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夏管防倒破雙卡家企同心護穗肥
七月中旬的午後,玉米田的風裹著熱浪,吹得玉米葉沙沙響。林凡蹲在田埂上,手裡捏著根被風吹彎的玉米稈,父親站在旁邊,手裡拿著根竹竿:“這玉米剛抽穗,稈子還軟,再刮兩天大風就得倒!東河村老陳說,扶控研歐股fky937)的防倒伏支架從8塊一根漲到15,還說‘鄉村訂單湊夠200根才發貨’;還有追肥的事,追控研美股zky742)的智能追肥機昨晚還好好的,今早一啟動就鎖了,說‘數據服務費欠繳’,續交5500塊才解鎖——這穗期缺了肥不飽滿,倒了更是顆粒無收!”
林凡剛要起身,就見蘇晚晴騎著電動車過來,車筐裡放著保溫桶和草帽:“剛從媽那來,綠豆湯還涼著,你跟爸快喝點。眼鏡說投資部的應急資金已經劃出來了,強子那邊要是需要配件,隨時能撥款。”她看見彎掉的玉米稈,皺了皺眉:“是不是得趕緊裝支架?我聽老周師傅說,去年西坡村就因為沒裝支架,倒了半畝地,收成全完了。”
“嗯,追控研卡追肥,扶控研卡支架,都是穗期的命門。”林凡接過草帽,給父親戴上,“爸,您先帶老鄉們用竹竿臨時撐著,我去西坡村找強子,他那邊肯定也遇到了一樣的問題。”
剛騎上車,手機就響了,果然是強子,背景裡有追肥機的悶響:“凡子!西坡村的三台追肥機全被追控研鎖了!我讓老周師傅拆了遠程模塊,想手動調施肥量,可缺個流量傳感器,本地機械廠說沒樣件做不了;扶控研的支架也斷供,老鄉們的竹竿都快撐完了,剛又刮了陣小風,又倒了幾株!”
“強子你彆急,老周師傅先拆個舊傳感器當樣件,送鎮上的順達機械廠,我讓眼鏡加錢加急做;扶控研的支架,我聯係了本地的五金廠,他們說能按老款支架開模,不用扶控研的‘智能款’,成本能壓到8塊以內。”林凡掛了電話,就見林小雨的電動車從旁邊衝過來,工牌在胸前晃得響。
“哥!我剛從農業局跑回來,追控研的備案我查透了——他們去年給河北鄉村的追肥機服務費全免,就給咱這收5500;扶控研更黑,給巴西的支架才1歐元,合人民幣7.8,比咱這還便宜,還管送!李主任說穗期防倒追肥是紅線,這就批‘夏管防倒應急令’,我跟周彤姐現在就去辦,二十分鐘準拿到!”小雨遞過一張紙,上麵是她抄的兩家公司的定價對比,“你看,扶控研的支架成本才3塊,賣15,純坑人!”
“好,你跟周彤對接,拿到函就去追控研和扶控研的分公司,逼他們馬上發貨;我先去西坡村,跟強子彙合。”林凡把對比表拍下來發給胖子,“讓胖子查這兩家的成本單和海外合同,證據越實越好。”
到西坡村時,追肥機旁已經圍了不少老鄉。強子蹲在機子邊,老周師傅正用萬用表測舊傳感器:“強總,這傳感器輸出電壓5v,量程010in,順達機械廠說有現成的元件,加急做5個,下午兩點準好,就是得加2500塊加急費。”
老陳從東河村趕過來,手裡還攥著根斷了的竹竿:“強總,加錢也得做啊!我那十畝玉米,要是今天追不上肥,穗子就得癟一半;支架也急,竹竿撐不了幾天,再刮大風就全倒了!”
“陳叔放心,下午傳感器準到,支架也能到,誤不了追肥防倒。”強子抬頭看見林凡,站起來迎過去,“凡子,五金廠的王廠長我聯係好了,他說停了手裡的活,優先做支架,下午就能送樣,批量做成本7塊5,比扶控研的還便宜。”
“好,你盯著傳感器和支架,我讓周彤催下應急令,投資部那邊也得盯緊。”林凡掏出手機打給孫浩,“孫浩,追控研的關聯股‘農追科技nzy742)’盤口怎麼樣?黑石有沒有動作?”
孫浩的聲音透著緊張,背景裡有鍵盤聲:“凡哥,黑石開盤就砸,從21.2元跌到19.8元,成交量是平時的三倍,肯定是跟追控研串通好的,想借‘防倒恐慌’割小散。張磊已經加了防倒伏支架期貨的空單,還聯係了保險公司,要是玉米倒伏,能補老鄉一半損失。”
“黑石砸多少接多少,成本控製在19.5元,等小雨的應急令。”林凡掛了電話,剛要給周彤發消息,她的微信就彈了進來——應急令的照片,紅章醒目:“哥!函拿到了!追控研已經答應馬上發解鎖碼,還賠老鄉2000塊誤工費;扶控研那邊也服軟了,支架按8塊原價,現在就安排送貨車!”
幾乎同時,胖子的證據也發了過來——追控研的歐美服務合同全免費)、扶控研的原料成本單一根支架3塊)、海關報關記錄,一頁頁清清楚楚。孫浩立馬掛出萬股買單,“農追科技”的股價瞬間反彈,20.2元、20.8元、21.5元,黑石的護盤單撐不住,止損離場。“凡哥,接了6000萬股,賺了1200萬!張磊那邊期貨賺了800萬,剛好補老鄉的傳感器加急費和支架差價,還剩2000萬投追肥機傳感器和防倒伏支架研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下午兩點,順達機械廠的師傅送來了傳感器,老周師傅當場裝上——追肥機“嗡”地啟動,肥料均勻地撒在玉米根旁,老鄉們爆發出歡呼。沒多久,扶控研的支架送貨車也到了,8塊一根,五金廠的支架樣品也送了來,強子讓老鄉們試著裝,老陳拎著一根說:“這支架比扶控研的還結實!以後就用咱自己的,再也不受他們的氣!”
蘇晚晴帶著小電和父親過來,手裡提著保溫桶:“給你們送午飯,媽做的涼麵,天熱吃這個舒服。爸剛去東河村看了,那邊的追肥機也解鎖了,老鄉們都在裝支架呢。”林凡接過碗,涼麵裹著麻醬,清爽解膩,心裡踏實得很——這味道,是家裡的味道,也是安穩的味道。
下午回公司時,猴子帶著新招的機械工程師和材料工程師在會議室等著,手裡拿著圖紙:“強哥,這是優化後的傳感器圖紙,加了防塵塗層,比追控研的耐用三倍;防倒伏支架也改了設計,用的是本地的高強度鋼材,成本還能再降10,五金廠說下周就能批量生產。”
眼鏡推了推眼鏡,拿出一張報表:“二季度的研發預算還剩1000萬,我跟周彤商量了,投強子的智能追肥機升級項目,以後傳感器能通用,不用再看追控研的臉色;另外,計劃在周邊村建5個農機維修站,方便老鄉們隨時修設備。”
林小雨坐在旁邊,手裡翻著夏管巡檢表,眼睛亮著:“哥!李主任說我這次防倒應急做得好,讓我負責全縣的玉米穗期巡檢,每周去各村看一次,有問題當場協調,不用再等彙報!”蘇晚晴笑著給她遞了杯果汁:“小雨越來越能乾了,以後就是老鄉們的‘穗期管家’了。”
周末,公司組織了“夏管穗期總結會”,在西坡村的農機站舉行。老鄉們也來了,圍坐在院子裡,聽強子講後續的玉米管理要點,老周師傅演示新研發的傳感器怎麼裝,孫浩和張磊給老鄉們講怎麼用期貨對衝風險,眼鏡給大家算今年的收成預期。林凡和父親坐在角落,看著眼前的場景,父親說:“以前種莊稼靠天,現在有你們,靠技術靠人心,比啥都強。”
傍晚,林凡帶著家人和兄弟們在農機站吃晚飯,母親做的燉排骨、炒青菜擺了滿桌。小電趴在林凡懷裡,手裡攥著個小支架模型,嘴裡念叨“撐、倒不了”。蘇晚晴靠在林凡身邊,輕聲說:“今天沒跑現場,沒盯盤,就跟老鄉們一起聊收成,反而覺得心裡最穩。”
林凡望著院子裡的燈光,又望向遠處的玉米田,晚風拂過,玉米穗輕輕晃動,像在點頭。他忽然明白,所謂的夏管,不隻是管莊稼,更是管人心——是老鄉們的盼頭,是兄弟們的乾勁,是家人們的牽掛,這些湊在一起,就沒有跨不過的坎,沒有護不住的穗,更沒有盼不來的好收成。
夜色漸深,農機站的笑聲還在飄,飄向玉米田,飄向每個老鄉的心裡,也飄在星河彙每個人的心裡——家企同心,禾苗茁壯,這就是最踏實的日子。
喜歡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請大家收藏:()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