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十,朝陽初升。
護民軍軍政衙門裡裡外外密不透風,每隔十步就有兩名警戒士兵,同時還有三個排的兵力在衙門內巡邏。
後院,大會議廳。
護民軍大帥楊正高坐主位,兩側則是坐著各營主副官。
待時間一到,楊正敲了敲桌子,講道:“諸位,今日讓大家前來參加會議的目的,是討論關於咱們護民軍整編的事。”
“這段時間,經過開挖建造水庫,以及工人培養走向正軌,咱們兵工廠也在持續擴大,相應的武器產量逐漸提高。”
“還有經過這半年的實戰,將士們不管是身體素質,還是軍事素養也都有不少提升。”
“所以,接下來咱們護民軍,也是時候走向正規化、標準化、獨特化的建設。”
“總的來說,就是日後咱們護民軍要建設一支,拉出去能打硬仗的隊伍,攻城拔寨,守護百姓。”
“雖然一直強調的遊擊戰,咱們打的也不賴,但作為一支守護百姓,守護民族的軍隊,還遠遠不夠。”
“日後咱們所遇到的敵人,不再是幾十幾百幾千的隊伍,也不是拿著大刀長矛的士兵。”
“而是由成百上千火槍、火炮、騎兵,組成的一支多兵種混合隊伍。”
“當然,現在的綠營、八旗,以及各支起義軍,他們的火器不如咱們,但這隻是暫時的,日後誰都會不斷進步。”
“我們護民軍不能在敵人進步的時候,才做出改變,而要隨時適應敵人,適應戰場。”
“因此,這一次會議後,我軍進行全方位整編,組建一支能麵對大規模大兵團作戰的陸地強軍。”
“整編方案如下,會組建三支旅級部隊,九支營級部隊。”
“具體編製是,近衛旅,步兵第一旅,步兵第二旅,飛虎營,輜重營,輕騎兵營,偵察營,神槍營,工兵營,新兵營,巡防營,水師營、訓練營。”
“旅級作戰部隊,由四個步兵營、一個支援營、一個野戰炮連、一個騎兵營、一個偵察連、一個輜重連、一個工兵連、一個警衛連,一共十一個營連級作戰隊伍組成。”
“同時負責指揮和後勤的隊伍,由後勤處、旅部組成。”
“後勤處,由火頭班、醫療排、倉儲運輸排、文員,約百人組成。
“旅部,由通訊排、作戰訓練班、文員,約六十人組成。”
“各營連作戰隊伍,會在之前的編製上進行調整,具體是。”
“警衛連、步兵連調整為,兩個步兵排、一個火頭班、一個連部班,正副連長、一名司務長,約一百五十人。”
“工兵連、飛虎連、輜重連同上,都是由兩個排、一個火頭班的作戰隊伍,加後勤指揮人員,約一百五十人組成。”
“神槍連、偵察連、輕騎兵連同上微調,由三個三十八人的作戰排和火頭班組成,約一百五十人。”
“新組建輕炮排編製,三個炮班、一個後勤班,正副排長、警衛通訊員,共五十人,數十匹驢騾馬。”
“炮班,以後會裝備我軍兵工廠研製的二斤八兩平射炮、五斤平射炮。”
“同樣野戰炮連和其他連級部隊一樣,除二斤八兩平射炮排、五斤平射炮排,這兩個作戰排外,加其他後勤指揮人員約一百五十人組成。”
“營級編製,飛虎營、輜重營,工兵營,都是由五個作戰連,加後勤指揮人員,約八百到九百人組成。”
“偵查營、神槍營,則是三個作戰連,加後勤指揮人員,約五百到六百人組成。”
“輕騎兵營,則是三個騎兵連、一個偵察排,加後勤指揮人員,約五百五十人組成。”
“步兵營,則是四個步兵連、一個約二百人的火力連、一個輕炮排、一個輜重排、一個偵察排,加後勤指揮人員,約一千一百人組成。”
“支援營,則是比步兵營少一個火力連,約九百人組成。”
“根據以上編製來算,旅級作戰部隊的總人數,約七千人。”
“人數不固定,主要是對應後勤文書、醫療人員會出現不滿編。”
“但主要的指揮體係是不變的,每個旅都會由正副旅長、一名參謀長、兩名副參謀長組成,加一名負責後勤的處長。”
“總的來說,這次的整編,主要是營連級隊伍,為更適應戰場,在編製上做了調整。”
“以及增加營連司務長、營連部班這樣負責後勤訓練的隊伍,和增加火力的騎兵、炮兵隊伍。”
“所以,這一次整編,就是為了組建一支多兵種混合的作戰部隊,以應對大規模大兵團作戰。”
“對於這場全軍整編,諸位有什麼想問的,可以提出。”
隨著楊正話音落下,兩側坐著的楊冬生、高大運、祝山、楊大能等人,互相看了看對方,都沒人先說話。
來參加會議之前,眾人都是大概知道會談論什麼,畢竟編製調整的事,都是有討論過的。
看著沒人回答,楊正微微點了點頭,繼續道,“既然沒人有疑問,那本大帥就說下職位調動一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近衛旅,由近衛營、步兵一營組建,旅長楊大強,副旅長楊東生,旅參謀長徐長風,副參謀長李新、張大牛,後勤處於大勇。”
“步兵第一旅,由步兵二營、步兵三營組建,旅長高大運,副旅長楊大能,旅參謀長王慶,副參謀長閆成、王誌,後勤處謝大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