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似楊正隻是隨意說了句,“太不夠爽快了”。
可在蘇洪光看來,卻不是那麼簡單。
此時,也算是確認了姚明興二人說楊正有野心的事,不是假的。
這反清複明,倒是有些難了。
想著想著,他不由自主笑了:“楊大帥誌在天下,真乃大丈夫,有氣魄,蘇某佩服佩服。”
楊正聞言,淡淡一笑:“蘇總舵主你就不用試探了,這之前我和姚堂主、胡堂主說過,我楊正誌不在明。
我護民軍,一直都是喊著護民、救民、為民的口號,倒沒有舉起過反清複明的旗幟。”
“楊大帥,能否說說這是為何......”
“好了,就這樣。”
沒等蘇洪光說下去,楊正直接開口打斷,“先不聊這事,咱們還是繼續聊聊關於綠營駐防的事。”
“哎......好,那就繼續聊綠營的事。”
“請。”
“嗯。”
蘇洪光點了點頭,想了想道,“講到這綠營駐防,與八旗比,就比較簡單了。
清軍入關以後,把我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和各都司,按照關內和關外,分成漢地十八省、外藩蒙古各盟旗,以及自以為的龍興之地。
這幫滿洲勳貴為了防止我漢人做大,威脅到他們,不僅不允許我漢人出關。
同時也不允許綠營實力變強,用各種手段限製綠營的發展。
首先,近六十萬綠營,全部都隻能駐守在關內漢地十八省。
然後這駐防,就很有意思了,想必楊大帥也深有體會。
這樣子做,也是怕那些原本就是我大明將士改編而成的綠營有不軌之心,靠著手裡兵力再次反清。
所以,這康熙和他的奴才大臣們,就把近六十萬綠營分到十八省。
每個省的綠營,再分到各府州縣。
各府州縣的綠營,再分到下麵的鄉鎮、水陸關卡。
這樣分下來,除了各省的總督、巡撫、提督、總兵手底下,有上千的本標營兵以外。
其他駐防各地城池關口的綠營軍官,短段時間內能調動的兵力,基本上不會超兩三百。
不能立馬調動幾百兵力,也跟這兵力駐防分散有關。
在蘇某看來,這把綠營兵都分散,是分化了綠營將領手中的權力,同時也能看住鬨事的流民。
但若是遇到楊大帥你這樣,文韜武略、運籌帷幄、武功蓋世的英雄,又帶著一支英勇善戰,如猛虎般的軍隊。
這幫綠營兵,自然是隻有挨打逃竄的份。”
看要開始拍馬屁,楊正笑了笑抬手:“好了好了,蘇總舵主就不用這樣誇我護民軍了。
孰強孰弱,這後麵打一打更有說服力。”
蘇洪光聞言,不好意思抱了抱拳:“楊大帥如此沉著穩重,蘇某自愧不如,佩服佩服。”
見狀,楊正淡淡嗯了一聲:“蘇總舵主你的學問不在我之下,就不用這般自謙了。
這一會兒功夫,蘇總舵主你說了不少八旗和綠營駐防情況,讓我受益匪淺啊,非常感謝。
不知蘇總舵主覺得這接下來,那位經略大臣會動用多少八旗、綠營,來打我護民軍?”
蘇洪光聞言,嗯了一聲,皺了皺眉:“蘇某有些拙見,但也不確定會不會如此。”
“無妨。”
楊正伸出手請道,“你我之間互相聊聊,分享各自的看法,集思廣益下。
蘇總舵主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儘管暢所欲言,不用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