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年貨運送暖鄉途,技協民生穩年關
2029年1月18日周一)的江蘇常州,禦景園6幢1601的晨光裹著八寶粥的甜香——媽媽正和蘇晚晴貼春聯,剛滿一歲的小電扶著茶幾,攥著張“福”字貼紙,突然含糊又清晰地蹦出“年、年”兩個字;林凡蹲在旁邊幫著遞膠帶,爺爺坐在沙發上翻日曆:“再過一周就除夕了,雪村的老戰友還等著咱們寄的臘腸呢。”林小雨趴在旁邊改宣傳畫稿,捏著平板湊過來:“哥,鄉運物流的張經理說,要畫‘機器人送年貨’的圖,我畫了輛冷鏈車停在村口,可怎麼把‘雪路配送+年貨精準到戶’畫出來?總不能畫機器人挨家挨戶敲門吧?”
“在冷鏈車旁畫輛小配送機器人,車鬥裡畫臘腸、蘋果、凍梨,標‘精準到戶’,機器人輪子畫防滑紋標‘雪路通行’,旁邊畫王大爺接年貨的卡通,手裡舉著‘年到’的小旗,既貼年關場景又顯最後一公裡解決了。”林凡剛教完小雨,手機響了,強子的聲音裹著風雪的急:“凡子,雪村、果村的年貨全堵在路上!鄉運的冷鏈車到了鎮裡,雪後路滑進不了村——三輪車陷進雪窩,凍梨撒了一地;智農腦的測產數據沒跟物流對接,果村多裝了50箱蘋果,雪村少了30份臘腸,下周五就是小年,再送不到村民過年沒年貨!”
“晚晴,我跟強子去鎮裡盯配送——他帶靈行改機器人,我去對接物流數據;小雨的畫稿你幫著改,年關的年貨耽誤不起,得讓村民踏實過年。”林凡幫小電把“福”字貼在冰箱上,小家夥又喊了聲“年”,爺爺笑著摸他的頭:“快去,早送完年貨,咱們也能安心貼春聯。”媽媽把剛熱的糖糕遞過來:“去吧,小電有我呢,剛拿著糖糕追著你喊‘吃’,糕揣著,路上抗餓。”
上午9點,林凡和強子趕到西北鎮的物流中轉站——院子裡堆著小山似的年貨:果村的蘋果箱、雪村的臘腸包、城裡寄的春聯福字,鄉運的張經理急得直搓手:“林總,鎮到村就3裡地,雪壓得路滑,三輪車跑一趟陷兩回,昨天撒了20斤凍梨,村民雖沒說啥,我心裡不是滋味。”
第一步“改裝配送機器人,破雪路難題”,周一1.18)上午——強子立馬給靈行機器人的張總打電話,讓他帶著3台巡檢機器人來中轉站:“把巡檢機器人的監測儀拆了,裝個20升的小貨鬥,輪子換‘雪地防滑履帶’——咱們給光儲站做的防滑橡膠,剪兩塊貼在履帶上,雪路通過率能到95。”
11點,張總帶著機器人趕到,強子和工程師當場改裝:拆監測儀、裝貨鬥、貼防滑橡膠,1小時就改出第一台“年貨配送機器人”。強子坐進駕駛室試路——機器人順著雪路跑,履帶壓過積雪沒打滑,遇到小坡還能自動調扭矩,3裡地隻跑了15分鐘,穩穩停在雪村張大爺家門口。張大爺捧著送上門的臘腸,凍紅的眼尾泛濕:“往年得拄著拐棍去鎮裡背,今年機器人送上門,這年過得踏實!”
同一時間,林凡在中轉站對接數據——智農腦的李工帶著筆記本電腦趕來,ai測產數據和鄉運的物流單對不上:“果村實際有120箱蘋果,物流隻派了70箱;雪村要80份臘腸,物流隻裝了50份,是數據沒同步。”林凡讓李工把ai測產係統和鄉運的物流後台連起來:“加個‘數據實時同步’模塊——測產多少箱,物流就派多少車,再留10備用量,防止撒漏。”12點半,係統對接完成,果村的補運車立馬裝貨出發。
第二步“批量改裝+數據優化”,周二1.19)到周三1.20)——強子帶著工程師,兩天改了20台配送機器人:給每台加了“恒溫貨鬥”裝凍梨、臘腸用,5c保冷),還貼了小雨畫的“福”字貼紙;靈行的張總當場拍板:“以後年關就給鄉運改配送機器人,用你們的防滑履帶和光儲電池,穩!”
周三下午,林凡和智農腦、鄉運定了“年貨配送標準”:每個村設1個“年貨中轉點”,機器人送上門,行動不便的老人由村支書代收;數據同步加“短信提醒”——果農、村民能收到“年貨已出發”“預計1小時到”的短信,不用蹲在村口等。鄉運的張經理笑著說:“你們這標準,比城裡的快遞還貼心,明年全按這來!”
第三步“全流程測試+年關保障”,周四1.21)到周五1.22)——周四上午,林凡跟著機器人跑了雪村、果村全程:7點,冷鏈車到鎮裡;7點半,機器人裝貨出發;8點15分,雪村王嬸收到蘋果;8點40分,果村李叔收到臘腸;9點,所有年貨送完,村民的短信全收到。王嬸拉著林凡的手,非要塞袋凍梨:“林總,嘗嘗咱村的年禮,不是你們,這梨過年都送不到家。”
周五上午,30個村的“年貨配送協議”簽完——鄉運訂了20台改裝機器人年關專用),智農腦的ai數據係統全對接,銳芯微的芯片裝在機器人上,20c供電穩得很。周彤拿著協議笑:“這單雖沒賺大錢,但30個村的村民記著咱們的好,比啥都值。”
晚上回家,客廳裡年味濃——春聯貼好了,窗花剪好了,媽媽燉著排骨,爺爺在教小電說“過年好”;強子帶著張總、李工來吃“小年飯”,張總給小電帶了個機器人形狀的燈籠,小家夥抱著燈籠喊“年、燈”;小雨舉著剛畫的“機器人送年貨”終稿,上麵的雪村、果村掛著紅燈籠,機器人貼滿“福”字,小電的卡通舉著燈籠跑。
林凡喝著熱湯,看著滿屋子的暖——雪路上的機器人不打滑了,年貨數據不弄錯了,村民的短信收到了,這些細碎的暖,比任何訂單都踏實。他摸了摸小電的頭,突然懂了:所謂的技術,從來不是冰冷的參數,是能讓遠方的人在年關收到熱乎的年貨,讓身邊的人笑著團聚,這樣的年,才是真的穩、真的暖。
周末,雪村、果村的年貨全送完了——村民拍了機器人送年貨的視頻,發在村裡的群裡;小雨的宣傳畫貼在了30個村的中轉點;林凡帶著小電、蘇晚晴去給爺爺買新棉襖,路上飄著小雪,小電指著路邊的燈籠喊“年、亮”。年味裹著雪香,像極了此刻的日子——暖融融的,滿是年關的踏實和盼頭。
喜歡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請大家收藏:()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