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初出劍旗揚,箕穀兵聲震隴荒。
三郡風歸收俊傑,兩京震動遣鷹揚。
街亭鎖鑰爭危地,漢魏貔貅決死場。
丞相謀深分虎旅,烽煙已逼古陳倉。
景耀二年春,寒氣尚未褪儘,錦官城宮闕內卻早已醞釀著一場關乎國運的驚雷。年輕的蜀主劉禪端坐禦案之後,目光穿透窗欞,仿佛已望見漢中以北那片烽煙將起的遼闊山河。案頭攤開杜瓊新呈的《急遞驛程法》,朱批墨跡猶濕。
“杜卿此法,甚合朕心。錦官城至漢中,軍情如火,三日必達!”劉禪的聲音在殿宇間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驛傳改製,雙馬輪換,人可稍歇,馬蹄絕不可停!凡插‘雞毛翎’之文書,各驛務必傾力優先,違者,以延誤軍機論處!”
“臣,遵旨!”杜瓊躬身領命,仿佛已聽見催命的馬蹄聲在未來的驛道上日夜不息。
國帑“礪鋒庫”所儲之金帛,立時如活水般奔湧而出,灌注於那條維係著帝國命脈的蜀道。自錦官城至漢中,無數民夫役卒在料峭春寒中揮汗如雨,錘鑿叮當之聲不絕於耳。昔日狹隘崎嶇的險段被奮力拓寬,飽經風雨侵蝕的木質橋梁被拆除,代之以更為堅固的巨石橋墩。這條重新煥發生機的血脈,正為即將噴薄而出的戰爭洪流,悄然拓寬著通道。
與此同時,一次偶然的奏對,亦在劉禪心中投下微瀾。有雲南商賈入宮覲見,談及南中瘴癘之地,土人常用幾種奇異草藥搗碎外敷,治療刀箭創傷頗有奇效。劉禪聞之,龍目中精光一閃:“傳旨太醫署,命其詳加訪查此藥配伍之法,務求精純。製成後,先行撥付白耳精兵試用!”他深知,戰場上多一分救治之力,便多一分決勝之機。
帝國的中樞在改革中積蓄力量,而帝國的利劍,已在漢中磨礪出凜冽的寒光。
沔水之畔的陽平關內外,旌旗蔽日,營壘森然。諸葛亮羽扇輕搖,目光如炬,掃視著眼前這片肅殺而又蘊藏無限可能的山河。營門轅旗下,二十萬蜀漢健兒正披堅執銳,於陽平、石馬一帶依山傍水,操練不息,喊殺之聲震徹雲霄。然而,羽扇之下深藏著一縷不易察覺的隱憂——那枚遠在千裡之外,本可牽製魏國重兵的棋子,已然黯淡無光。
數月前,曹魏宮闈劇變,文帝曹丕龍馭上賓,新君曹叡倉促繼位。諸葛亮審時度勢,認定北伐時機已至,曾以如椽之筆,修書一封,密遣心腹穿越險阻,送至關中新城。信中陳說利害,許以重諾,力勸昔日降魏的蜀將孟達舉兵反正,襲擾南陽,使魏國腹背受敵。若此計得成,則蜀漢兩路伐魏,大有可為。
然而天意弄人,孟達行事不密,風聲走漏。那素有“塚虎”之名的魏國驃騎大將軍司馬懿,聞訊後竟不待奏請新君,當機立斷,親率精兵倍道兼行,如疾風驟雨般直撲新城。孟達猝不及防,困守孤城,終被司馬懿揮師攻破,身首異處。消息傳至漢中,諸葛亮立於軍帳之中,望著案上那份染血的密報,久久無言,唯有帳外呼嘯的北風,應和著他心中一聲沉重的歎息。兩路伐魏的宏圖,尚未展開,便已折去一翼。
“兩路伐魏之策,天不假時。”諸葛亮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回蕩在簡陋卻肅穆的南鄭軍帳中。
建興六年正月,蜀漢北伐大軍的核心將領趙雲、鄧芝、王平、魏延等皆肅立帳下,目光灼灼,聚焦於中軍案後那道清臒而堅毅的身影。帳內炭火劈啪作響,映照著諸葛亮深邃的眼眸。
他手指輿圖,羽扇輕點隴右之地:“魏主新立,關中、隴右防備鬆懈,此天賜良機。我軍當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明麵上——”他目光掃過趙雲與鄧芝,“子龍、伯苗,汝二人領精兵一萬,大張旗鼓,出箕穀,佯攻斜穀,兵鋒直指郿城!務必使魏軍確信,此乃我軍主力所在,儘調關中魏軍西援。”
趙雲銀須微顫,抱拳慨然道:“丞相放心!雲縱使粉身碎骨,亦要將曹真那老兒牢牢釘在郿城之下!”
諸葛亮微微頷讚許,羽扇隨即西移,落在那蜿蜒如龍的山脈標識上:“暗裡,我軍主力,則由此處——祁山古道,悄然西出!”他目光轉向沉穩如山的王平,“子均,汝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掃蕩沿途魏軍哨卡。大軍繼後,沿陽平關、武興、建威,直撲祁山!此乃隴右門戶,一旦攻克,天水、南安、安定諸郡,可傳檄而定!”他環視眾將,語氣陡然加重,“此戰要旨,在於‘穩紮穩打,先取隴右,繼取關中,後圖中原’。隴右在手,則關中震動,長安可望矣!”
“謹遵丞相將令!”眾將齊聲應諾,聲震屋瓦。唯有魏延立於側後,濃眉微蹙,目光如電般掃過輿圖上那條標注著“子午穀”的險峻細線,嘴角緊抿,終是未發一言。那條奇襲長安的絕密之策,此刻隻深藏於蜀主劉禪、丞相與他三人胸中,如冰封的火山,靜待著爆發的時機。
漢中平原上,積蓄已久的戰爭洪流終於轟然決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東線,趙雲、鄧芝所部旌旗招展,鼓角喧天。一萬精兵浩浩蕩蕩開出箕穀,如同一條鱗甲鮮明的長龍,沿著褒斜道迤邐北上,直撲關中咽喉——郿城。沿途蜀軍伐木造梯,廣立營寨,煙火連綿不絕,聲勢極為浩大。趙雲銀槍白馬,親率精騎巡弋於大軍之前,所過之處,魏軍斥候望風披靡。消息如雪片般飛入魏都洛陽:蜀漢大將趙雲親率主力,欲破斜穀,奪取郿城,叩關長安!
此訊如同驚雷,炸響在魏國朝堂。年輕的魏明帝曹叡聞報,霍然起身,眼中閃過一絲與其年齡不符的銳利與果決:“速傳大將軍曹真!令其提調關中諸軍,火速馳援郿城!絕不容趙雲踏過關中半步!”聖旨如飛,大將軍曹真不敢怠慢,儘起長安、潼關等地精銳步騎,星夜兼程,如一股鐵流般湧向斜穀口外的郿城防線,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堤壩,誓要將“常山趙子龍”的兵鋒死死扼住。
正當魏國舉國之目光被東線郿城的烽火牢牢吸引之際,諸葛亮親率的蜀漢主力,卻如同一條悄然滑入深水的潛龍,在秦嶺的崇山峻嶺間無聲潛行。
先鋒王平,這位出身巴賨、沉默堅毅的將領,率領著無當飛軍,逢山開道,遇澗搭橋。他們避開魏軍主要關隘,專揀險僻小徑疾進。武興今陝西略陽)、建威今甘肅西和境)等沿途魏軍據點猝不及防,或被王平以雷霆之勢拔除,或見蜀軍主力浩蕩,自知螳臂當車,稍作抵抗便棄城而逃。蜀軍兵鋒所指,勢如破竹。
建興六年春二月,蜀軍主力終於如神兵天降,兵臨祁山堡今甘肅禮縣東)下!
祁山堡扼守隴右門戶,地勢險要。守將高剛自恃堡堅,又見蜀軍遠來疲憊,初時頗為輕敵。諸葛亮端坐四輪車上,於山前高處觀陣,羽扇輕揮:“擂鼓,攻山!”
戰鼓聲如滾雷,瞬間撕裂了隴右初春的寧靜。王平所部無當飛軍,如同出柙猛虎,呐喊著向祁山堡發起第一波衝擊。這些來自巴蜀山地的勇士,身手矯健異常,在崎嶇陡峭的山坡上如履平地。箭雨如蝗,自堡牆之上傾瀉而下,蜀軍士卒舉盾遮擋,叮當之聲不絕於耳,不斷有人中箭倒地,鮮血染紅山石。然而後繼者踏著同袍的血跡,怒吼著繼續向上攀爬!
“撞木!上!”王平須發賁張,厲聲嘶吼。數十名剽悍士卒頂著密集的箭矢和擂石,肩扛巨大的撞木,悍不畏死地衝向堡門。
“轟!轟!轟!”沉重的撞擊聲,一聲聲撼動著堅固的堡門,也撼動著守軍的心魄。高剛在堡牆上看得心驚肉跳,急令傾倒滾燙的金汁。惡臭撲鼻的滾燙糞汁兜頭淋下,攀爬雲梯的蜀軍士兵慘嚎著跌落,山道上頓時彌漫開令人作嘔的焦臭與血腥。攻勢為之一挫。
諸葛亮在山下看得真切,麵色沉靜如水:“弩車,壓製堡牆!敢死隊,再上!今日必破此堡!”令旗揮動,蜀軍陣後數十架床弩齊聲咆哮,粗如兒臂的巨弩帶著淒厲的破空聲,狠狠釘入祁山堡的土石牆體,碎屑紛飛,更有數名魏軍被巨弩貫穿,慘叫著摔下牆頭。魏軍的弓弩火力為之一滯。
趁此間隙,又一支蜀軍敢死隊,在王平的親自率領下,如同赤紅的烙鐵,再次狠狠楔向堡門!他們踏過陣亡袍澤的屍身,踩著滑膩的血漿與穢物,將撞木掄得更高,撞擊得更加瘋狂!堡門在絕望的呻吟中,木屑橫飛,終於轟然洞開!
“殺——!”王平一聲虎吼,率先挺矛殺入!蜀軍如決堤洪水般湧入堡內。短兵相接,血肉橫飛。魏軍主將高剛見大勢已去,在親兵死命護衛下,倉惶從後山小徑狼狽遁逃。祁山堡,這座隴右的鎖鑰,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終於插上了蜀漢之戰旗!
祁山堡陷落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隴右大地上瘋狂蔓延。蜀軍主力隨即西出西縣今甘肅禮縣東北),兵鋒所向,魏軍望風披靡。
天水郡治冀城今甘肅甘穀東),太守馬遵聞祁山失守,驚駭之色浮於麵上。他本欲召集郡兵抵抗,然郡中人心浮動,功曹薑維、主簿梁緒、主記尹賞、郡吏上官雝等一乾才乾卓著的僚屬,早已對魏國統治心懷不滿,更仰慕諸葛丞相威名。眾人齊聚府衙,慷慨陳詞:“明府!蜀軍勢大,丞相親征,此乃人心所向!我等皆願歸順大漢,共討逆魏!”馬遵見眾叛親離,大勢已去,麵如死灰,隻得長歎一聲,棄官印於案上,趁夜僅帶數名心腹,倉皇逃往上邽今甘肅天水)。
天水郡官吏隨即大開城門,焚香設案,恭迎蜀漢王師。薑維等率眾出城數裡,拜伏於諸葛亮車駕之前,聲言願效忠漢室。諸葛亮親自下車扶起薑維,見其器宇軒昂,談吐不凡,心中甚喜:“伯約深明大義,真乃涼州上士也!得伯約,如得一州之地!”當即委以重任,待之甚厚。
天水既降,南安郡治豲道,今甘肅隴西東南)、安定郡治臨涇,今甘肅鎮原東南)二郡守臣聞風喪膽。南安太守望風而遁,安定太守更是直接舉郡歸降。一時間,隴右三郡之地,傳檄而定,儘歸蜀漢!魏國雍州刺史郭淮,亦在混亂中敗退至上邽,與天水太守馬遵殘部彙合,憑借上邽城堅糧足,負隅頑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捷報如雪片般飛入蜀軍大營,更如驚雷般炸響在洛陽魏宮!
“報——!陛下!隴右急報!蜀寇諸葛亮已破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降!郭淮、馬遵退保上邽!關中震動啊,陛下!”傳令兵幾乎是滾入大殿,聲音因極度的恐懼而尖銳變調。
龍椅之上,魏明帝曹叟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一股寒意自腳底直衝頂門。他強壓住內心的驚濤駭浪,目光如電掃過階下群臣,最終定格在那位須發灰白、氣度沉雄的老將身上:“驃騎大將軍張合!”
“老臣在!”張合跨步出班,聲如洪鐘。這位曆經曹操、曹丕兩朝,身經百戰的五子良將,眼中燃起熊熊戰火。
“朕命你為征西將軍,總督關右諸軍!即刻點齊五萬精兵,步騎並進,自洛陽出發,經雍城、隴縣,取道隴坻即隴山,今六盤山南段),翻越隴山,直撲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曹叡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殺伐之氣,“街亭乃隴山孔道,咽喉鎖鑰!此地若失,則隴右儘陷,河西隔絕!卿務必搶在諸葛亮之前,奪占街亭,將蜀寇鎖死在隴山以西!此役,關乎國運!望卿不負朕托!”
“陛下放心!老臣縱使肝腦塗地,亦必守住街亭,將諸葛村夫擋在隴山之外!”張合須發戟張,慨然領命。他深知此行之險,隴坻道崎嶇難行,蜀軍已占先機。但老將軍胸中豪氣乾雲,五萬精銳魏軍在其號令下,如同上緊了發條的戰爭機器,即刻拔營,鐵流滾滾,帶著帝國的最後希望,向著西北方向那片決定命運的山巒,開始了與時間的亡命競逐!
蜀軍大營,燈火通明。諸葛亮的目光緊緊鎖在輿圖之上那個毫不起眼卻重逾千鈞的標記——街亭!此地扼守隴坻道東口,是連接關中與隴右的咽喉要道。若街亭有失,則張合大軍可長驅直入,不但能切斷蜀軍糧道,更能與上邽郭淮部形成夾擊之勢,屆時蜀軍所占三郡,必成飛地,頃刻間便有傾覆之危!
“街亭存亡,關乎北伐成敗,關乎三軍性命!”諸葛亮的聲音在帥帳中回蕩,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深邃的目光緩緩掃過帳下諸將,最終落在那位身材並不高大,卻站得如同山嶽般沉穩的將領身上:“子均!”
“末將在!”王平大步出列,抱拳應聲。他麵容黝黑,眼神堅毅如鐵。
“命你率精兵一萬,火速馳援街亭!務必搶在張合之前,占據險要,深溝高壘,死守街亭!無我將令,縱使戰至最後一人,亦不許後退半步!”諸葛亮的聲音斬釘截鐵。
“末將遵令!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王平的回答簡短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如同鐵錘砸在砧板上。
喜歡強漢之墨色如血請大家收藏:()強漢之墨色如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