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來,不管是火耗還是損耗,與其說是減少朝廷虧損,不如說是朝廷要增加稅收。
隻是怎麼個利用法,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對於這些道理,楊正都明白,而沒有決定要不要收火耗,是在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解決不需要火耗的問題。
可等劉長義坐下後,其他人給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讚成征收。
這就讓楊正很懷疑,難道真解決不了?
把這個問題留給眾人回去思考後,楊正也是皺著眉頭回到了辦公室。
剛一坐下,就聽到葉雨時來見。
“雨時啊,這會剛散,你就來見本大帥,是想到方法了?”
葉雨時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不瞞大帥,屬下是有方法,隻是當時不方便說。”
楊正聞言,皺了皺眉笑道:“什麼方法還不方便會上說?嗯...你先坐下,說來聽聽。”
“是,大帥。”
葉雨時在旁邊找了位置坐下後,麵露笑容道,“大帥,對於火耗的問題,屬下這段時間帶隊重新製定商稅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事。
剛才會上張亦文提出來後,屬下也想到了一個方法,隻是當時場合不太適合說,屬下也就不敢說出來。
所以,就想著等會後來見大帥,屬下當麵說。”
“嗬嗬,那現在說說,本大帥看看你想到了什麼方法,竟然還不敢提前說出來,要等現在。”
看被自家大帥猜出了自己小心思,葉思時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大帥明鑒,屬下不敢有隱瞞之心。”
看到手下這樣子,楊正淡淡一笑道:“好了,以後發現問題有好的方法,都可說出來,不必擔心,現在說說火耗的問題吧!”
“是。”
葉雨時微微點頭,恭敬行了一禮,斟酌一番後道,“大帥,這火耗的由來,您是知道的,金銀鐵銅熔鑄時,不可避免是會出現損耗。”
“同時,以此物充當錢財交易時,也會有投機耍滑之輩摻假騙人。”
“大明嘉靖帝改革推行一條鞭法之前,曆朝曆代征實物時,運輸也有損耗,也讓百姓承擔。”
“征銅錢、鐵錢時,也會有相應損耗,但因為成本低,老百姓摻假也不劃算,而官府鑄錢時又控製摻入比例得以控製成本,增加收入。”
“但推行一條鞭法後,改征實物為征銀兩後,火耗成本增加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其成本問題又遠遠低於實物運輸損耗,且能增加稅銀,重量也輕,所以收稅用銀兩,加征火耗也就一直延續到如今。”
“屬下了解火耗情況後,就一直在想有什麼方法能避免,或者說是熔鑄損耗成本已經提前包含到銀錢之中。”
“一開始屬下是想到了自大宋出現的紙幣,元明開始大規模印刷使用的寶鈔。”
“寶鈔印刷成本遠遠低於實用價值,且損壞了就不能用,不需要重新熔鑄,所以也就不存在說額外征收火耗的問題。”
“但屬下仔細一想,使用寶鈔代替銅銀,百姓接受度不高,甚至是抵觸,影響寶鈔流通。”
“當然,出現這樣問題,也是元明大肆印刷寶鈔,欺騙百姓,隻出不收,導致寶鈔價值遠遠低於對應的銅銀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