抖,鐵球沒拿穩,掉在地上。引線沒點燃,本不該有事,可鐵球撞在石碾子上,內側的溝裂了道縫,裡麵的火藥漏出來一點,被旁邊火盆的火星濺到——
“嘭!”
一聲悶響,鐵球炸了個小縫,沒完全裂開,可飛濺的鐵屑還是劃傷了工匠的胳膊,血瞬間流了下來。
“快!抬去軍醫院!”劉江正好在作坊,趕緊讓人扶著工匠去處理傷口,又讓人把火盆挪遠,清理地上的火藥殘渣。
王鐵山臉都白了,蹲在地上看著裂開的鐵球,聲音發顫:“都怪俺……沒提醒他們拿穩……”
“不怪你。”劉江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沉了些,“這東西本就危險。以後作坊裡不準放明火,填火藥時用木桌,地上鋪厚草,工匠都戴皮手套——安全規矩再嚴點,不能再出事。”
那工匠隻是胳膊劃傷,李郎中處理後沒大礙,可這事讓所有人都捏了把汗。火藥坊的規矩更嚴了:進門搜火種,填藥時兩人一組一人扶鐵球,一人填火藥),地上鋪三層乾草,連工具都換成了木頭或銅製的,絕不許鐵器碰撞出火星。
即便有風險,試驗場的爆炸聲還是沒停。
有時是火箭劃破長空的“咻”聲,接著是“轟”的炸響;有時是“震天雷”落地後的“轟隆”,震得堡牆都嗡嗡響。聲音傳到堡裡,流民們起初還怕,後來見護衛們笑著跑回來,就知道是“好東西成了”,臉上也跟著帶笑——他們知道,這些爆炸聲裡藏著活下去的希望。
庫房裡,改進型火箭堆成了小山,“震天雷”也攢了五十多個,都用木箱裝著,貼上“小心煙火”的標簽。王鐵山還在琢磨著改進引信——想用浸了硝石的棉線,讓燃燒時間更準,免得扔早了炸自己,扔晚了被敵人撿回來。
劉江站在庫房門口,看著這些帶著毛刺的鐵疙瘩和箭杆,心裡清楚:“震天雷”和改進型火箭,不是完美的武器,危險還在,威力也遠比不上後世的火器。可在這個冷兵器主導的亂世,它們已是足以改變局部戰局的“利器”。
風吹過庫房的窗,帶著遠處校場的喊殺聲。那些爆炸聲裡,有希望,有風險,卻更有劉家堡在亂世裡掙紮求生的硬氣——哪怕前路有炸傷的風險,也要把這“震天雷”握在手裡,因為它炸響時,就是護堡的底氣。
喜歡明末鐵院請大家收藏:()明末鐵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