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清入關以來,上到宗室王公,下到普通旗丁,都有戰死。
戰死的人數,沒有十萬,也有五六萬了。
具體戰死多少,不好統計。
但一直到現在康熙五十八年,整個八旗旗丁也就六十多萬。
而這六十多萬,滿洲十幾萬,蒙古五六萬。
然後剩下的四十多萬,就是漢軍男丁和一些包衣了。
彆看有六十多萬旗丁,可實際上年輕力壯的,恐怕也就一半。
然後這一半當中,又有接近二十萬左右,是在八旗軍中吃糧拿餉的。
可不管人多還是人少,八旗從打天下到坐天下,戰死的兵太多了。
但被俘虜,且還能活著,被拿來要挾的就太少見了。
這他娘的,哪個泥堪不是恨死了自己這些旗老爺們。
個個都是恨不得扒皮抽筋。
怎麼到了這楊賊,就跟人還不一樣了。
不想著鑄京觀,震懾人。
反倒是來威脅。
真稀奇了。
當然,楊正要是知道大家心裡想的,對此隻能說一句,都是為了民族團結。
不然,懂的都懂。
而且楊正也不是真的那麼有大善心。
實際上是,能少殺就少殺,不該殺的不殺,多留下些勞動力乾苦力。
想想那麼多那麼好的田地、礦山、水井,沒人來挖,豈不是可惜了。
再說了,真正讓一個人痛苦的方法,是生不如死。
當然,楊正做的這些,馬齊大學士不理解。
嵩祝大學士,也不理解。
胤禩這位皇子,更是也不理解。
就連漢人官員們,也更是不理解。
更不用說康熙這位,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了。
想想當年平三藩後,湖廣填四川,是怎麼來的。
能做出如此壯舉的康熙,完全就不明白楊正,為什麼會做出拿人質來威脅的行為。
真當以為六十五歲的康熙老了,拿不動刀,拿不動筆?
若是放在以往,康熙肯定會把大刀落下。
可現在,不僅下方的眾王公大臣猶豫,不知如何處置,就連他也猶豫了。
沒辦法,主要還是楊正玩的太陰險。
抓到俘虜就抓俘虜,你愛怎麼辦沒人管。
可為什麼,要大張旗鼓的宣傳自己抓了多少八旗,有哪些勳貴子弟。
重要的是,為何還散布謠言,說康熙不在乎八旗子弟的死活。
會用殺百姓泄憤的做法,逼迫你楊賊動怒殺俘。
瞧瞧,這他娘是人說的話嘛!
我大清英明神武的康熙爺,可是愛民如子,滿漢一家親,千古一帝,怎會與你這心狠手辣、衣冠禽獸的楊賊一般。
所以,當馬齊把楊正的威脅信和做法整理成冊,以奏報送上來的時候,康熙是氣的不行。
那是恨不得把楊正大卸八塊,扒皮抽筋,大清十大酷刑都用上一遍。
同時,對於投降被俘,給八旗丟臉的阿爾鬆阿等人,那是恨不得抄家滅族,以儆效尤。
此時,看著底下群臣默不作答,康熙冷冷哼了一聲,嗬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