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八年,七月二十八,寅時。
經過大雨衝刷,烈日烘烤後的史河岸,空氣中透露出一股大自然的清新,讓人甚是陶醉。
可這樣美好的環境下,總是有人想破壞。
隻見固始城東,史河西岸的軍寨內,推出一門門火炮,對準前方,覆蓋周圍一二裡。
與此同時,已養精蓄銳幾日的數萬八旗綠營,也有序的按照戰陣排好。
黎明破曉之時,一二百門昂起頭的火炮,隨著一道振聾發聵的鼓聲響起,瞬間射出積怨已久的炮彈。
“轟,轟,轟......”
霎那間,數百發炮彈射向前方,有落在百步內,也有落在一二裡遠的田野、蘆葦蕩之上。
隨著這些炮彈落下,早已藏在戰壕炮洞裡的護民軍士兵們,基本上沒什麼傷亡。
就這樣,一二百門火炮分批發射了十輪,才慢慢停下。
緊接著,早已在周圍排列成九進十連環戰陣,帶著幾十門二三百斤火炮的六千八旗綠營,快速向前移動約二十步。
隨後,射程遠的如武成永固大將軍炮、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再次發射一輪,然後隊伍繼續向前移動約十步。
六千八旗綠營,就這樣在後方炮兵的掩護下,再次前進了五十步。
而這整個過程中,鳥槍兵、弓箭手都未射擊。
但當距離前方護民軍,布下的第一道防線約二百步時,就有上百道槍聲響起。
與此同時,則是有幾十名八旗綠營倒地,而列好戰陣的其餘八旗綠營隻是驚呼了下,依然站在陣位準備前進。
“對,對,對,就那幾個方向槍聲最密集,趕緊調轉炮口往那裡轟。”
“是,都統。”
隨著埋伏在周圍散兵坑裡的神槍營士兵開槍暴露槍聲,八旗綠營炮兵們也在指揮下迅速調轉炮口去轟炸。
隻是槍聲的來源過於分散,周圍又有稀稀疏疏的蘆葦隔擋,百八十門大炮轟出的實心彈、霰彈造成的威力,微乎其微。
而這火炮一停下來清膛、裝藥、瞄準時,神槍營的士兵又再次開槍反擊,專挑那些八旗綠營軍官和炮兵打。
但有著火炮壓製,神槍營的士兵反擊頻率也不快,也隻是瞅準機會狙擊。
可這同時,戰壕防線裡的護民軍火槍兵、炮兵,也在交替著攻擊逐漸逼近的八旗綠營。
此時的火炮,射程越遠也就越重,而越重,操作也越難,射速也就越慢。
再加上炮兵若是不經常操作火炮,那射速就更慢了。
所以,這個時候隨著雙方距離逐漸拉近,能互相反擊的武器也隻有火槍、弓箭和少數輕型火炮。
但八旗綠營用的鳥槍和弓箭的攻擊距離,根本達不到一二百步遠。
唯一能反擊的,隻有火炮。
可此時八旗綠營操作這些輕型火炮,所達到的射速,才勉強每分鐘發射一次。
這麵對經過訓練,使用前裝線膛鐵柱步槍,每分鐘射速接近三發的護民軍火槍兵來說,可以說是火力碾壓。
第一道防線,有兩個步兵營近兩千人,在約長兩百步、縱深十步的彎曲壕溝戰線上,擺成兩條弧線。
而其中有八九百支火槍,分成四段射擊,在一分鐘內完成發射出八九輪的速度,打出近兩千五百發鉛彈。
哪怕護民軍士兵們追求射擊速度,而導致來不及瞄準,準度不夠,但在敵軍排成九進十連環這樣密集的陣型下,也能讓命中率達到三四成。
正常情況下,跑兩百米常見都要半分鐘。
而在此時這個激烈火力攻擊的場景下,雙方相距兩百步,三百多米遠,六千八旗綠營硬生生的扛住火力,向前推進了七八十步。
換來的結果,則是傷亡近三分之一。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九進十連環戰陣兩側的一千多騎兵,瞬間開始提速向前方衝擊。
而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戰陣後方的近千名騎兵,和上千名重甲步兵、藤牌兵,也迅速從戰陣拉開的中間道路中穿過去,向前方衝擊。
不用想,這就是薩穆哈帶領的三千五百人先鋒營。
“殺了短毛賊,一個人頭五十兩白銀!”
“殺一個頭目,賞百兩起,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