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鋌坐在門房等候,不消一會兒便有人前來通傳林鋌,言桂陽郡太守趙範大人要召見林鋌。
林鋌跟隨通傳之人一同前往拜見太守趙範。
林鋌隨通傳之人進入,立刻躬身作揖行了一禮道:“屬下拜見府君!”
趙範開口道:“廷鈺,免禮,速速起身。”
林鋌這時候才直起身子,抬頭看向這個曆史上也算是有名的桂陽太守。趙範長得也算是比較周正的,麵白蓄須其緊貼唇邊的整齊髭須,下巴上的胡須卷曲細如銀絲,兩頰顴骨微高,看著又有一點點尖嘴猴腮的即視感。
趙範此時笑嗬嗬的看向林鋌道:“今次聽鮑隆將軍言道,此戰廷鈺居功至偉,若非廷鈺所獻之計策,零陵軍不會這麼快退去。聞聽此役還重創劉賢和刑道榮。如此少年英傑,我自是要見上一見的,不錯……不錯……不錯………………”
一連三個不錯,好似趙範對林鋌這個人甚是滿意。
然後趙範又接著道:“此番擊退零陵軍,鮑隆將軍與陳應將軍亦是勞苦功高。鮑隆將軍還兼有舉薦廷鈺此等人才之功,關於論功行賞之事稍後便文書報來,核實無誤後獎賞也一並發放了吧。”
鮑隆、陳應二人聞言大喜躬身行了一禮道:“謝府君!”
之後趙範又說了幾句讚美眾人的話後,眾人也很有眼色的拜謝告退。
三人一同出了太守府,上馬一同返回鮑隆府邸,出征這麼一段日子鮑隆和陳應天天吃著軍中的食物,嘴裡都淡出鳥來了。至於林鋌則是有夾帶私貨“雪花鹽”,吃食的味道上來說比鮑隆和陳應不知道好多少。
陳應騎著高頭大馬,馬兒發出嘶鳴之聲“哼哧~哼哧~”,陳應扯了扯韁繩對著鮑隆和林鋌道:“這段時間天天吃著軍營中的食物,我這嘴裡甚是沒味,鮑兄一會兒可得讓你府上的庖廚好好做一頓宴席犒勞犒勞我們的嘴。”陳應和鮑隆私底下交情很好,不是在公開的場合都是以“鮑兄”相稱,而不是官麵上的鮑將軍)
鮑隆則是給陳應的這話逗樂了笑道:“哈哈哈哈哈哈…………………………………我虧待了自己都不敢虧待陳兄,早已在入城之時先遣人回府中安排了,還有上等的好酒!這趟出征大家都辛苦了,晚上你我和廷鈺兄弟可是要不醉不歸!”
陳應也是開心極了,畢竟剛經曆過戰事,那根神經一直緊繃著,好不容易戰事結束總算是放鬆了下來。回道:“好!不醉不歸!喝的走不動了就在你家借住了!哈哈哈哈哈………………………………………………”
鮑隆、陳應這倆號稱“桂陽雙璧”,出身極為相似同為獵戶出身,同樣是得郡守趙範賞識提拔成桂陽軍中管軍校尉,脾氣也甚是相投,所以就成了好友。路上二人正聊得有來有去的,暫時忽略了跟在後麵的林鋌。
林鋌此時邊聽著二人這插科打諢般的調笑對話邊思考這一些事情,臨走前郡守趙範命人告知他們三人,休整三日後在郡守府為眾人大擺慶功宴席。
之前忙於戰事之事,現在戰事已暫了,林鋌也思考著除了“雪花鹽”之外還有什麼新的東西能夠為自己的小團隊帶來財源的,畢竟自己還有這麼多人要“養”。而且之後招募的事情也需要小心,今日見郡守趙範,此人看著頗有禮賢下士之風,但其人麵相頗有些“尖嘴猴腮”之感,總是讓人看著不太對味兒。老祖宗常說“相由心生”,是不是自己還是多留個心眼呢?畢竟自己還是在趙範的治下“活動”,不要過度的引起趙範的在意和不適之感。
光顧著思考連已經到目的地林鋌都沒發覺,要不是鮑隆出言叫自己,差點兒騎馬騎過頭了。
陳應這時到時調笑道:“廷鈺兄弟,可是想念家中的佳人了?怎麼騎馬都能騎著騎著不知道去往何處了。哈哈哈…………………”
林鋌也是麵色極為尷尬的笑了笑,見此鮑隆和陳應也不打算繼續調侃。二人拉著林鋌就要去喝酒,剛一進門迎麵碰到了走過來迎接眾人徐盛。
林鋌見到徐盛才想起來把這家夥給忘了,於是又尷尬的笑了笑對著徐盛道:“文向兄,特意讓你先一步來鮑將軍府邸莫要介意,方才與二位將軍同去拜見郡守趙府君,今日鮑將軍特意邀請陳將軍過府一聚,晚上文向兄可要好好和二位將軍親近親近,定要開懷暢飲。”
鮑隆在桂陽郡軍、政圈子混跡多年,很多事情也是心中了然,隨機便道:“廷鈺兄弟說的對,文向晚上放開了喝,估計你在郴縣也暫時沒有住的地方,晚上喝醉了就在我府上住下。彆客氣!廷鈺兄弟的朋友就是我鮑隆的朋友,當成自己府上!”
陳應這時候也趕緊跟上來拉著徐盛一同進屋,嘴裡裡還說道:“喝醉了就在鮑兄這裡過住下,所以彆放不開!該吃吃!該喝喝!”
說完就拉著徐盛一同進屋飲酒,徐盛此時心裡對林鋌的感激之情無以複加,這兄弟是真兄弟也!不但有事兒是真上啊,有忙也是真幫啊,甚至有機會還想儘辦法拉兄弟一把,給兄弟鋪路。想到此處,徐盛不禁眼睛都濕潤了,這不比自己遠在廬江當縣令那個親戚強多了?心裡也是默默記下林鋌的好,並下定決心來日若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的回報這兄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鋌當然不知道徐盛心裡在想什麼,看著徐盛那濕潤著眼眶並飽含“深情”的看著自己,不禁打了一個冷顫,渾身不自在。
古人的情感比較簡單乾脆且直接,所以有時候對於還是習慣比較傾向現代思維思考問題的林鋌來說一時不能理解也是正常,畢竟在漢代男人還是有“抵足而眠”、“秉燭夜談”之類的事情。
是夜,在這幾個男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就是進入互相吹牛環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