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夏管滴灌破雙卡家企同心護禾肥
七月初的早飯桌飄著小米粥的香,母親把醃黃瓜擺上桌,父親剛咬了口饅頭,就皺起眉頭:“東河村的老陳昨天跟我說,玉米田的智能滴灌不對勁,早上澆水總斷,說是滴控研美股dky731)的遠程係統出了問題;還有李嬸,說玉米葉子上長黃斑,菌控研歐股jky926)的殺菌劑從40塊一瓶漲到95,還說‘鄉村訂單得等’——這玉米正長稈,缺了滴灌澆不透,黃斑病再擴散,稈就倒了!”
林凡剛給小電喂了口粥,手機就響了,強子的聲音混著水流聲傳來,透著焦頭爛額:“凡子!東河村的五套智能滴灌全停了!滴控研遠程鎖了流量模塊,說‘年度校準費沒交’,續交4500塊一套才解鎖;菌控研的殺菌劑也斷供,老鄉們的噴霧器都空著,剛查了,是玉米大斑病,再不打藥,三五天就全田染!我讓老周師傅拆了模塊,想手動調流量,可缺個適配的電磁閥芯,本地機械廠說沒樣件做不了!”
“強子你彆急,先找老周師傅拆個舊閥芯當樣件,送鎮上的興達機械廠,我讓眼鏡撥款加急做;我讓胖子查滴控研和菌控研的底,小雨跟周彤跑農業局要應急函,中午前準有信。”林凡掛了電話,蘇晚晴遞過他的防曬衣:“天熱,穿上彆曬傷,我裝了綠豆湯在保溫桶裡,你帶過去給老鄉們。小電我跟爸媽帶,你放心去。”
剛走到門口,林小雨背著工作包跑進來,額頭上還冒著汗:“哥!我剛從局裡查完檔案——滴控研去年給遼寧鄉村的滴灌校準全免費,就給咱這收4500;菌控研更黑,給印度的殺菌劑才8歐元,合人民幣63,比咱這便宜32,還管送!李主任說滴灌和防病是夏管底線,這就批‘夏管應急保障函’,我跟周彤姐現在就去辦,二十五分鐘準拿到!”
“好,你把滴控研的校準合同、菌控研的海關定價截圖發我,我給強子傳過去,讓機械廠對樣件。”林凡拍了拍她的肩,轉身往村口走,剛拐過彎,就見胖子抱著閨女站在路邊,嬰兒提籃裡的小家夥正抓著個小噴壺玩。
“凡子,等會兒!”胖子快步追上來,晃了晃手機,“剛查完滴控研和菌控研的底——滴灌校準成本才300,賣4500;殺菌劑成本18,賣95,反壟斷證據全齊了,我發你和周彤了。對了,下周末我閨女滿月酒,你可彆忘,我媽都蒸好壽桃了!”
“錯不了!你趕緊帶閨女回去,太陽毒,彆曬著。”林凡擺了擺手,加快腳步往東河村趕——心裡穩了些,有胖子查證據,小雨跑政策,強子盯現場,再急的局也能捋順。
到東河村時,滴灌設備旁已經圍了不少老鄉。強子蹲在機子邊,老周師傅正用卡尺量舊閥芯:“強總,這閥芯直徑20毫米,閥芯杆長40毫米,興達機械廠說有現成的銅料,加急做5個,下午一點準好,就是得加1800塊加急費。”
老陳湊過來說:“強總,加錢也得做啊!我那六畝玉米,昨天手動澆水澆了一下午,才澆透半畝,再等兩天,玉米稈就蔫了;黃斑病也急,我家三畝地已經有兩壟長斑了,再不打藥就完了!”
“陳叔放心,下午閥芯準到,殺菌劑也能到,誤不了澆地打藥。”強子抬頭看見林凡,站起來迎過去,“凡子,菌控研的殺菌劑,我聯係了本地的惠民藥廠,他們說有相似配方,能加急生產,樣品已經在做了,成本能壓到40塊以內。”
“好,你盯著閥芯和代工,我讓周彤催下應急函,投資部那邊也得盯緊。”林凡掏出手機打給孫浩,“孫浩,滴控研的關聯股‘農滴科技ndk731)’盤口怎麼樣?黑石有沒有動作?”
孫浩的聲音透著緊張:“凡哥,黑石開盤就砸,從18.6元跌到17.2元,成交量是平時的三倍,肯定是跟滴控研串通好的,想借‘滴灌卡殼’割小散。張磊已經加了殺菌劑期貨的空單,還聯係了農藥商,要是代工沒做好,能臨時調一批應急藥。”
“黑石砸多少接多少,成本控製在17元,等小雨的應急函。”林凡掛了電話,剛要給周彤發消息,她的微信就彈了進來——“應急函批了!農業局聯合農技站去了滴控研、菌控研分公司,他們服軟了,滴控研下午就發解鎖碼,菌控研按40塊原價發貨,還賠老鄉2200塊誤工費!”
孫浩那邊立馬行動,掛出萬股買單,“農滴科技”的股價瞬間反彈,17.5元、18元、18.8元,黑石的護盤單撐不住,止損離場。“凡哥,接了5200萬股,賺了936萬!張磊那邊期貨賺了464萬,剛好補老鄉的閥芯加急費和殺菌劑差價,還剩1400萬投滴灌配件和殺菌劑研發!”
下午一點,興達機械廠的師傅送來了閥芯,老周師傅當場裝上——滴灌管裡的水均勻地滲進土裡,玉米根旁的土慢慢變濕,老鄉們爆發出歡呼。沒多久,滴控研的解鎖碼傳到強子手機上,菌控研的送藥車也到了,40塊一瓶,惠民藥廠的代工殺菌劑也送了樣,強子讓老鄉們對著黃斑葉噴,老陳蹲在田邊看:“噴完這藥,葉子就亮了,去年我家玉米就是這麼救回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晚晴帶著小電和父母過來,手裡提著保溫桶:“給你們送午飯,媽做的炸醬麵,涼了就不好吃了。爸剛去西坡村看了,那邊的滴灌也修好了,老鄉們都在澆水呢。”林凡接過碗,麵條裹著炸醬,香得很——這是家裡的味道,也是踏實的味道。
下午回公司時,猴子帶著新招的機械工程師和化工工程師在會議室等著,手裡拿著圖紙:“強哥,這是優化後的滴灌閥芯圖紙,加了防腐塗層,比滴控研的耐用兩倍,興達機械廠說能批量生產;殺菌劑的配方也調試好了,惠民藥廠說下周就能建生產線,以後咱自己生產,成本還能再降5。”
眼鏡推了推眼鏡,拿出一張報表:“二季度的研發預算還剩900萬,我跟周彤商量了,投強子的智能滴灌升級項目,以後滴灌模塊能通用,不用再看滴控研的臉色。新招的工程師下周一培訓,強子當主講,老周師傅當技術指導。”
林小雨坐在旁邊,手裡翻著夏管計劃表,眼睛亮著:“哥!李主任說我這次應急快,讓我負責全縣的滴灌設備巡檢,每周去各村看一次,有問題當場解決,不用再等彙報!”蘇晚晴笑著給她夾了塊西瓜:“小雨越來越能乾了,以後就是老鄉們的‘滴灌管家’了。”
周三晚上,公司食堂加了菜,大夥圍坐在一張大桌旁吃飯。強子聊著眼下的夏管計劃,說要在周邊村再裝十套自主研發的滴灌;胖子抱著閨女,跟大家約滿月酒的時間;孫浩和張磊聊下周的股市,說要盯一波玉米概念股;父親和老周師傅坐在角落,聊著手藝傳承,說要教新工程師修農機;小電趴在林凡懷裡,手裡攥著個滴灌模型,時不時舉起來給大家看。
食堂的燈暖黃,映著每個人的笑臉。蘇晚晴靠在林凡身邊,輕聲說:“今天沒跑現場,沒盯盤,就跟大夥一起吃飯聊天,反而覺得心裡最穩。”林凡望著桌上的人,又想起白天田裡的玉米苗——綠油油的稈,透著勁,像極了眼前這群人,擰成一股繩,護著一季的收成,也護著彼此的盼頭。
晚風從食堂窗戶吹進來,帶著外麵的玉米香。林凡忽然明白,所謂的家企同心,從不是一句空話——是父母的牽掛,是妻子的支持,是兄弟的幫襯,是同事的乾勁,是老鄉的信任,這些湊在一起,就沒有跨不過的坎,沒有護不住的禾苗,更沒有盼不來的好收成。
喜歡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請大家收藏:()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