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轉到襄陽城內,劉琦這邊拜訪和洽,聽取他對於擔任桂陽郡郡丞的看法。不出所料,隻要是州牧府的安排,和洽都表示支持並願意服從,這點倒是也在劉琦的意料之內。不過劉琦的心中排在首位的人選,確是兩人,一是伊籍,另一個則是沒有表態的王粲。
想到伊籍,劉琦心中多少有些安慰,此人不但頗有才學,和自己私交也不錯,更主要的是他從未依附於任何荊州世家豪族。思及此處,劉琦還是決定趁現在天色尚早連同伊籍一並拜訪了。
於是劉琦便快速向著伊籍大府邸趕去,劉琦抵達伊籍府邸也不讓侍從前去稟報便自顧自的向府中走去。由此可見劉琦和伊籍二人平日裡的私交甚篤,而且伊籍府中之人也都認識劉琦。
“機伯!機伯可在?”
伊籍聽著這熟悉的聲音便走出屋內,遠遠便看見劉琦風風火火的向自己走來:“長公子,來了怎麼也不讓下人通傳一聲。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機伯,這說的哪裡話?以你我之交情何需如此?”
“哈哈哈哈哈…………………………………方才那是戲言耳,長公子請!”說罷伊籍就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劉琦也不矯情徑直的走進屋內。
“不知長公子如此著急前來尋我,所為何事?”伊籍問道。
“機伯,確有要事與你相商。”
不待伊籍說話劉琦又接著道:“桂陽郡郡守趙範身死的消息你聽說了吧?”
“確有耳聞,不但如此,我還聽到了一個新的名字。林鋌,林廷鈺。傳言此人能文能武且巧思百出,各地世家豪族都爭相與其結交。”伊籍將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告訴劉琦。
劉琦回道:“確是,常言道“名不副實”,但恐怕這位名聲鵲起的林鋌真實的情況會遠遠優於傳聞。”
“哦?不知長公子可是有探聽到什麼消息?”
劉琦索性直言此行的目的道:“機伯也莫要向我打聽了,我知道的也並沒有比你多多少。不過我此行確是為了桂陽郡之事,想聽聽機伯的高見。”
“長公子你要相戲耳,不妨讓我猜一下………………………嗯………………應該事確認了新的桂陽郡守吧?想來不出意外的話新任的桂陽郡守應該就是這位林廷鈺了吧?”
“哈哈哈哈哈…………………………………知我者伊機伯也!”
“與機伯所料想的毫無差彆,父親將此事交由我去安排,並要求必須由州牧府派遣一位人才前去桂陽郡擔任郡丞一職。”
伊籍聞言麵上古井無波的道:“長公子是如何安排的?莫非是推薦在下去桂陽郡擔任郡丞一職?”
“然也!我聽聞此消息第一個就想到的是機伯你了。”
“長公子心中還有幾人做備選之才?”伊籍問道。
“除去機伯你之外,還有二人也比較適合。一位是和洽和和陽士,另一位則是王粲王仲宣。”
伊籍聽完後思考了一會兒道:“和陽士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但是長公子與使君此舉恐怕不單單是想在桂陽郡安插人手吧?如果長公子是想拉攏荊州不依附任何世家豪族的中立人才,那王粲確是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伊籍確實是有一定的才學見識的,一下子就點出了劉表與劉琦的目的。
“知我者,伊機伯也。”劉琦感歎道。
伊籍又繼續說道:“在下還是覺得王仲宣此人乃是最合適的人選,如王仲宣拒不接受桂陽郡丞一職,和陽士應當是不會拒絕長公子才是。至於在下,還是想暫時留在襄陽,如二人皆不肯接受此職位,在下自當為長公子分憂。”
什麼話都讓伊籍說完了,明麵上大度的推薦彆人,實則是伊籍現在完全不摸準桂陽郡的情況,故而決定就留在襄陽不去淌桂陽郡這趟渾水。
劉琦沒想到一向和自己私交甚篤的伊籍竟然沒有一口答應,而是先拒絕後再表示另外兩人如果不答應則其願意為自己分憂。劉琦想過很多種可能,但就是沒有想到有這種,心中不禁對伊籍又有了些許不同的看法。
伊籍見劉琦未開口再言便知道自己這番委婉的推脫多少引起了劉琦的不悅,於是又轉移話題道:“在下聽聞使君大人與蔡夫人感情日篤,長公子對於蔡夫人這邊可是要多費些心思。”
聽伊籍提到這個話題劉琦也不禁一聲長歎:“唉……………………………………………………”
這一聲歎息包含了太多無奈,有句話叫“這老年人談起戀愛來就像肺癌晚期,沒得救。”劉琦現在就是有這種感覺,劉表對於蔡夫人的寵幸可以說是日漸深厚,身邊的明眼之人都看得出來。
“不瞞機伯,前些時日蔡氏曾請我過去,言說欲做媒將其侄女嫁於我。我未明言拒絕,但也未曾答應。此聯姻自然是對我有利,但作為荊州的繼承人也深知如果讓荊州蔡氏一家獨大,恐日後荊州必生禍亂。”
“唉……………長公子糊塗啊!不答應就算是拒絕了。其實長公子應當先答應蔡氏以換取荊州蔡家的支持,目前蔡瑁掌管荊州水軍,其家族多有族人擔任要職,再加上蔡夫人得寵,荊州蔡家已然形成氣候。此時與之明麵上的對抗乃無意義之舉,何不先答應先換取蔡家支持,後再尋機會逐步削弱蔡家的影響力。而且就算是除去蔡家,荊州難道就沒其他世家豪族冒出來嗎?”伊籍也是認為劉琦如此行事大為不妥,奈何劉琦已經給對方拒絕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唉………既然木已成舟,我們隻能爭取多為自己累積一些“本錢”了。”劉琦無奈道。
伊籍聞言便開始為劉琦分析起來:“既然如此,長公子不妨先從桂陽郡入手,明日便前去先試探一番王仲宣的態度。其與和陽士都是值得籠絡之人,且二人暫未依附於任何荊州世家大族。其次是江夏郡曆來是黃家的勢力範圍,自使君擔任荊州牧開始,黃祖便是江夏郡郡守。無論黃家與蔡家的紛爭如何,蔡家的手一直沒辦法伸進江夏郡。長公子不妨試著與黃家交好,以睜取江夏郡的支持。”
伊籍為劉琦謀劃挽回劣勢,不過伊籍不知道的是劉琦在來尋自己之前已經見過王仲宣了。
劉琦聞言瞬間如醍醐灌頂一般:“多謝機伯,如非機伯一語點破,我險些誤了大事。如不與任何一荊州世家交好無異於自絕於荊州,即使如此還不如先與黃家交好,畢竟黃家在荊州的影響力足以抗衡蔡家。”
伊籍笑道:“長公子能夠想明白其中關鍵自是最好不過。”
劉琦道:“父親讓我去桂陽郡告知任命,待我從桂陽郡返回之時便親自去江夏郡拜見黃祖大人。”
隨後二人又聊了一些其他事情,見天色已然漸晚,劉琦便也不好多留,於是便起身告辭。
離開伊籍的府邸,劉琦一路騎著馬在回想今日之事。當想到王粲的態度時,讓劉琦心中很是玩味,他隻能輕輕的歎了一口氣,便駕馬向著自己府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