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北京。
校園裡的梧桐樹已經枝繁葉茂,陽光透過葉片灑下斑駁的光點。宋玖重新回到了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節奏驟然放緩,不再有淩晨收工的疲憊,不再有時刻待命的緊張,也不再需要時刻舉著相機捕捉瞬息萬變的瞬間。
但她發現自己很難完全回到過去那種純粹的學生狀態了。坐在教室裡,聽著老師講解教育學原理,她的手指會無意識地模擬調整相機參數的動作;看到窗外光線變化,她會下意識地思考構圖和角度;甚至走在校園裡,看到同學們三五成群、嬉笑打鬨,她也會恍惚間想起劇組片場那些熱鬨而充滿生命力的花絮。
父母顯然也察覺到了她的變化。周末回家吃飯,宋媽媽看著她明顯瘦了些卻更顯精神的臉,欲言又止了好幾次,終於還是沒忍住:“小玖,過年那會兒你在劇組忙,我們沒多說什麼。但現在戲也拍完了…你真的打算以後就乾這個了?跑來跑去,沒個穩定…”
宋玖夾菜的動作頓了一下,沉默了幾秒,然後抬起頭,看著母親,聲音不高但很清晰:“我很喜歡。”
宋爸爸在一旁看著報紙,聞言抬眼看了看女兒,又看了看妻子,輕輕咳了一聲,打圓場道:“孩子喜歡就讓她試試嘛,年輕多闖闖沒壞處。吃飯吃飯。”他不再勸她,用沉默默許了她的選擇。宋媽媽歎了口氣,沒再繼續說下去,隻是往宋玖碗裡多夾了幾塊肉。
趙佳也回到了學校,但她和宋玖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路。用她自己的話說:“體驗過一次就夠了!近距離追星太累了,還是當個快樂的屏幕粉比較香!”她很快重新投入了逛街、八卦、琢磨畢業去哪家會計師事務所實習的大學生活。
課堂間隙,宋玖會不自覺地拿出手機,瀏覽起攝影論壇或行業資訊網站,關注著最新的設備動態和劇照師們的經驗分享。她偶爾也會拿起相機在校園裡拍攝,記錄下課間的喧鬨、圖書館的靜謐、運動場上的汗水,但總覺得這些畫麵缺少了某種她在劇組時熟悉的、灼熱的光芒。
室友們好奇,圍著她打聽劇組明星的八卦和光鮮生活。宋玖隻是搖搖頭,回答得簡單至極:“挺忙的,學到了很多。”便不再多談細節。她更多的時間是默默坐在電腦前,整理著硬盤裡《青雲誌》期間拍攝的海量照片,按照時間、場景、內容仔細分類歸檔,這些既是珍貴的回憶,更是她學習和複盤的重要資料。
不久後,濤哥打來了第一個電話。北京有一個短暫的商務活動,需要她跟一下,主要負責生活助理的瑣事,順便拍點現場花絮。
“時間有點緊,後天下午,能協調嗎?”濤哥在電話那頭問。
宋玖平靜地查了一下課表:“可以。我會向輔導員請假。”
活動當天,宋玖準時出現在現場。她穿著簡單的t恤牛仔褲,雙肩包裡裝著相機、電腦、備用電池、內存卡、充電寶、紙巾、小風扇、以及傅詩淇習慣喝的那個牌子的礦泉水。她的表情依舊平靜,但眼神銳利,時刻關注著流程和傅詩淇的狀態,遞水、提醒時間、配合品牌方需求,一切做得有條不紊,甚至比在劇組時更顯沉穩。
短短一兩周不見,濤哥沒想到她能這麼快就無縫切換回工作狀態,而且似乎比之前更乾練了些。傅詩淇也注意到了,休息間隙對她笑了笑,低聲說了句:“狀態不錯。”
活動結束後的車上,濤哥和傅詩淇閒聊著接下來的安排。宋玖安靜地坐在後排,看著窗外北京傍晚的車流,不知在想些什麼。
先把傅詩淇送回酒店,宋玖和濤哥也下了車。回到臨時租用的酒店房間處理後續工作,宋玖立刻打開電腦,導出照片和視頻,開始後期處理。濤哥則在一旁和傅詩淇溝通確認第二天的工作細節。
看著宋玖專注地對著屏幕,濤哥隨口問了句:“小玖,這些圖不急,你回學校弄也行啊?背著這麼重的電腦跑來跑去不累嗎?”
宋玖手上的動作沒停,眼睛依舊盯著屏幕,沉默了一下才回答:“不方便。”
濤哥愣了一下,沒立刻反應過來。
倒是傅詩淇先明白了,他笑了笑,語氣帶著點讚賞:“小玖是擔心在宿舍修圖,人多眼雜,萬一不小心把未公開的物料泄露出去就麻煩了吧?想得真周到。”
宋玖敲擊鍵盤的手指幾不可查地頓了一下,然後低低地“嗯”了一聲,繼續專注於眼前的修圖工作,仿佛剛才隻是說了句再平常不過的話。
濤哥這才恍然大悟,拍了拍腦袋:“哎喲!你看我這腦子!還是你細心!”他這才真正意識到,眼前這個沉默的姑娘,不僅僅是在認真乾活,她已經開始用行業內的專業標準和思維來要求自己了。這種下意識的保密意識,比很多老工作人員都強。
宋玖沒有回應他們的誇獎,隻是屏幕上的光影在她平靜的瞳孔裡快速閃爍。她設置了一個新的文件夾,加密,然後將今天所有的工作素材拖了進去。
喜歡靠近你多一點請大家收藏:()靠近你多一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