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都市資本深加工局預判破局促農富
八月初的周一上午,西坡村的玉米深加工廠房裡機器轟鳴。林凡牽著小電的手,站在透明觀光通道旁,看著金黃的玉米粒通過傳送帶進入粉碎機,轉眼變成細膩的玉米澱粉。強子穿著藍色工裝,指著旁邊的檢測屏笑:“凡哥,這是新上的全自動生產線,一小時能加工5噸玉米,澱粉純度99.5,昨天剛通過食品廠的驗收,訂單都排到秋收後了。”小電踮著腳,伸手去夠通道外的澱粉樣品,嘴裡念叨“玉米變粉,好吃”。
蘇晚晴舉著手機拍視頻,鏡頭裡的生產線整潔有序:“以前老鄉的玉米隻能賣原糧,一斤才一塊多,現在加工成澱粉,一斤能賣三塊五,翻了兩倍還多。李嬸昨天還說,要是早有這廠房,去年能多賺兩萬塊。”
突然,林凡的手機震動起來,孫浩的聲音帶著急促的電流聲:“凡哥!農加科技nj923)開盤就崩了!黑石聯合德意誌銀行亞洲、三井創投,一起砸了15億股,股價從73.6元跌到70.2元,成交量直接破160億!比您早上發的預判還狠,他們還在‘玉米深加工2312’期貨上加了10萬手多單,把價格從8200元噸拉到8500元,放消息說‘農加科技生產線故障,澱粉重金屬超標,多家食品廠退貨,賠償金額超4億’,咱的股票和期貨賬戶加起來浮虧5.2億了!”
林凡蹲下身,幫小電整理好歪掉的帽子,對蘇晚晴說:“你們先跟強子看生產線,我去公司盯一波,中午回來帶你們去吃鎮上的鐵鍋燉。”強子走過來,遞過一份檢測報告:“凡哥放心,昨天剛送了10份樣品去省食檢中心,重金屬含量0.001gkg,遠低於國家標準,退貨純屬瞎編!農加科技的張總今早還說,食品廠的預付款都到賬了,哪來的賠償糾紛。”
趕到公司時,投資部的多屏牆已被紅綠k線填滿。孫浩盯著屏幕,手指在鍵盤上敲得飛快:“凡哥!黑石又砸了12億股,股價跌到69.5元,還有十一家券商突然下調農加科技評級,從‘強烈推薦’調到‘持有’,理由是‘產品質量風險’,小散割肉單跟潮水似的,連三家食品基金都開始減倉了!”
林凡走到主控屏前,點開強子剛發來的實時生產視頻——畫麵裡,生產線的指示燈全是綠色,檢測員正用儀器測澱粉純度,屏幕上“99.5”的數字格外清晰,旁邊的訂單明細表寫著“某知名食品廠,預付款5000萬,交貨期8月10日”:“強子今早八點剛彙總完數據,農加科技的三條生產線零故障,產品合格率100,黑石說的‘4億賠償’是偽造的。小雨,農業局的‘農產品深加工升級補貼130億+質量認證補貼20億’文件,確認今天上午十一點發布嗎?是不是還附‘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報告’?”
電話那頭,林小雨的聲音帶著小跑的喘息,背景裡有農業局產業科的談話聲:“哥!我剛在農業局拿到文件,紅章蓋完了,十一點準時發,國檢中心的檢測報告十點十五分先在官網掛!黑石的人剛才還跟我要‘退貨清單’,我故意發了份三年前其他廠的舊清單,他們立馬就加倉空單了!”
“好,盯緊國檢中心的掛網時間,差一秒都跟我說。”林凡掛了電話,轉身對團隊說,“孫浩,立刻聯係‘省級農產品深加工基金’和八家食品國企,借65億股流通盤鎖倉,68元以下全接;分十三批掛單:70元掛13億,69.8元掛15億,69.5元掛20億,69元壓32億應急金——他們砸股票,咱接股票;砸期貨,咱對衝;砸債券,咱兜底,把深加工相關的資本盤全護住!”
“凡哥!69元壓32億?這要是真砸到這,咱股票端就得浮虧54億!”孫浩的手都在抖,“德意誌銀行亞洲還在暗盤找機構借券,想再砸11億股,要是借到了,咱的應急金可能真不夠!”
“借不到的,他們的資金鏈早繃不住了。”林凡點開胖子剛發的加密文件——裡麵是黑石45億資金的拆解明細,36億是年化58的過橋資金,明天上午九點必須還款,合同裡寫了“若產品質量認證達標則需提前10小時還款”,“張磊,期貨端加9.5萬手空單,點位8400元,再買5萬手看跌期權,行權價8300元,把他們的多單釘在高位;眼鏡,聯係三家國際食品認證機構ifs、brc、sqf),十點十五分同步發布‘農加科技產品符合國際標準’的報告,跟國檢中心的檢測打配合!”
十點十五分,股價跌到68.8元,黑石果然玩起了狠招——他們聯合的財經媒體突然放出“農加科技員工爆料:為降成本偷換原料,澱粉純度不達標”的假新聞,還配了張合成的原料堆放圖。市場恐慌情緒瞬間升級,連之前觀望的食品基金都開始掛賣單,“農加信用債05”價格也從101元跌到95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凡哥!不好了!”眼鏡拿著風險報告衝進來,“三井創投砸了9億麵值的‘農加信用債05’,還說‘農加科技無力償還設備貸款’,債市這邊也開始恐慌了!”
林凡卻笑了,指著屏幕上國檢中心的官網頁麵——檢測報告已置頂,標題“農加科技玉米澱粉質量合格,重金屬含量遠低於國家標準”格外醒目:“還有四十五分鐘,政策就發布了。孫浩,讓省級深加工基金在95元以下接‘農加信用債05’,每跌0.5元加3.5億;小雨,讓農業局提前二十五分鐘發政策預告,十點三十五分先掛‘農產品深加工補貼即將發布’的短訊!”
十點三十五分,農業局的政策預告刷爆金融圈,三家國際認證機構的報告也同步推送。觀望的資金瞬間倒戈,食品國企首先進場接盤,農加科技的股價從68.8元反彈到69.6元,“農加信用債05”價格從95元回彈到99元,黑石的最後11億股賣單被死死釘在69.2元,撤單按鈕變成灰色。
“凡哥!期貨爆了!”張磊猛地站起來,屏幕上“玉米深加工2312”直線跌到8300元,“黑石的10萬手多單爆倉了!咱的空單賺了3億,期權還浮盈2.7億!”
“還沒完。”林凡看了眼時間,“十點五十分,準備接黑石的割肉盤;十一點,政策一出來,直接拉漲停。”他對眼鏡說:“把應急金裡的32億全掛上,69.5元接剩下的股票賣單,債市再加7億麵值的‘農加信用債05’多單,十一點政策一發布,股票封漲停,債券拉回102元!”
十點五十分,黑石徹底慌了——他們的過橋資金方發來“最後四小時還款”的通牒,再不還款就要強製平倉。最後11億股賣單在69.5元被瞬間吃掉,“農加信用債05”的砸單也被清空,緊接著70元、70.5元的股票買單,100元、101元的債券買單洶湧進場,兩個市場同步衝高。
十一點整,農業局官網準時發布“農產品深加工升級補貼130億+質量認證補貼20億”的公告,明確提到“農加科技納入國家級農產品深加工示範企業,優先享受設備更新補貼”。十一點二十分,農加科技的漲停板80.96元)徹底封死,換手率僅0.3,買一隊列裡掛著70億股的封單;“農加信用債05”價格回彈到102.3元,黑石、德意誌銀行、三井的資金連撤單的機會都沒有,隻能眼睜睜看著“深加工恐慌”變成“深加工利好”。
孫浩盯著成交記錄,聲音都在發顫:“凡哥!咱這波接了62億股,成本均價69.1元,股票端浮盈74.52億!債市賺了3.8億,期貨和期權賺了8.2億,加起來86.52億!黑石、德意誌銀行、三井至少虧了60億,還得付10億過橋利息和借券違約金!”
張磊抱著交割單衝過來,臉上全是激動:“食品國企剛說要跟咱合作,一起投農加科技的玉米糖漿生產線,還要在周邊五個縣建深加工分廠,以後老鄉的玉米不用再運遠路,在家門口就能賣高價!”
眼鏡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鏡,手裡的資金報表都在晃:“剛有四十家公募基金想跟咱合作,總共450億資金,專門投農產品深加工題材!還有兩家國際食品巨頭想跟強子的廠房合作,優先采購他們的玉米澱粉,價格能再提8!”
林凡靠在椅背上,喝了口蘇晚晴早上泡的蜂蜜水——溫度剛好。他給蘇晚晴發了條微信,附帶股票漲停和債券回彈的截圖:“忙完了,現在去鎮上吃鐵鍋燉,我訂了個能坐十個人的大桌,讓強子也過來。”
中午的鐵鍋裡,玉米燉排骨咕嘟咕嘟冒著熱氣。小電坐在兒童椅上,手裡拿著塊玉米餅,強子笑著說:“凡子,深加工分廠的選址定了,下個月就動工,以後老鄉的玉米不僅能加工成澱粉,還能做糖漿、玉米油,產業鏈長了,賺錢的路子也寬了!”
蘇晚晴給林凡夾了塊排骨:“剛跟媽通了電話,鄰居王嬸說家裡的五畝玉米全訂給深加工廠房了,比賣原糧多賺了一萬多,特意讓媽跟你說聲謝。”
下午,林凡帶著蘇晚晴和小電回了趟西坡村。深加工廠房的院子裡,老鄉們正排隊交玉米,稱重、結算一條龍,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李嬸接過結算款,數了數錢:“這錢賺得踏實!以後再也不用愁玉米賣不上價了!”
傍晚回家,父親的電話打了過來,聲音裡滿是暖意:“強子送了桶新榨的玉米油過來,說這是咱村玉米榨的,比超市買的香。晚上我跟你媽用這油炒菜,你們過來吃。”
晚飯時,胖子帶著妻子和閨女也來了,手裡拎著一籃剛摘的冬棗:“凡子,黑石的過橋資金逾期被起訴了,德意誌銀行和三井都跟他們劃清界限了,以後農產品深加工題材的盤,沒人敢再跟你對著乾了!”
林凡給小電盛了碗玉米粥,笑著說:“不是我厲害,是深加工是老鄉的致富路——玉米能變澱粉、變糖漿,老鄉的腰包才能鼓起來,這些實打實的需求,才是最硬的底氣。資本想靠假消息砸盤,終究贏不了生產線裡流淌的玉米粒,贏不了老鄉們數錢時的踏實笑容。”
夜色漸深,西坡村的深加工廠房還亮著燈,機器的轟鳴聲在夜空中格外清晰,像在為農人的致富路伴奏。林凡抱著已經睡著的小電,看著窗外的星空,心裡清楚,資本的博弈永遠不會停,但隻要守住“讓老鄉的好收成能變現、能增值”這個初心,再狠的“深加工局”,也能憑著對農脈的把握穩穩破局——畢竟,所有脫離“玉米要加工、老鄉要致富”的資本套路,最終都隻會輸給“機器運轉起來、鈔票賺回來”的真實場景。
喜歡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請大家收藏:()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