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言破譯小組”的成立,標誌著“黎明堡壘”的戰略重心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被動防禦和有限反擊,轉向了主動破解宇宙尺度的驚天謎團,以期找到打破“循環”、阻止“虛空回響”的一線生機。這不再僅僅是一場生存之戰,更是一場關乎文明存在意義的認知革命。
小組由陳雪親自掛帥,林凡、徐婉作為核心顧問深度參與,彙聚了堡壘內最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密碼學家、曆史學家、語言學家以及精神力感知特長的進化者。他們的工作環境被安置在堡壘最深處、經過多重加固和屏蔽的“沉思者”大廳。
大廳中央,巨大的全息投影儀不間斷地投射著來自四個關鍵來源的、浩瀚如煙又支離破碎的信息流:早期在強烈乾擾中被捕獲的含義不明的短語碎片;從“公司”廢墟中搶救出的、充斥著瘋狂與絕望的殘缺“搖籃”協議檔案;林凡腦海中那枚來自伊莎的微弱“種子”所蘊含的、需要極度小心才能觸及的遠古知識塵埃;以及持續更新的、來自星空異常區域和深海增生體等所有已接觸威脅的規則標識特征數據庫。
工作進展極其緩慢,如同在無儘的沙漠中篩選特定的幾粒沙子。挫折感和無形的壓力籠罩著整個小組。時間,是他們最奢侈也最緊缺的資源。
就在破譯工作陷入僵局之際,深海的威脅再次升級。新一輪的深海偵察采用了更遠程、更隱蔽的無人潛航器集群,傳回的數據顯示,之前“焚海”協議的飽和轟炸,並未能根除增生體,反而似乎刺激了它們。它們增殖的速度明顯加快,活動範圍從那條核心海溝向外蔓延,開始感染其他區域的海底生態。
更令人不安的是,它們表現出了更高級的環境改造能力:分泌的特殊黏液正在改變周圍海水的化學性質,形成一種更適合它們生存、卻能腐蝕常規金屬和乾擾能量的“酸蝕領域”;同時,它們聚合形成的巨大結構體,開始散發出能夠扭曲聲呐和常規探測波的規則乾擾場,使得遠程監控變得越來越困難。
“它們在學習…適應…甚至進化?”陳雪看著分析報告,感到脊背發涼,“照這個速度,它們遲早會觸及大陸架,甚至開始影響全球洋流和氣候!”來自深海的直接威脅,已迫在眉睫。
麵對這種局麵,“方舟”計劃的實戰化應用被提到了最緊迫的日程。林凡和徐婉暫時從破譯小組抽身,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指導進化者部隊進行更高強度的協同作戰訓練,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由增生體聚合而成的巨型怪物;同時加速推進“規則防火牆”的實戰化驗證。基於那次意外成功的乾擾實驗,研究所集中全力,試圖將那種偶然的、不可控的規則層麵乾擾,轉化為一種可重複、可定向使用的防禦性技術。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是“規則標識乾擾器”原型機。這是一個極其笨重、耗能巨大的裝置,其核心部件是基於林凡和徐婉提供的參數製造的特殊晶體陣列,能夠模擬出那種極其微弱的不穩定複合標識。它的作用範圍極小,持續時間極短,且極不穩定,但實驗室測試表明,它確實能在瞬間對一小片區域內的、強度不高的特定規則標識如增生體分泌物的活性標識)產生短暫的乾擾效果,使其活性顯著下降。“這東西目前最多像一把滋水槍。”首席工程師無奈地彙報,“而且我們不確定頻繁使用會不會反而‘幫助’它們適應這種乾擾。”但無論如何,這是從零到一的突破。數台原型機被緊急生產出來,安裝到了最新的“海妖ii”型深潛器和沿海防禦平台上,作為最後的防禦手段。
第二個方向則更具爭議性——精神力規則屏障。這是徐婉提出的構想:既然她的精神力能夠感知並一定程度上守護林凡的意識免受規則層麵的同化侵蝕,那麼是否可以通過特訓,將這種守護力量從意識層麵擴展到現實空間,形成一種小範圍的、針對特定規則汙染的屏障?這個想法極其大膽,也極其危險。徐婉自願成為了第一個實驗體。在林凡的“星雲”精確監控和伊莎留下的碎片知識指導下,她開始了超越極限的修煉。她嘗試將高度凝練的精神力外放,使其與周圍空間的能量場產生更深層次的共鳴,並嘗試“編織”成一種能夠過濾、削弱特定規則標識的網絡。過程苦不堪言,徐婉多次因精神力過度透支而昏厥,甚至險些造成永久性損傷。但在她驚人的毅力和林凡的精準輔助下,她竟然真的取得了一絲進展!她能在自身周圍形成一道半徑不足一米的、極其稀薄的精神力濾場。任何進入這個範圍的、強度不高的規則汙染標識都會被一定程度地淨化和削弱。雖然範圍小、持續時間短、且對徐婉消耗巨大,但這證明了意識力量確實可以乾預現實規則!這為未來進化者的能力發展,指明了一個全新的、充滿潛力的方向。這個消息嚴格保密,但極大地鼓舞了高層。山嶽指揮官下令成立一支全部由精神力特長的進化者組成的“屏障小隊”,由徐婉負責指導訓練,探索將這種能力用於保護關鍵設施或小範圍精銳作戰的可能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黎明堡壘”全力應對眼前危機並艱難點亮科技樹的同時,星空的低語並未停歇。“巡天”陣列的持續監測數據顯示,那片1.5光年外的規則異常區域,其擴散速度雖然緩慢,卻異常穩定,且其規則標識的“汙染”強度正在以微小但持續不斷的幅度增強。它就像一張緩慢張開的、無形的死亡之網,其目標似乎明確地指向太陽係。更令人不安的是,天文部門報告了一個新的、難以解釋的現象:在異常區域與太陽係之間的星際空間中,一些稀疏的星際塵埃雲,其本身的物理特性正在發生極其微妙但確實存在的變化,其變化模式與異常區域的規則標識特征存在高度相關性。“規則汙染可以在真空中傳播?甚至能提前影響途中的物質?”這個發現讓所有知情者感到深深的恐懼。這意味著,即使人類能在地球周圍建立起完美的防禦,也無法阻止整個太陽係的環境被逐漸“改造”成適合那種規則存在的“沃土”!壓力如山崩海嘯般襲來。
然而,在這令人窒息的絕望氛圍中,“遺言破譯小組”曆經無數個不眠之夜,終於取得了第一個重大突破!一位精通遠古語言符號學的專家,在對比“搖籃”協議檔案中的瘋狂塗鴉與伊莎碎片中提取出的幾個極度抽象的能量符號時,發現了一種驚人的、非隨機的對應關係!那些塗鴉並非完全瘋狂的產物,而更像是一種用扭曲的人類符號係統,對高等文明信息進行的拙劣模仿和加密!順著這個思路,結合林凡提供的、從伊莎碎片中獲得的零星語法規則,他們成功破譯了“搖籃”協議中的一段關鍵密文:“…‘鑰石’非石,乃‘意識之極’…‘回響’非聲,乃‘規則之痕’…‘循環’之鑰,在於‘觀測’之悖論…”
這段文字極其晦澀,卻仿佛一道閃電,劈開了沉重的迷霧!“意識之極”?“規則之痕”?“觀測悖論”?林凡反複咀嚼著這幾個詞,體內的“星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著。徐婉也閉目凝神,試圖從精神層麵感知其含義。突然,兩人幾乎同時睜開眼睛看向對方,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比的震驚和一絲恍然!“我好像有點明白了,”林凡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伊莎一直強調意識的重要性…‘先驅者’未能突破規則壁壘,或許不是因為力量不足,而是因為認知方式的錯誤?”“規則不是用來對抗的,”徐婉輕聲接話,眼中閃爍著領悟的光芒,“它更像是一種需要去‘理解’和‘共鳴’的語言…而意識,或許是翻譯和理解這種語言的唯一工具?”“觀測悖論…”陳雪迅速調取量子物理數據庫,“在量子層麵,觀測行為本身會影響係統的狀態…難道在規則層麵,也存在某種類似的效應?強大的、高度凝聚的意識,能夠影響甚至定義規則?”
這個想法太過顛覆,也太過震撼。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人類進化的方向,或許不僅僅是積累能量,更是提升意識的“維度”和“純度”,從而獲得與宇宙底層規則“對話”甚至“協商”的資格?而“鑰石”,或許並非一件實物,而是某種意識達到某種極致境界後的狀態?或者是一個能極大提升集體意識共鳴的媒介?“虛空回響”,或許就是當前規則體係被徹底“汙染”和“覆蓋”後留下的、舊的規則印記的“殘響”?而打破“循環”的關鍵,或許就在於能否在“虛空回響”徹底覆蓋一切之前,通過提升集體意識,形成足夠強大的“新規則觀測”,從而改寫結局?這一切還隻是初步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推論,但卻為絕望中的探索,指明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直指核心的方向!希望的火花,第一次不是來自於更強大的武器,而是來自於對自身意識潛力的重新認知。
然而,這條道路比製造任何武器都更加艱難和渺茫。深海的咆哮和星空的低語,不會給人類太多時間去驗證這個驚天的猜想。生存的倒計時,依舊在滴答作響。
當“黎明堡壘”在亞洲大陸的冰原上艱難前行時,全球其他幸存的人類力量也並未坐以待斃。儘管通訊時斷時續,環境惡劣,但通過殘存的海底光纜、高頻激光通訊、以及冒險的信使飛行,一個脆弱的、非正式的全球信息共享網絡正在緩慢形成。
北美聯合體由前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幸存勢力組成)的幾個主要避難所,依靠其強大的傳統科技底蘊和依然部分運行的太空監測網絡,同樣觀測到了深空的規則異常。他們的科學家傾向於用“高維空間結構畸變”和“物理常數漂移”來解釋,雖與“規則標識”理論表述不同,但指向了同一威脅。他們專注於發展高能粒子束武器和空間扭曲探測技術,試圖“縫合”或“抵消”空間異常。
歐洲聯盟的殘餘科研力量則分散在幾個地下掩體中,他們更注重理論模型構建和信息解密。憑借在粒子物理和哲學領域的深厚積累,他們獨立提出了“現實結構穩定性衰減”的假說,並開始嘗試用量子計算機模擬規則汙染的可能影響。他們與“黎明堡壘”的研究方向有諸多互補之處,偶爾通過加密數據包交換一些非核心的發現,但進程緩慢且充滿猜疑。
俄羅斯的遠東和北冰洋基地,憑借其強大的核動力破冰船隊和深海探索經驗,是最早遭遇並報告太平洋深海異常的另一方。他們遭遇了與“黎明堡壘”類似的增生體攻擊,損失慘重。他們的應對方式更為直接,傾向於使用大當量熱核武器對深海異常區域進行“淨化”,但效果似乎並不理想,反而有加劇跡象。近期,他們開始通過秘密渠道向“黎明堡壘”請求有關規則級防禦的技術谘詢。
此外,位於南太平洋、印度洋和非洲的一些相對孤立的幸存者據點,也報告了不同程度的海洋生態異常和局部氣候規則紊亂現象。一個基於共享生存情報的鬆散“太平洋沿岸警戒同盟”正在醞釀之中。
山嶽指揮官和他的參謀部深知,麵對這種全球性、規則級的威脅,任何單一勢力都無法獨善其身。通過有限的渠道,“黎明堡壘”正謹慎地向外界共享部分非核心的威脅評估如深海增生體的基本特性、星空異常擴散的速率),並呼籲建立更正式的、針對規則級威脅的全球聯合研究框架。然而,猜忌、資源匱乏、通訊困難以及舊時代的政治隔閡,嚴重阻礙著真正意義上全球統一戰線的形成。人類文明,正以一種笨拙而低效的方式,試圖協調起分散的力量,共同麵對這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時間,是所有人共同的敵人。
喜歡腫瘤進化,我在末世開腦域請大家收藏:()腫瘤進化,我在末世開腦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