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種植角新芽萌趣農機國產化穩心
“家和院”的清晨總飄著玉米粥的綿香。母親站在智能灶台前,正用長勺輕輕攪動鍋裡的粥——粥裡摻了去年留存的陳玉米碎,熬得格外濃稠,還臥了個荷包蛋,是給要去學校照看種植角的小電準備的。“晴晴,快把寶寶的輔食碗拿過來,這碗玉米南瓜泥晾溫了,剛好給他們墊墊肚子。”母親回頭喊,目光落在爬爬墊上的雙胞胎身上,哥哥正抓著一片曬乾的玉米葉晃來晃去,妹妹則趴在旁邊,伸手去夠那片葉子,小嘴巴“咿呀”著,偶爾發出軟糯的笑聲。
蘇晚晴笑著走過去,拿起印著淺黃玉米圖案的輔食碗:“這倆小家夥今天沒鬨,比昨天乖多了。”她舀了一勺南瓜泥,小心地喂給妹妹,小家夥張嘴就含,小舌頭裹得飛快,還不忘伸手去抓蘇晚晴的手腕。哥哥見了,急得直拍爬爬墊,蘇晚晴連忙又喂了他一勺,才把小委屈壓下去。
“爸爸!爸爸!”小電背著書包從房間跑出來,書包上的玉米掛件晃個不停,“我們的種植角發芽啦!王老師昨天拍了照片發群裡,芽芽比我的小拇指還長!今天我要去給它們澆水!”林凡剛洗漱完,手裡拿著智艙農機的國產化部件測試報告,摸了摸小電的頭:“這麼快就發芽了?中午爸爸去學校給你送水壺,順便看看咱們的小玉米苗。”小電眼睛一亮,咬了口母親遞來的玉米餅:“太好了!我要讓同學們都知道,這是西坡村的玉米種子,長得就是快!”
送小電去學校的路上,林凡繞到了村西的農機作業區。剛到路口,就看見強子帶著技術員圍著一台智能農機忙活,李叔拄著拐杖站在旁邊,臉上帶著點著急。“凡哥!您可來了!”強子揮手,“這台農機在北坡地作業時,坡度傳感器有點偏差,播種深度比設定的淺了半厘米,技術員正調呢。”
林凡走過去,蹲下身查看農機的操作屏——屏幕上顯示“坡度15°,播種深度2.5設定3)”。技術員解釋:“之前用進口部件時沒這問題,換成國產化液壓閥後,傳感器和閥的參數沒完全匹配,稍微調一下就好。”說著,他在操作屏上輸入新的參數,啟動農機試播了兩米,再挖開土查看,種子剛好埋在3厘米深的位置。李叔湊過去看了看,笑著說:“這國產化的部件真頂用!調完跟進口的一樣好使,還比進口的便宜,咱們再也不怕人家卡脖子了!”
林凡點點頭,拿出手機給研發總監打了電話:“傳感器和液壓閥的參數匹配問題解決了,後續量產時把這個參數預設進去,避免老鄉們自己調麻煩。另外,讓技術員多留幾天,幫老鄉們把所有農機都檢查一遍,確保秋收時不出岔子。”研發總監連忙答應:“放心,我這就安排,保證每台農機都調好。”
處理完農機的事,林凡去鎮上的照相館取雙胞胎的百天照。剛進門,老板就笑著遞過相冊:“林先生,您家寶寶的照片太可愛了,尤其是穿玉米連體服那張,好多顧客都問在哪買的衣服呢。”林凡翻開相冊,裡麵的雙胞胎或笑或鬨,有一張是哥哥抓著玉米玩偶,妹妹靠在他身邊,眼睛彎成了月牙,格外溫馨。他選了幾張放大的照片,打算貼在客廳的照片牆上,再給母親和蘇晚晴各裝一本小相冊。
中午,林凡提著水壺去小電的學校。操場上,十幾個孩子圍著小小的種植角,小電正拿著水壺給玉米苗澆水,動作小心翼翼的,生怕澆多了。“爸爸!你看這芽芽!”小電看見林凡,興奮地拉著他的手,“王老師說,再過兩周就能長到膝蓋高了,秋天就能結玉米棒了!”林凡蹲下身,摸了摸嫩綠的芽尖:“長得真好,咱們好好照顧,秋天肯定能收獲。”旁邊的同學湊過來說:“林小電,你爸爸是不是種玉米的專家呀?這玉米苗長得比彆的班的都好!”小電驕傲地說:“我爸爸是幫老鄉們種玉米的,他有智能農機,可厲害呢!”
下午,林凡回到西坡村,蘇晚晴正在“媽媽課堂”給老鄉們講嬰幼兒輔食添加的知識。活動室裡,十幾個寶媽圍著蘇晚晴,手裡拿著筆記本,認真地記著。“玉米泥要從稀到稠,剛開始每次喂一兩勺,觀察寶寶有沒有過敏。”蘇晚晴邊說邊演示,母親在旁邊幫忙遞玉米粉,“咱們村的玉米粉細,做輔食最合適,比城裡買的還健康。”張嬸舉手問:“蘇妹子,寶寶七個月能吃玉米粥嗎?”蘇晚晴點頭:“能,煮得稀一點,把米粒煮開花,再加點南瓜泥,營養更全麵。”
傍晚回到“家和院”,小電興奮地講著學校的事:“今天同學們都羨慕咱們的玉米苗,王老師還讓我下周給大家講怎麼種玉米呢!”母親端上晚飯——玉米排骨湯、炒青菜、玉米發糕,還有剛榨的玉米汁。大家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聊。李叔打來電話,說他用農機種的兩畝玉米,出苗率比去年高了不少,特意來道謝。林凡笑著說:“這是咱們自己的農機,好用就多推廣,讓更多老鄉用上。”
飯後,林凡和蘇晚晴坐在院子裡的藤椅上,看著雙胞胎在爬爬墊上玩——哥哥抓著玉米穗玩偶,妹妹則跟著哥哥爬,偶爾停下來,對著星空“咿呀”幾聲。小電靠在他們身邊,手裡拿著畫筆,在日記本上畫今天看到的玉米苗,還在旁邊寫了“加油長”三個字。遠處的農機作業區,燈光還亮著,技術員們還在幫老鄉們檢查農機,為秋收做準備。
“你看,”蘇晚晴輕聲說,“小電的玉米苗發芽了,農機的問題也解決了,咱們的日子,真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好裡走。”林凡握緊她的手,目光望向星空:“是啊,不管是孩子的小種植角,還是老鄉們的大農機,隻要咱們用心做,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以後,咱們自己的技術越來越強,再也不怕彆人卡脖子,老鄉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紅火。”
夜色漸深,“家和院”的燈光暖得像一團火,映著院子裡晾曬的玉米穗,映著一家人的歡聲笑語。林凡知道,這平凡又溫暖的日子,就是他努力的意義——守著家,帶著鄉,讓實業紮根土地,讓幸福長在身邊。
喜歡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請大家收藏:()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