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錢權初定_強漢之墨色如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5章 錢權初定(1 / 2)

新錢初行市井驚,泉府立規天下平。

奸猾豪強暗蓄浪,雷霆律法斷私營。

彙通萬裡商旅便,庫納九州金帛盈。

莫道財權無刃劍,斬亂扶正始見明。

大漢皇家銀行設立的消息,如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雖未立即掀起驚濤駭浪,卻已讓整個天下的水底暗流洶湧。詔書明發,官價定立,新錢開鑄,一道道政令自未央宮發出,經由驛馬快船,傳遍四海。然金融之權,關乎萬家生計,豈是一紙詔書可立定乾坤?其間的較量、試探、衝突與磨合,才剛剛開始。

長安西市。

曆來商賈雲集,貨通中外。自銀行詔令頒布,這裡便成了觀望新政風色的第一線。

這一日,西市口新設的“大漢皇家銀行長安西市分行”正式掛牌開業。

門前車馬簇擁,人聲鼎沸。分行大門兩側,懸掛著巨大的木牌,左邊以朱砂大字寫明官方比價:

【禦定欽頒永為成例】

足色黃金一兩=白銀八兩五錢

足色黃金一兩=新鑄五銖錢一萬枚

足色白銀一兩≈新鑄五銖錢一千一百七十六枚

注:新錢一律足重五銖,銅九鉛一,邊緣銼磨光滑,中有方孔,正麵篆‘肇元通寶’,背麵篆‘長安’或‘洛陽’等鑄地字樣。)

右邊牌上則寫著銀行的業務:“官民金銀無限兌兌”、“新舊錢幣依例折換”、“大宗商貿可開銀票”、“異地彙兌收取微費”、“官民借貸需抵押質”。

銀行總督辛苗親臨坐鎮,戶部、少府派來的精乾吏員各司其職,櫃台後算盤聲劈啪作響,一箱箱剛從將作監運來的、串好的新錢閃著青cu色的光,角落裡還有銳士護衛的銀箱金匱,彰顯朝廷信譽。

最初,多是看熱鬨的百姓和心思各異的商賈。第一個吃螃蟹的,是西市一個經營蜀錦生意的中年商人,姓王。他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裡麵是幾塊剪得零碎的銀角子,加起來約莫三兩。他顫聲問道:“官……官人,俺這點碎銀,能按官價換新錢不?”

櫃後吏員和藹一笑,接過銀兩,用戥子仔細稱過,又驗了成色,朗聲道:“足色白銀三兩,按官價,可兌新錢三千五百二十八枚!”說罷,利落地數出相應數量的新錢,用麻繩串好,推到他麵前。

王商人捧著那沉甸甸、鑄造精良、文字清晰的新錢,反複查看,又對比了一下自己帶來的舊錢其中不乏剪邊、薄小者),臉上頓時笑開了花:“哎喲!真是好錢!分量足!模樣也周正!比俺那堆破爛強多了!多謝官人!多謝朝廷!”他歡天喜地地擠出去,逢人便誇新錢好,官價公道。

有了第一個,便有第二個、第三個……許多小商販、普通市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將家中積存的金銀碎件或成色不好的舊錢拿來兌換。銀行吏員一律按章辦理,態度公允,一時間,兌換櫃台前排起了長隊,讚歎之聲不絕於耳。新錢鑄造精良,難以仿造,且朝廷承諾無限兌兌,很快贏得了普通百姓的信任。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喜形於色。人群中,幾個衣著光鮮的大商人冷眼旁觀,低聲交談。

“哼,雕蟲小技,收買人心罷了。”一個經營錢帛兌換的巨賈嗤笑道,“三兩五兩的碎銀自然好兌,我倒要看看,若是千斤萬斤的金銀,他這銀行還兌不兌得起?這官價又能撐幾時?”

另一鹽商憂心忡忡:“朝廷這一手,是要把咱們的錢路斷儘啊。日後大宗買賣,都要經他銀行過手,這彙費、這官價……利潤憑空薄了三成不止!”

“且看著吧,”一個老者眯著眼,“樹大招風。這銀行動了多少人的奶酪?長安城裡,可不止我們幾家。那些放印子錢的、私鑄銅錢的,能甘心?”

正如他們所料,銀行的推行,遠非一帆風順。

蜀郡錦官城。

天府之國,商貿繁盛,亦是舊錢混亂、私鑄猖獗的重災區。銀行分行設立後,官方強力推行新錢,要求官府收支、市場交易,逐步改用新錢計價。

然而,一些掌控糧食命脈的本地豪強與奸商勾結,試圖給新政一個下馬威。他們憑借手中囤積的大量糧食和舊錢,先是拒不接受新錢購糧,聲稱“新錢無用,隻認舊錢和金銀”。當百姓拿著新錢買不到米時,恐慌情緒蔓延,新錢信譽首次遭遇挑戰。

銀行成都分行主管由原益州市舶司一位乾吏升任)立即上報益州刺史府及朝廷。諸葛亮得報,毫不猶豫,與劉禪議定後,發出嚴令:“凡拒不收受新錢、哄抬物價、擾亂市場者,以抗旨論處!”

刺史府雷厲風行,即刻開放官倉,以官價略低於市場價)出售糧食,且隻收新錢。同時,派出巡察禦史,密查帶頭拒收新錢的奸商。

很快,證據確鑿。以成都大糧商羅奎為首的數家豪強,不僅拒收新錢,還暗中串聯,囤積居奇,企圖抬高糧價,敗壞新錢名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日清晨,正當羅奎在其糧店後院,得意洋洋地計算著能借此機會吞並多少小農土地時,刺史府差役破門而入,當場查獲其囤積的大量糧食和地下私鑄銅錢的模具、原料!

“羅奎!你可知罪?”巡察禦史手持令箭,厲聲喝道,“抗旨拒收新錢,囤積居奇,擾亂民生,更兼私鑄惡錢,罪證確鑿!拿下!”

羅奎麵如土色,癱軟在地。其家產頃刻抄沒,本人被判斬立決,家眷流放邊陲。其餘從犯亦遭嚴懲,或抄家,或徒刑。

此事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了結,成都震動。朝廷隨即頒布《整頓錢法詔》,明令:“新錢乃國之法定,拒收者與私鑄者同罪!凡市場交易,不得拒收新錢,違者重罰!”同時,官倉平糶持續,穩定了糧價。

經此一役,成都乃至整個益州的商賈百姓都看清了朝廷推行新錢、整頓金融的決心與鐵腕。新錢迅速流通起來,銀行信譽大增,許多原本觀望的百姓紛紛將舊錢、金銀存入銀行或兌換新錢。銀行推出的“銀票”也開始在蜀錦、鹽鐵等大額交易中出現,因其輕便安全,漸受大商人青睞。

幽州薊城。

與內陸重農抑商的氣氛不同,地處北疆的幽州薊城,因其獨特的邊貿地位,對銀行的反應另有一番景象。


最新小说: 小姐,姑爺又擺爛了 一聲超獸武裝,冰山校花被嚇哭 試問諸神今何在 1978,我的獵戶人生開掛了 從國術開始紅塵成仙 我有一個神秘彈窗來自一千年以後 雙界逍遙行:我在現世當神豪 重生高三:情報係統每日刷新 三國:朕要光複大漢 元嬰老祖當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