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農機提車鄉鄰樂傳感攻堅研發忙
“家和院”的清晨總裹著玉米粥的甜香。母親站在智能灶台前,正用勺子把煮得軟爛的玉米碎壓成泥,拌進白粥裡——這是給雙胞胎準備的輔食,也是給今天要去提農機的老鄉們準備的早餐,熬得格外濃稠,能頂餓。“晴晴,快把保溫桶拿過來,裝幾碗粥讓強子帶去提車點,老鄉們一早來排隊,肯定沒吃早飯。”母親回頭喊,目光落在爬爬墊上的兩個小家夥身上,哥哥正抱著玉米穗玩偶打滾,妹妹則趴在旁邊,伸手去拽他的襪子,小嘴巴“咿呀”著,笑得眉眼彎彎。
蘇晚晴笑著走過去,拿起印著玉米圖案的保溫桶:“早準備好了,還放了幾個玉米饅頭,都是熱乎的。”她蹲下身,給雙胞胎喂了兩勺玉米粥,哥哥吃得飛快,妹妹則邊吃邊玩,偶爾把粥蹭到臉上,蘇晚晴順手用紙巾擦乾淨:“今天老鄉們提農機,肯定熱鬨,咱們忙完就過去看看。”
“爸爸!爸爸!”小電背著書包從房間跑出來,臉上滿是興奮,“我們種植角的蚜蟲都不見了!玉米苗長得更高了,王老師說要給我們的種植角評‘最佳長勢獎’!”林凡剛洗漱完,手裡拿著智艙農機的提車清單,摸了摸小電的頭:“真棒!中午爸爸去學校給你們的玉米苗拍幾張照片,放進咱們的家庭vog裡。”小電眼睛一亮,抓起一個玉米饅頭就往外跑:“太好了!我要跟同學們說,咱們的玉米苗是全校最棒的!”
送完小電,林凡和蘇晚晴直奔村西的農機提車點。剛到路口,就看見十幾台銀灰色的智能農機整齊地排成一排,車身上“智艙農機·鄉村版”的字樣在陽光下格外醒目。老鄉們已經來了不少,圍著農機議論紛紛,強子正拿著名單在登記,手裡還提著母親準備的保溫桶:“大家彆急,按名單順序來,先簽字,再領鑰匙,技術員會手把手教大家操作,保證每個人都學會。”
李叔拄著拐杖,手裡攥著剛拿到的農機鑰匙,笑得合不攏嘴:“終於能提車了!以後種玉米再也不用彎腰弓背了,這3萬塊花得值!”他走到自己訂的農機旁,按技術員教的方法,按下啟動鍵,農機緩緩啟動,發出輕微的轟鳴聲,李叔握著方向盤,在空地上開了一圈,停下來時,老鄉們都圍了上來,紛紛稱讚:“老李,你學得真快!這農機看著真穩!”
張嬸帶著她兒子也來了,想提兩台農機:“蘇妹子,我家那三畝窪地,以前播種得兩個人忙一天,這農機多久能種完?”蘇晚晴笑著說:“張嬸,這農機一小時能種兩畝地,你家三畝地,一個半小時就能種完,還不用你彎腰。”技術員這時湊過來,手把手教張嬸的兒子調“窪地模式”:“您看,按這個鍵,底盤會升高,避免農機陷進泥裡,播種深度也會自動調整。”
正熱鬨著,林凡的手機響了,是智艙芯科研發負責人打來的,語氣帶著幾分急切:“林總,國產化傳感器的原型機做出來了,但測試時發現,在強光環境下,數據傳輸有點延遲,要是在正午作業,可能會影響播種精度,咱們得調整芯片的抗乾擾參數,不然沒法批量生產。”林凡心裡一緊——秋收在即,正午正是作業的好時候,這個問題必須儘快解決。“你彆急,”他沉穩地說,“馬上組織團隊,重點攻克抗乾擾技術,把實驗室的強光模擬設備打開,24小時不間斷測試,有問題隨時跟我彙報。另外,把現有庫存的進口傳感器再清點一遍,看看能不能再擠出50台的量,優先給種植麵積大的老鄉。”
掛了電話,強子湊過來說:“凡哥,要是傳感器搞不定,剩下的農機咋辦?好多老鄉都等著用呢。”林凡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研發團隊已經找到問題所在了,最多三天就能解決。你先統計一下,還有多少老鄉沒提車,跟他們說清楚情況,保證秋收前一定讓大家用上農機。”
中午,林凡去學校給小電的種植角拍照。操場上,小小的種植角裡,玉米苗已經長到了膝蓋高,嫩綠的葉子舒展著,看起來生機勃勃。小電和同學們正圍著玉米苗,給它們澆水、鬆土,王老師在旁邊笑著說:“林總,多虧了你給的生物農藥,玉米苗長得特彆好,其他班的老師都來取經呢。”林凡拿起手機,拍下玉米苗的特寫,又拍了孩子們勞作的場景:“等秋天玉米熟了,咱們一起摘玉米,再拍個豐收的視頻。”
下午,林凡去了智艙芯科的研發中心。實驗室裡,研發人員正圍著傳感器原型機忙活,強光模擬設備下,傳感器的數據在屏幕上跳動。“林總,我們已經調整了芯片的濾波參數,現在在強光下的數據延遲從0.5秒降到了0.01秒,完全符合作業要求。”研發負責人指著屏幕說。林凡點點頭,讓技術員把傳感器裝到農機上,去試驗田測試:“實地測試一下,看看在不同光照條件下,播種精度能不能達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試驗田上,裝著國產傳感器的農機緩緩行駛,播種口均勻地撒出種子,操作屏上顯示的株距、深度都精準無誤。技術員挖開土查看,種子埋得深淺一致,株距也符合設定標準。“林總,測試通過了!”技術員興奮地說,“國產傳感器的性能完全不輸進口的,甚至在抗乾擾方麵更勝一籌!”林凡鬆了口氣,給智艙農機的生產部門打電話:“可以批量生產了,務必在十天內完成200台農機的裝配,按時交付給老鄉們。”
傍晚回到“家和院”,小電興奮地講著學校的事:“王老師把您拍的照片發到班級群裡,好多家長都問咱們的玉米種子在哪買的,還有的家長說要帶孩子來參觀咱們的種植角呢!”母親端上晚飯——玉米排骨湯、炒青菜、玉米發糕,還有剛煮好的嫩玉米。大家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聊。強子打來電話,說提了農機的老鄉們已經開始播種了,都誇農機好用,還說要給合作社送麵錦旗。林凡笑著說:“錦旗就不用送了,大家用得好,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飯後,林凡和蘇晚晴坐在院子裡的藤椅上,看著雙胞胎在爬爬墊上玩——哥哥抓著玉米穗玩偶,妹妹則跟著哥哥爬,偶爾停下來,對著星空“咿呀”幾聲。小電靠在他們身邊,手裡拿著平板電腦,翻看今天拍的玉米苗照片:“媽媽,咱們什麼時候剪輯秋遊的vog呀?我想把玉米苗的照片也加進去。”蘇晚晴笑著說:“明天周末,咱們一起剪輯,把秋遊的快樂和玉米苗的長勢都記錄下來。”
夜色漸深,“家和院”的燈光暖得像一團火。遠處的田野裡,幾台智能農機還在忙著播種,燈光在夜色中移動,像是星星落在了田埂上。“你看,”蘇晚晴輕聲說,“老鄉們提了農機,傳感器的問題也解決了,小電的玉米苗長得也好,咱們的日子,真是越來越有奔頭了。”
林凡握緊她的手,目光望向星空:“是啊,彆人越是想卡咱們的脖子,咱們就越要迎難而上,自己的技術硬了,才能讓老鄉們不受委屈,讓咱們的鄉村越來越好。以後,還要讓更多的國產智能設備走進鄉村,讓更多的家庭過上幸福的日子。”
喜歡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請大家收藏:()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