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工坊沸聲揚,齋中孤影對殘章。
鐐鎖曾羈西陲將,帛書漸破舊朝防。
安西銜授燃星火,北境思牽係甲裳。
莫道山河旌旗改,護國終是寸心長。
“朔望之日,”學官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波動,打斷了館內的騷動和周平的思緒,“館中將延請宿儒,為爾等講述古今忠義故事。望爾等洗心革麵,體悟‘忠君護國’之大義,早日歸心,為我大漢所用!”
學官的目光銳利地掃過全場,在周平蒼白的臉上停留了一瞬。那目光沒有鄙夷,隻有審視和期待。周平下意識地挺直了脊背,將那份敕書緊緊抱在懷中,仿佛抱著稀世珍寶。
長安城西,毗鄰洛水的官坊區。叮叮當當的打鐵聲、鋸木聲、此起彼伏的號子聲,彙聚成一片喧囂而充滿生機的洪流。這裡集中了大漢工部轄下最重要的幾個作坊:軍器監弩坊、將作監木器坊、以及新近掛牌的“格物院專利試作場”。
一個身材敦實、滿臉煙火色的中年匠人,名叫魯大,正用粗布用力擦拭著一件剛剛調試完成的木製器物。此物形如曲轅,結構精巧,正是“卷五·科教民生”中提及、丞相諸葛亮格外重視、要求“周平督造”推廣的利器——曲轅犁!與舊式直轅犁相比,它轉向靈活,入土更深,可大大節省畜力人力。
“魯師傅!魯師傅!”一個年輕工匠舉著一份謄抄的邸報,氣喘籲籲地衝進作坊,滿臉通紅,興奮得聲音都在發顫:“快看!新政!陛下和丞相頒新政了!咱們……咱們格物院的東西,寫進國策裡了!”
作坊裡瞬間安靜下來,所有工匠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目光齊刷刷地聚焦過來。
魯大一把搶過那張皺巴巴的紙,他識字不多,但“格物興邦”、“推廣曲轅犁”、“格物院專利”這幾個墨色加粗的字眼,卻像烙印般清晰地映入眼簾。他粗糙的手指顫抖著撫過“專利”二字,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
“格物院專利?”旁邊一個老木匠湊過來,聲音帶著遲疑,“啥意思?這犁……是咱的‘專’門‘利’益?”
“對!就是這意思!”年輕工匠激動地揮舞著手臂,指著邸報上“卷五”的條文:“‘修《肇元曆》、攻關連弩射程至350步、推廣曲轅犁周平督造)’!看到了嗎?咱們做的這曲轅犁,還有弩坊那邊在攻關的新連弩,都是格物院的‘專利’!朝廷要大力推廣!以後誰想造,得經過咱們格物院許可!搞不好……搞不好還能分潤點利錢!”
他雖解釋得有些粗糙,但核心意思卻傳達得清清楚楚。
“嘩——”作坊裡瞬間炸開了鍋!
“天爺!咱們這些泥腿子、臭打鐵的玩意兒,也能上國策?還能有‘專利’?”
“格物興邦……丞相親領格物院!這……這是把咱們的手藝,抬到了興邦定國的高度啊!”
“那以後咱們琢磨出的新物件,是不是也能算‘專利’?也能被朝廷推廣?”
“肯定能!沒看寫著‘攻關連弩射程至350步’嗎?這就是在懸賞!誰有本事把連弩射程弄到三百五十步,誰就是功臣!”
工匠們七嘴八舌,激動得語無倫次。長久以來,匠人地位卑微,手藝不過是糊口的工具,何曾想過自己的心血造物能與國策相連,能得“專利”之名?
“魯大!魯大在哪兒?”作坊外又傳來一聲高喊,這次帶著官腔。眾人回頭,隻見兩名身著青色吏服、頭戴小冠的工部吏員,在一名禁衛陪同下走了進來。當先一人手中捧著一個紅漆托盤,上麵赫然放著一枚黃銅鑄造的方形印章和一條青色綬帶!
“格物院首席大匠師魯大聽宣!”吏員的聲音帶著官府的威嚴,目光掃過滿臉煙灰的魯大。
魯大懵了,下意識地用臟兮兮的袖子擦了擦臉,茫然地站出來。
“肇元皇帝敕命:匠人魯大,巧思精工,督造曲轅犁有功,大利農桑!特授‘格物院首席大匠師’銜,秩同七品!專司新式農器、軍械推廣督造,專利所得,依《宏綱》卷三‘工商振興’條計利分紅!印綬在此,即刻頒授!”
“秩同七品?!首席大匠師?!”
“還有分紅?!”
整個作坊徹底沸騰了!匠人們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七品!那是縣令老爺的品級!雖然隻是“秩同”,並無實職,但這名號,這待遇,是他們祖祖輩輩做夢都不敢想的!
魯大整個人都傻了,直到那枚沉甸甸、刻著“格物院首席大匠魯大”的銅印和青色綬帶被塞到他沾滿木屑和油汙的手中,冰涼的觸感才讓他猛地一激靈。他低頭看看印章,又看看自己調試好的曲轅犁,再看看周圍激動得滿臉通紅的同伴,一股從未有過的、混雜著狂喜、自豪和被認可的滾燙熱流,如同地下奔湧的岩漿,瞬間衝垮了他所有的麻木與卑微,直衝天靈蓋!他猛地轉身,對著工坊供奉的魯班神位深深一揖,起身後,將手中那枚銅印高高舉起,聲音洪亮得如同炸雷般吼道:“都愣著乾啥!抄家夥!丞相等著咱們的犁下田,弩坊那邊等著咱們的機括新點子!格物興邦,咱們就是這‘邦’的基石!乾活!陛下萬歲!丞相千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