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兵們頓時慌了神。他們本是被錢財收買,今見朝廷援軍已至,哪裡還有反抗心思?紛紛扔下刀槍,跪地投降。唯有那頭目仍想頑抗,被史阿一躍而下,一劍製服。
黎明時分,驛館火勢終被撲滅。院內橫七豎八躺著三十多具私兵屍體,還有二十多個俘虜被綁在院中央。鐵衛統領單膝跪地,向劉禪稟報:“啟稟陛下,末將救駕來遲,還望陛下恕罪!”
劉禪擺了擺手:“起來吧。查這些俘虜的底細,還有那頭目。”
鐵衛們即刻行動,開始驗屍與審訊。可奇怪的是,那些死去的私兵口中,皆藏著一顆黑色藥丸,顯是早有準備,一旦被擒便服毒自儘。而那被活捉的頭目,無論如何審訊,都隻是瘋瘋癲癲大笑:“爾等鬥不過的…朝中有人…朝中有人保我等!爾等查下去,隻會自尋死路!”
劉禪走到頭目麵前,蹲下身,眼神冰冷望著他:“朝中有人?是誰?張大戶?還是梓潼太守?亦或…是更高位之人?”
頭目隻是狂笑,嘴裡反複念叨:“爾等鬥不過的…鬥不過的…”
史阿見狀,欲上前動刑,卻被劉禪攔住:“不必了。他既不肯說,縱用刑,也未必能問出真話。”他站起身,望向院外初升朝陽,“將這些屍體掛在城樓上示眾。告知梓潼城內所有人,誰若再敢勾結豪強,貪贓枉法,此便是下場!”
鐵衛領命而去。黃皓望著那些屍體,臉色仍有些發白,小心翼翼問:“陛下,我等接下來如何?要不要…先離開梓潼?此輩既敢動手,說不定還有後招。”
劉禪搖了搖頭,走到蔡康身邊,拿起那本記滿罪證的賬本:“我等不能走。越是危險,越說明我等查到了關鍵。梓潼的黑幕,隻是冰山一角。幕後之人既敢在驛館動手,便說明他們怕了。”他頓了頓,眼神變得堅定,“明日一早,我等去麵見梓潼太守。我倒要看看,他麵對這些證據,還有何話可說。”
蔡康擔憂道:“陛下,太守若與他們是一夥的,我等去了豈不是自投羅網?”
“自投羅網?”劉禪輕笑一聲,“朕倒要看看,他有多大膽子,敢在朕麵前動手。史阿,傳令下去,令鐵衛暗中包圍太守府。一旦有異動,即刻動手!”
史阿躬身領命:“末將遵旨!”
晨光透過驛館窗欞,照在劉禪臉上。他手中握著那本賬本,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這場肅貪之戰,比他預想中更艱難、更凶險。可他知道,自己不能退。一旦退縮,那些被欺壓的百姓、那些枉死的將士,便再也沒有出頭之日。
他望著窗外漸漸亮透的天空,心中默念:父皇,相父,孩兒定要守住這大漢江山,不讓它被蛀蟲侵蝕。縱前方是刀山火海,孩兒也絕不退縮!
驛館外,百姓們已聽聞昨夜之事,紛紛圍在門口,對著驛館方向指指點點。有人說江南來的糧商得罪了張大戶,有人說官府要查糧貿黑幕,還有人悄悄議論,說那位“劉公子”氣度不凡,說不定是朝廷派來的大官。
劉禪聽到這些議論,嘴角露出淡淡笑意。他知道,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隻要自己堅持下去,總能還他們一個清明世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次日清晨,劉禪一行換上正式服飾,攜賬本與證據,前往梓潼太守府。馬車行駛在街道上,兩旁百姓紛紛駐足觀望。有人認出馬車上的標誌,低聲驚呼:“是禦前車駕!那位劉公子,竟是…竟是陛下!”
消息如長了翅膀般,迅速傳遍梓潼城。百姓們紛紛跪倒在地,高呼“陛下萬歲”。劉禪掀開車簾,對著百姓們拱手致意。他見那些百姓眼中的期盼,心中更堅定了肅貪的決心。
太守府外,梓潼太守王威早已率屬官等候在門口。他見劉禪車駕,連忙上前跪拜:“臣梓潼太守王威,參見陛下!陛下駕臨,臣有失遠迎,還望陛下恕罪!”
劉禪走下馬車,目光銳利望著王威:“王太守,朕此次前來,為查梓潼糧倉之事。聽聞你治下的糧倉,連救災的種子糧都被換成黴粒?還有張大戶壟斷糧貿,你可知情?”
王威臉色一變,連忙磕頭:“陛下,臣…臣不知啊!此事定是下麵人瞞著臣所做,臣這就去查!”
“不必查了。”劉禪將賬本扔在王威麵前,“證據都在此處。你自己看看,你治下的官吏,是如何勾結豪強,欺壓百姓的!”
王威撿起賬本,越看臉色越白。他知道,事情已然敗露,再也瞞不住。他癱坐在地,嘴裡喃喃道:“臣罪該萬死…臣罪該萬死…”
劉禪望著王威的模樣,心中毫無憐憫。他對史阿道:“將王威拿下,打入大牢。經禦史台查實,梓潼太守王威貪腐屬實,現革職查辦,同時徹查太守府,所有與糧案有關之人,一個都不能放過!”
史阿領命,即刻帶人上前,將王威綁起。太守府的屬官們見狀,嚇得紛紛跪倒在地,不敢抬頭。
劉禪走進太守府,坐於正堂椅上。他望著堂下瑟瑟發抖的屬官,沉聲道:“朕知道,爾等當中有些人,也參與了糧案。朕給爾等一個機會,主動坦白,交出贓款,朕可從輕發落。若是執迷不悟,等被查出來,休怪朕無情!”
屬官們麵麵相覷,有人猶豫,有人害怕。過了片刻,一個中年官員站起,跪倒在地:“陛下,臣有罪!臣收受張大戶賄賂,包庇他壟斷糧貿…臣願交出贓款,求陛下饒臣一命!”
有了第一個,便有第二個。很快,又有幾個官員站起,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劉禪望著這一幕,心中歎了口氣。這些官員,本是朝廷棟梁,卻因貪念走上歧途。他對鐵衛道:“將這些坦白的官員登記在冊,沒收贓款,貶為庶民。至於那些仍在頑抗的…”他眼神一冷,“繼續查!查到底!”
接下來幾日,梓潼城掀起一場肅貪風暴。張大戶被抄家,家中囤藏的新麥全部充公,發放給百姓。那些參與糧案的官員,有的被打入大牢,有的被貶為庶民。百姓們拍手稱快,紛紛稱讚陛下聖明。
查抄張大戶家時,鐵衛還發現一封密信。信乃京城一位高官寫給張大戶的,信中提到“梓潼之事,需謹慎行事,若有敗露,可尋楊公相助”。
劉禪看著這封信,眼神變得深邃。楊公?莫非是楊阜?他憶起此前巴郡糧案中發現的密信,上麵也提過“楊公”。看來,楊阜果然與這些貪腐分子有所勾結。
“史阿,”劉禪將密信遞給史阿,“將此信快馬送往長安,交給相父。令相父徹查楊阜,看他到底牽扯多深。”
史阿接過密信,躬身道:“末將遵旨!”
處理完梓潼之事,劉禪決定啟程返回長安。他知道,京城局勢,恐怕已十分緊張。楊阜等人接到消息,必會有所動作。他必須儘快回去,掌控大局。
離開梓潼那日,天上下著細雨。然很多百姓們仍然自發湧上街頭,為劉禪送行。他們捧著自家種的糧食、織的布匹,想要送給劉禪。劉禪一一婉拒,隻對百姓們說:“朕所做的一切,皆為大漢百姓。隻要爾等能安居樂業,朕便心滿意足了。”轉頭對史阿說道:“師傅,你看!這雨傘如同大漢的百姓,朝廷隻有為百姓遮風擋雨,百姓才會將朝廷、將朕舉在頭上啊!”
馬車緩緩駛離梓潼城,劉禪掀開車簾,望著漸漸遠去的百姓。他知道,這場肅貪之戰,還遠未結束。京城的利益集團,絕不會善罷甘休。但他已做好準備,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會堅持下去,還大漢一個海晏河清的盛世。
喜歡強漢之墨色如血請大家收藏:()強漢之墨色如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