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的寒風裹挾著細碎的雪粒,拍打在英城東郊廠房新安裝的玻璃窗上。汪俊從廠外跺了跺凍得發麻的腳,嗬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迅速凝結,迅速進入廠房,熱浪迎麵而來。
汪俊心想:新安裝的鍋爐就是好,這溫度,真的暖和。他從角落一個桌子上拿出一份裝修進度表,眼睛緊盯著正在鋪設環氧地坪的工人。
"趙師傅,這個地坪的厚度夠嗎?"汪俊蹲下身,用手指輕輕敲擊已經硬化了的部分地麵。
趙師傅摘下口罩:"放心,完全按照合同標準做的,3毫米厚度,耐磨防滑,你們這種天天要進貨車的地方,就得用這種。"
汪俊點點頭,在進度表上打了個勾。這二十天來,他從一個對裝修一竅不通的毛頭小子,硬是被逼成了半個行家。李沐言去跑公司注冊前,給他列了十幾條驗收標準,從電線規格到排水坡度,事無巨細。
"汪經理,二樓的隔斷牆做好了,您要不要上去看看?"一個年輕工人從樓梯口探出頭喊道。
"來了!"汪俊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三步並作兩步上了樓。
二樓的變化最大。原本空曠的廠房空間被合理地分割成綜合辦公區、財務室、會議室、客服部、經理和總經理辦公室,在西側還單獨規劃一處員工休息室。
汪俊摸著光滑的牆麵,想起一周前李沐言說的話:"我們要讓員工有歸屬感,環境舒服了,工作效率才能上去。"
"汪俊!"熟悉的聲音從樓下傳來。汪俊跑到窗邊,看見李沐言站在一輛小貨車旁,正朝他揮手。
"手續都辦完了?"汪俊衝下樓,迫不及待地問道。
李沐言拍了拍手中的文件袋,嘴角揚起一抹勝利的微笑:"沐言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汪俊,注冊資本五十萬,所有手續齊全。"
他打開文件袋,取出嶄新的營業執照,"多虧了張建軍叔叔打招呼,工商、稅務、衛生許可,一路綠燈。"
汪俊接過那張還帶著油墨香的營業執照,手指微微發抖。幾個月前他還是個高考落榜生,現在竟然成了一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他盯著執照上自己的名字,突然覺得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怎麼?怕了?"李沐言看穿了他的心思。
"有點。"汪俊老實承認,"我連賬都算不明白,能當好這個法人嗎?"
李沐言攬住他的肩膀:"誰天生就會?我教你。走,先看看裝修進展。"
兩人在廠房裡轉了一圈。一層的分揀區已經鋪好了防滑地磚,冷藏區的保溫層也完成了,隻差安裝製冷設備。出貨區的大門換成了電動卷簾門,旁邊新建了一個值班室。
"比預期快了兩天。"李沐言滿意地點點頭,"趙師傅他們確實專業。"
"那是,我天天盯著呢。"汪俊挺起胸膛,語氣裡帶著幾分自豪,"前天發現他們用的電線比合同規定的細了一號,我立馬讓他們返工了。"
李沐言讚許地拍拍他的背:"乾得好!就是要有這種較真的勁頭。"
傍晚,工人們收工後,李沐言和汪俊坐在二樓的臨時辦公室裡。李沐言從包裡拿出兩罐熱奶茶,遞給汪俊一罐。
"快過年了,得給工人們準備點年貨。"李沐言翻開筆記本,"我列了個清單,你看看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汪俊接過筆記本,上麵整齊地寫著:每人一箱蘋果、一箱帶魚、兩桶油、二百元紅包。
"這也太豐厚了吧?"汪俊瞪大眼睛,"咱們現在資金本來就緊張。"
"這叫投資。"李沐言啜了一口奶茶,"裝修隊乾得好,我們以後維護、擴建還得找他們。工人拿了厚禮,回去一宣傳,以後我們招工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