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兄,徐兄,不過是沒有成為會試第一,讓我成了第一,何至於此,你好好休息一下,三月殿試好好發揮,以君之才定會進士及第。我不打擾你了,我走了。
等到王錫爵(這是雍正王朝王掞王師傅的曾祖)離開了,徐時行才慢慢回過神來。
其實他是一個穿越者,他本名叫申時行,因為老爸曆史不錯,才給他取這個名字。
他本是某曆史係大學生,老師上課正好點你回答一下明代萬曆年間百姓生活在張居正改革之前與之後的變化,他正要做答就穿越到這裡。
申時行慢慢適應了這裡的一切。這時腦中響起了一道聲音。
首先要恭喜宿主,你的穿越方式在我們係統界也是很離奇的。
你是係統。
沒錯,而且我和其他係統不太一樣本係統主要功能有簽到打卡,幫助理解,智能ai,百科全書,發送任務,係統評分,查看屬性,偷聽心聲,心聲外放,係統商場等等,實在是您裝逼打臉青史留名的最好輔助工具。
初次相遇,本係統送您一本明代進士登科錄和讓您掌握閣館體書法。加油!
第一個任務在殿試獲得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狀元。
完成任務獲得獎勵新手大禮包一份,係統部分功能解鎖。
(明代登科錄。它們是明代時務策資料最主要的載體。明代登科錄,顧名思義就是關於明代登科的記錄,即在每一科考試結束之後,由官方刊印的關於該科考官、中試人員(姓名、籍貫、名次等)、三場試題及程文(範文)等基本內容的文字記錄。在會試時務問策中一般隻保留第一甲前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的文章內容。)
很快申時行就找到了自己要考的內容
科名乙醜
時間嘉靖四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策文主要內容垂衣而治,禦戎安民。
時務摘要朕惟自昔帝王,莫聖於堯舜……間者水旱為災,黎民阻饑,戎狄時警,邊圉弗靖,而南賊尤甚,曆時越歲,尚未底寧。豈有司莫體朕心,皆殘民以逞,有以致之歟?抑選任者未得其人,或個多失職歟?將疆圉之臣,未能殫力製禦玩寇者歟?……固以今昔不類,未得如古任事之臣耳。
(大概就是說我思慮往昔的帝王,沒有比堯舜更聖明的了……近來水旱災害頻發,百姓饑饉困苦,北方戎狄不時侵擾,邊境不得安寧,而南方逆賊尤為猖獗,動亂曆時已逾年歲仍未平息。難道各級官員未能體察朕的心意,皆以殘害百姓為能事才招致這般局麵嗎?或是選拔任用的人才不得其當,大多玩忽職守所致?亦或是邊疆守臣未能竭儘全力遏製玩寇之徒?……想來如今與古代不同,已難覓如古人那般恪儘職守的賢臣了。)
申時行打開登科錄,認真閱讀起來。他發現,這次的會試題目主要圍繞治國理政、抵禦外敵和平息內亂等方麵展開。
憑借著現代人的知識優勢和係統給予的輔助,申時行對這些內容並不陌生。他開始仔細思考答題策略,同時在心中默默演練。研究了半天發現不能更好的做出回答,隻好將徐時行的答案記下來。三千多字還是文言文不好背。
(這裡講講為什麼殿試要寫三千多字,因為八股文在成化之後就成熟悉了,殿試問題可以選擇自己出題或者是元輔代替都是從皇帝角度出發至少要有二三百字,所以臣子要至少也寫出二三千字。)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申時行全力以赴地準備殿試。
終於,殿試的日子來臨了。申時行滿懷信心地走進考場,他文思泉湧,筆下生花,將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淋漓儘致地表達出來。
考試結束後,申時行心情輕鬆地走出考場。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這次殿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實現成為狀元的目標。
徐兄,徐兄你怎麼這麼快,第一個就完成了,小弟自愧不如,恐怕今年新科狀元就是你了。
王兄,不必如此過謙,你的才華橫溢會試就是第一,這狀元之名小弟(王錫爵比申時行大一歲)恐怕不能勝任。
你我兄弟不必如此三日後我們在這裡看誰獨占鼇頭。
好好好,我們三日後不見不散。
三日過後,二人依約前來。眾多學子與官員也紛紛聚集在此,等待放榜時刻。
申時行表麵鎮定,心裡卻也有些忐忑,畢竟結果即將揭曉。隨著太監緩緩展開皇榜,眾人都伸長了脖子。當看到狀元一欄赫然寫著“申時行”三個字時,人群中一陣喧嘩。
王錫爵先是一愣,隨後真心祝賀道:“申兄果然厲害,實至名歸。”申時行連忙謙遜回應。此時係統的聲音在申時行腦海中響起:“恭喜宿主完成任務,新手大禮包已發放,部分功能解鎖。”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注曆史上申時行會試為28名
喜歡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輔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