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乃是名醫華佗,華元化;另一人則是張機,張仲景。”林鋌回答黃忠道。
“什麼!張機?”黃忠驚訝的說道,不知不覺間聲音都大了許多。
“黃將軍如此驚訝,莫非識得此二人?”林鋌問道。
黃忠聞言便道:“華佗我並不相識,但張機,張仲景之前我曾尋他為敘兒診治,奈何敘兒久病,張神醫也無十足的把握治愈敘兒。若非張神醫恐怕敘兒…………………………”
林鋌聞言轉念一想也明白其中的關鍵,若非有高人在為黃敘延緩病情,以現在的醫療水平肺癆就是絕症,更不要說能拖五年這麼久了。但看現在黃敘的情況已經不是單純的肺結核了,更是有感染的跡象,看來還是需要青黴素。
“我需張仲景輔助,如有我新研製的藥物或許有比較大的幾率可以治好令郎。”林鋌也如實的告訴黃忠。
黃忠聞言也是麵上大喜道:“張神醫此時就在長沙郡,先前有聽張神醫提及過,想來此時應當是在茶陵附近附近問診。我即刻遣人去茶陵請張神醫過來!”
“在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林鋌說道。
黃忠聞言便道:“林郡守請講,但凡黃忠能做到的絕不推辭!”
林鋌見此便也不藏著掖著道:“治療令郎的藥尚需些時日,我需先行返回郴縣準備一番。也許令郎隨後一同到郴縣接受治療,張神醫也是需通往。”
黃忠聞言有些為難的說道:“張神醫與我有舊,先前行醫遇險我亦曾相助其,在下厚顏相求,請他共赴郴縣想來還是有些可能的。隻是以敘兒如今的身體,到郴縣這一路上舟車勞頓,我就怕………………………………”
黃忠話沒繼續說下去,不過在場之人都明白黃忠的顧慮,以黃敘的身體情況一路顛簸到郴縣恐怕有危及性命之憂。
林鋌聽完黃忠的顧慮也是意識到自己光想著怎麼帶黃敘去郴縣治療忽略了這一方麵的考量,於是也思考起來了。畢竟自己身為桂陽郡守桂陽郡也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徹底回收控製權,肯定是不能離開郴縣太久,最理想的就是把黃敘帶到郴縣接受治療,隻是這一路上對於黃敘的身體可是一大考驗。但如果自己把青黴素做出來以後再帶到攸縣又擔心運送的路上不可控的情況有太多了,穩妥起見還是帶黃敘去郴縣治療是最優的方案。自己冒險來到攸縣是為了救治黃敘以圖招募黃忠的,如果黃敘因為去往郴縣治療的途中命殞,那自己可就真把黃忠給得罪死了,就更彆談招募他了,這與自己的初衷相悖。
如此沉默了良久,林鋌似是心有所感一般便開口說道:“以目前的情況的讓令郎乘坐馬車前往郴縣等待新藥製成即時接受治療是最好的方案;如新藥製成再送往攸縣,期間路上不可預計之事甚多,恐因此而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從穩妥起見還是需乘坐馬車送令郎前往郴縣,隻是赴郴縣所乘之馬車尚需好好改良一番以觀其效。如此能讓令郎一路上比較平穩舒適的乘車赴郴縣治療應當是可行的;為求萬全,我想再邀請張神醫同行,想來此番同去郴縣應當無虞。”
黃忠聞言依舊是愁眉不展,畢竟其中所需要冒的風險太大了,自己膝下可就這一個子嗣,黃忠此時內心之中也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不若如此,漢升將軍可先遣人去請張神醫前來。我與其餘人去則解決馬車的改良之事,待我們兩方都準備好之後再做決定如何?”林鋌試探性的問道。
黃忠聞言也是深深的歎了一口氣道:“也隻能如此了,黃忠敘下獨有一子,故其中…………………………………………………………有勞林郡守了。”
黃忠剩下的話剛到嘴邊卻又不知該如何說下,隻能改口像林鋌致謝。畢竟見林鋌為自己獨子如此勞心費神,自己的擔憂想說出口,卻又不知如何說出口,無奈隻能化作一聲深深的歎息之聲。
“漢升將軍,勿要客氣!我等暫時住在城中驛館,如將張神醫請到攸縣之中,還請派人通知我等,我等就先行去尋找改良馬車之法。”林鋌說完對著黃忠抱拳一禮就帶著趙雲和鮑謙二人離開黃忠府邸。
離開黃忠府邸之後趙雲快步走上前對林鋌說道:“這黃忠可是一員不可多得的上將,雖是有些上了年歲,但觀其應是實力應當是保持的不錯的。隻是……………………府君所言的改良馬車之事可有什麼眉目?”
林鋌聞言也是猜測趙雲這麼說是不是有什麼好的建議,於是問道:“不知子龍可有什麼良策?”
趙雲聞聽此言也是連忙回答道:“良策倒是不敢當,隻是貴人家的馬車皆上置伏兔,伏兔可使馬車穩當許多,再馬車內布置厚被褥、蒲草墊或軟靠可使馬車更加穩妥。”
林鋌聞聽趙雲的建議也是驚覺自己怎麼忽略了如此重要的信息,周代就已經發明了伏兔裝置作為核心減震部件,形似趴兔,置於車輿與車軸之間。其平凹結構可卡住車軸,吸收振動能量並穩固車軸,作用就類似現代彈簧鋼板一樣。再加上馬車都是采用木質車輪和車架,木材天然韌性可緩衝衝擊。榫卯結構結合處的微小活動空間又可以進一步分散趕路之時造成的震動。再加上趙雲建議的在馬車之內鋪設厚被褥、蒲草墊或軟靠,如果換成車廂底板鋪設就可以形成類似低配版的彈簧床緩衝層,這樣便可以直接提升黃敘趕路時的乘坐舒適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到此處林鋌頓時心中已經有了思路,伏兔裝置加上車廂底部鋪設軟靠加厚被褥,最後隻要在車輪外裹皮革、木棉或動物皮毛,增強柔軟度以吸收震動,就可以達到類似現代輪胎的作用。如果能再加大車輪尺寸便可極大的減少顛簸之感。隻是加大車輪尺寸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達成是不現實的,隻能去攸縣看看有沒有賣比較大的馬車並且還有帶伏兔裝置的,再根據車輪尺寸以最短的時間製作出“東漢版輪胎”。
思考完後林鋌已經有了基本的解決思路隨即對著趙雲道:“此番子龍可是幫了大忙了!若非子龍提醒喔都忘記還有伏兔一物。既然子龍已有解決的方向,不若子龍與鮑謙同去尋攸縣之中最大的馬車,順便置辦一些軟靠、被褥之物。”
趙雲聞言道:“屬下領命,隻是府君一人雲不放心,不若讓雲陪同府君一同返回驛館再去置辦如何?”
林鋌笑道:“子龍,此事事關重大。你二人還是先行去置辦為好。至於我的武藝子龍應當多少有些了解,我自行返回便可,你二人且速速前去置辦。”
趙雲見拗不過林鋌,便也無奈的一抱拳後便領著鮑謙去完成林鋌交代的“任務”了。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麵,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張機,字仲景,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南陽)人,為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他的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末年,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極為動蕩的時代。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外戚與宦官相互爭鬥殘殺的“黨錮之禍”。軍閥、豪強也為爭霸中原而大動乾戈。農民起義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時裡戰亂頻仍。百姓為避戰亂而相繼逃亡,流離失所者不下數百萬。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挾漢獻帝及洛陽地區百萬居民西遷長安,洛陽所有宮殿、民房都被焚毀,方圓二百裡內儘為焦土,百姓死於流離途中者不可勝數。據史書記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其中尤以東漢靈帝公元168—188年)時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幾次的疾病流行規模最大。南陽地區當時也接連發生瘟疫大流行,許多人因此喪生。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餘人。自從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麵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他痛恨統治者的腐敗,將百姓推入水深火熱之中。對此,張仲景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一定要製服傷寒症這個瘟神。建安年間,他行醫遊曆各地,親眼目睹了各種疫病流行對百姓造成的嚴重後果,也借此將自己多年對傷寒症的研究付諸實踐,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經驗,充實和提高了理性認識。經過數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終於寫成了一部名為《傷寒雜病論》的不朽之作。這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又一部最有影響的光輝醫學典籍。《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麵的巨著。《傷寒雜病論》奠定了張仲景在中醫史上的重要地位,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專著的科學價值越來越顯露出來,成為後世從醫者人人必讀的重要醫籍……張仲景也因對醫學的傑出貢獻被後人稱為“醫聖”。清代醫家張誌聰說過:“不明四書者不可以為儒,不明本論《傷寒論》)者不可以為醫。”後該書流傳海外,亦頗受國外醫學界推崇,成為研讀的重要典籍。據不完全統計,由晉代,整理、注釋、研究《傷寒雜病論》的中外學者記逾千家。鄰國日本自康平年間相當於我國宋朝)以來,研究《傷寒論》的學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鮮、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國的醫學發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響及推動。《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仍是我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據史書記載,張仲景的著述除《傷寒雜病論》外,還有《辨傷寒》十卷、《評病藥方》一卷、《療婦人方》二卷、《五藏論》一卷、《口齒論》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僅此一部《傷寒雜病論》的傑出貢獻,也足以使張仲景成為海內外景仰的世界醫學偉人】
【伏兔是古代中國首創的馬車減震裝置,主要用於吸收車輪震動能量,保護車身和乘客舒適性。其核心功能體現在以下兩方麵:[減震原理]伏兔位於車軸與車廂底板之間,通過彈性變形吸收車輪行駛時的衝擊力。這種結構與現代汽車的減震彈簧或鋼板彈簧相似,能有效降低車身震動幅度。?[結構特征]?材質與連接方式?:通常用木材製作,通過革帶或榮扣固定在車軸上,部分考古發現顯示其形狀似伏臥的兔子,故得名“伏兔”。?[?輔助部件?]部分車型會配合當兔位於車軸與車廂連接處)共同承擔震動緩衝功能。?考古證實該裝置最早出現在周代馬車約公元前1046年),並在後續朝代不斷優化其結構形態】
喜歡風起荊南請大家收藏:()風起荊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