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的昏迷,以及深海隨之發動的、旨在將地球徹底轉化為規則深淵的全麵反撲,將戰爭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殘酷階段。天空被扭曲的光線染成病態的昏黃,規則背景場的持續惡化讓未受保護者心智搖搖欲墜。全球各地剛剛點燃的、星火般的次級遺跡,在恐怖聚合體的同步衝擊下風雨飄搖,人類艱難構築的防線承受著巨大壓力。
然而,在這至暗時刻,真正的轉機並非來自外部戰場,而是源於林凡那深陷昏迷的意識深處。
他並非靜止不動。監測儀器上那組異常而規律的尖峰脈衝,揭示了一場外人無法想象的、凶險無比的意識風暴。他的“星雲”以前所未有的強度運轉著,並非在計算,而是在搏鬥——與那些來自“源初坐標”的、瘋狂而絕望的信息碎片搏鬥。
這些碎片,經過徐婉不惜代價的光輝之力護持與“神遊儀”的後續數據分析,其本質逐漸被勘探署所理解。它們並非簡單的記憶或數據,而是某個難以想象的、超越了當前宇宙規則框架的古老存在,在其最終被“蝕暗”吞噬、汙染、同化的崩潰瞬間,其極致的痛苦、悔恨、瘋狂以及對後來者的扭曲警告,被以一種極其慘烈的方式烙印在了規則的最底層,如同用燒紅的鐵烙刻在靈魂上的疤痕。
這烙印本身,就是其最後的存在證明,也是其最終的瘋狂。它並非上個文明的遺產,而是上一個“受害者”臨終前慘烈的尖叫,其信息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汙染性和破壞力,足以讓任何接觸者的意識崩潰。林凡之所以能短暫承受並帶回碎片,全靠伊莎碎片帶來的規則親和性、“星雲”的極致算力以及徐婉的拚死護持。
此刻,在他的意識海中,林凡正引導著“星雲”的力量,並非去“解讀”這些碎片,而是去剝離、解析那瘋狂外衣下,可能隱藏的、關於“蝕暗”本質及其弱點的真實信息,以及那條“歸零之路”背後可能存在的、一線危險的生機。這過程如同在滔天海嘯中打撈一枚特定的繡花針,稍有不慎,便會被瘋狂的洪流徹底吞沒。
徐婉緊緊握著他的手,純淨的光輝之力如同纖細卻堅韌的纜繩,牢牢係住林凡在風暴中飄搖的意識核心,為他提供著唯一的支點。她能感受到林凡意識中傳來的劇烈痛苦與掙紮,臉色蒼白如紙,卻毫不動搖。
就在全球戰局最為吃緊,多處次級遺跡即將熄滅的刹那——
林凡緊閉的眼皮下,眼球劇烈轉動!監測儀器上的脈衝頻率陡然飆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峰值,隨後又猛地歸於一種奇異的、深沉的平靜。
林凡的意識在瘋狂的邊緣掙紮,最終傳遞回指揮中心的,並非任何可以言說的語言或圖像。那是一股高度凝練、幾乎將規則本質壓縮到極致的信息洪流,如同宇宙誕生之初的原始脈衝,直接烙印在“神遊儀”的接收矩陣和徐婉與之共鳴的感知中。
陳雪和她的團隊第一時間撲向了解析終端。數據流被艱難地展開、還原,呈現在主屏幕上的,是一係列令人目眩的、交織著複雜能量簽名與多維拓撲結構的規則標識圖譜。
首先被解析出的,是一組精確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頻率與空間坐標的複合標識。它們如同黑暗中的燈塔,清晰地指向了深海聚合體龐大網絡中,那幾個最為關鍵的、負責協調全局規則同步與汙染放大的核心節點。其精確程度遠超人類以往任何探測手段所能達到的極限,仿佛繪製這張圖譜的存在,曾親手搭建或徹底剖析過這個恐怖網絡的每一個齒輪。
緊隨其後的,是數段極其詭異、充滿了不和諧波動的規則編碼序列。它們並非旨在毀滅或破壞的能量武器,其結構更接近於一種…惡意的邏輯悖論或信息層麵的病毒。分析顯示,這些編碼能夠精準地嵌入聚合體的同步信號中,引發連鎖性的規則混亂與失諧,如同將一把沙子撒入最精密的齒輪組,能有效撕裂它們的協同,大幅削弱其汙染場的共振強度。
第三部分信息則是一張極其複雜的、動態的網絡構建示意圖。它詳細描繪了如何利用全球現存的所有“守望塔”及已被激活的次級遺跡作為節點,通過調整其輸出頻率和相位,相互耦合,編織成一個臨時的、覆蓋全球的協同乾擾場。這個網絡並非堅不可摧的盾牌,它的目的並非完全抵擋攻擊,而是像一個巨大的、無形的緩衝墊,最大程度地遲滯、偏轉和耗散深海聚合體那同步一致的恐怖攻勢,為各地防線爭取到至關重要的喘息之機。
而最後,在所有技術性信息的末尾,附著著一小段獨立且極其強烈的意識印記,它並非圖譜,更像是一聲用儘最後力氣發出的、跨越了無儘時空的呐喊,被轉化為冰冷的文字,帶著令人心悸的絕望,顯示在屏幕下方:
警告:“歸零之路”…非解脫之路…乃…同化之路…“靜默核心”即為…最終吞噬之口…不可接近!不可探尋!重複警告!不可接近!不可探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信息傳輸完畢,林凡再次陷入深度昏迷,仿佛剛才的爆發耗儘了他全部的心力。
指揮部內一片死寂,隨即爆發出難以置信的驚呼!
“他…他做到了!他從那些瘋狂碎片裡剝離出了有用的東西!”陳雪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
“立刻!分析這些數據!驗證可行性!”山嶽指揮官反應極快,聲音斬釘截鐵,“全球所有單位!最高戰備!準備執行‘乾擾’協議!”
全球遺跡聯合勘探署的數據破譯部和技術複現部以最高效率運轉起來。林凡提供的“乾擾編碼”和“網絡示意圖”雖然複雜超前,但其底層邏輯與人類正在研究的遺跡規則技術一脈相承,並非完全無法理解。
數小時後,初步驗證完成:方案可行!
命令下達。全球所有尚在運作的“守望塔”和次級遺跡點,接到了統一的指令:暫停一切其他功能,將能量輸出調整到特定頻率,按照林凡提供的示意圖,將其規則力場向外延伸、交織,嘗試構建一個覆蓋全球的、簡陋卻有效的協同乾擾網絡!
徐婉強忍著虛弱,將自身光輝之力提升到極致,作為整個網絡的“頻率校準基準”和“強心劑”,通過遠程連接注入幾個關鍵的主塔節點。
昆侖主塔的光芒不再追求穩定的淨化與擴張,而是以一種生澀卻堅定的節奏開始脈衝,如同一位古老的心臟起搏器被強行激活,每一次搏動都向外輻射出帶著特定乾擾編碼的規則漣漪,其覆蓋範圍收縮,卻更具穿透性和破壞性,精準地瞄準了深海聚合體網絡的一個關鍵共振節點。
北美“基石之城”控製的“鍛爐”遺跡,其晶體穹頂發出的不再是鍛造穩定的轟鳴,而是斷斷續續、高亢刺耳的震波,如同一個巨大的、失控的音叉,以其特有的頻率瘋狂敲擊著另一個規則節點,打亂著其周邊的能量協調。
歐洲的“心鑰”祭壇,散發出的意識屏障不再追求絕對過濾,而是開始波動與扭曲,將深海的精神低語切割、打碎、重組為毫無意義的雜亂噪音,嚴重乾擾著聚合體之間的意識同步。
俄羅斯的“鐵幕”堡壘產生的規則引力場,則開始了極不規則的顫動與渦旋,時而將汙染的洪流偏轉推開,時而又產生詭異的吸力,將部分能量吸入內部引發小規模的規則殉爆,以自損的方式破壞著敵人攻勢的連貫性。
……
全球各地,星星點點的遺跡之光,如同響應著同一個不屈的脈搏,開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閃爍、震蕩、轟鳴!它們輸出的不再是純粹的“守護”或“淨化”,而是充滿了攻擊性、破壞性、甚至自毀傾向的規則噪聲!
這些噪聲單獨來看,或許微不足道。但當它們按照林凡提供的圖譜,以特定的相位、頻率和強度相互耦合、疊加、共振時,奇跡發生了!
一張無形卻真實存在的、覆蓋了整個地球的協同乾擾場,被艱難地編織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