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時勢造英雄。
若沒有一個好的鍛煉平台,再有天賦的人也會被埋沒。
說來劉壯,如今也就二十來歲,這些年的生活,簡簡單單。
就是農閒的時候,和曹平、胡老三等人去運河上當苦力,扛大包。
若說有什麼優點的話,那就是為人仗義、豁達大度、大膽果斷、堅韌不拔,所以也就把曹平、胡老三等人籠絡到了身邊。
而若說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姓劉,出生在沛縣。
這個優勢,就不得不讓人多想。
當年漢高祖響應陳勝吳廣起義,今有沛縣劉壯響應太和楊正起義。
如此相似的地方,很難不讓淮海地區的百姓浮想聯翩。
而有秀才功名,三十多歲的張賢,和童生功名在身,在蕭縣擔任書吏的蕭言,就是聽說同是徐州老鄉的劉壯起義,打擊土豪劣紳,為民做主,所以決定加入其隊伍,輔佐左右。
文化水平高,心思靈活,善謀略的張賢,則是擔任了徐州義軍軍師。
在縣裡擔任書吏多年,有豐富文書處理經驗的蕭言,自然就擔任了徐州義軍長史,負責統籌大軍後勤。
二人雖然是稍晚加入劉壯的隊伍,但因能力出色,辦事效率高,再加上又姓張和蕭,不得不讓劉壯重視。
麵對劉壯詢問對當前處境的看法,二人自然沒有猶豫,互相對視一眼後,張賢笑了笑說道。
“主公,各位將軍,張某的建議是,撤走。”
“什麼?”劉壯一臉不解的看著張賢,“撤走?”
“對,撤走,離開老虎山,離開徐州。”
“為何?”劉壯眉頭緊鎖,“軍師,你之前的意思可不是這樣,這次為何改變想法?”
“對啊軍師。”胡老三跟著不解問道,“兄弟們好不容易按照你的建議,在老虎山周邊累死累活的挖壕溝搭建防線,現在卻要走,那咱們這段時間的辛苦,豈不是白費了?”
“沒錯,軍師你咋想法說變就變呢!”
“軍師你可得和俺們解釋解釋啊!”
“.........”
眼看著胡老三等人鬨哄起來,劉壯繃著臉喊道:“好了,都靜一靜,讓軍師講。”
眾人聞言,隻好撇了撇嘴安靜下來。
見狀,張賢淡淡笑道:“主公,各位將軍,張某之前說留在徐州,依托老虎山為基地,練兵屯糧,然後逐步向周邊發展的計策,是考慮到清廷會把心思放在楊大帥身上。
“亦或是白蓮教和安民軍身上。”
“但沒有想到的是,鄂倫岱大軍大敗後,清廷內部竟然會如此有決心,放緩圍剿楊大帥。”
“就連對白蓮教和安民軍,也是采取監視而不剿的策略。”
“而麵對這樣的態勢下,我徐州義軍若還是繼續留在徐州發展,則是十分危險,朝不保夕。”
“這一切的原因,則是我軍身處的位置處在運河中樞,嚴重威脅到清廷控製江南之地。”
“所以,清廷為了消除這個隱患,一定是會派大軍前來圍剿我軍。”
“哪怕我軍打贏一次,清廷也絕對會再次派兵。”
“毫不誇張的說,若我軍在此地盤踞壯大起來,其對清廷威脅程度,絕不低於楊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