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出生年份不詳—公元246年),字公琰,零陵湘鄉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井字鎮)人。中國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蔣琬初以州書佐隨劉備入蜀,被任命為廣都長,為政以安民為本,劉備以為蔣琬不勤政事,怒欲處置,因諸葛亮勸解得免。後任什邡令、丞相府東曹掾、長史。諸葛亮密表後主,以蔣琬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蔣琬繼其執政,拜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受命開府。次年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政,曾製定由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采納。延熙七年公元244年),因病辭政事,將益州刺史之職讓與費禕。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蔣琬因病而卒。
蔣琬執政期間,蜀國政通人和,經濟複興,修正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改變“無歲不征”的局麵,使得“邊境無虞,邦家和一”,特彆是其“以安民為本”的執政理念,永遠垂範後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社稷之器”。討論蔣琬是蜀漢政權後期的中流砥柱,為蜀漢政權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人物生平
早期經曆
蔣琬年少時好學,聰明過人,儀態軒昂,氣度不凡。青年時與表弟劉敏因才學而知名當時。後跟隨劉備,劉備平定蜀地後,蔣琬被任命為廣都縣縣長。劉備、諸葛亮等人出巡至廣都縣時,發現蔣琬令政務不理,且沉醉不醒。劉備勃然大怒,要將蔣琬加罪處死,諸葛亮勸劉備說:“蔣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裡之才,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望主公明察。”劉備素來敬重諸葛亮,於是將蔣琬免罪,但還是將其罷免。
屢受提拔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調蔣琬入中央任尚書郎。
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後主劉禪即位,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辟蔣琬為東曹掾,又舉他為茂才,蔣琬謙遜不受,一再推薦劉邕、陰化、龐延、廖淳。諸葛亮再三勉勵,在給他的文告中說:“如果為了避親故而舍棄了有德之人,就會使百姓遭受苦難,眾人既然於心不安,確實又使內外官員不明其中道理,你應當儘力施展才能,以此表明這種選舉是公正慎重的。”後遷為丞相參軍。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轉駐漢中,準備北伐曹魏,蔣琬與長史張裔留統丞相府的一切事務。
建興八年公元230年),蔣琬接替張裔擔任丞相長史,加撫軍將軍。諸葛亮每次征伐,蔣琬常籌集糧食,組織運輸,補充兵源。諸葛亮常說:“蔣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寬和,應該與我一起複興漢室。”諸葛亮於是密表劉禪:“臣如果出了什麼意外,軍國大事可以全部交給蔣琬。”
身負重托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在武功病重,劉禪派李福前去探望。諸葛亮在此時告訴李福,自己死後蔣琬可任大事。諸葛亮病逝後,魏延燒絕閣道,與楊儀互相上表對方叛逆。劉禪以此詢問蔣琬和董允,兩人都保楊儀而懷疑魏延。蔣琬更率領宿衛諸營赴難北上,走了數十裡,得知魏延已死,於是返回。蔣琬被任命為尚書令。不久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在建興十三年公元235年)四月再升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當時諸葛亮剛剛去世,遠近之人都感到危懼。蔣琬出類拔萃,位處百官之上,既沒有憂傷的表情,又沒有歡喜的臉色,言談舉止如同平常一樣,於是眾望漸服。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劉禪下詔蔣琬:“賊寇反亂未除,曹睿魏明帝)又凶狠驕橫,遼東三郡人民難以忍受暴虐,於是相互聯結,與魏分離。曹睿又大舉興兵征夫,與其相互攻打。往者秦朝滅亡,陳勝、吳廣首先發難,如今有此變故,這是天賜良機。您應嚴整治軍,總率各軍屯紮漢中,一待東吳舉兵北進,兩國構成東西犄角之勢,伺機進擊。”於是命蔣琬開府治事。
延熙二年公元239年)三月,蔣琬加為大司馬。
壯誌難酬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曹魏太尉司馬懿率軍討伐遼東公孫淵,蔣琬在此年十一月一說為十二月)率兵進駐漢中,等待時機,與孫吳夾擊魏國,而令前護軍王平署大將軍府事。六年之中,蔣琬率軍屯駐漢中,魏軍不敢來犯。此期間,蔣琬還多次命令司馬薑維率偏師西進羌中。
延熙四年公元241年),尚書令費禕到漢中與蔣琬諮論事計,至年末才回朝。
當時蔣琬認為,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艱險,來往不便,不如沿漢水、沔水東下,於是,蔣琬大造舟船,準備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二郡,但不料舊疾複發,未能成行。朝中官員大多認為:水路出兵容易,但萬一失敗則回返不易,不是上策。朝廷為阻止蔣琬,曾派安南將軍馬忠到漢中宣傳詔旨,還派尚書令費禕、中監軍薑維等人喻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蔣琬上書給劉禪:“為漢室除殘去穢,是我應儘的職責,自臣奉辭來到漢中,已經六年了,由於我資質駑鈍,又兼疾病,並無進展,俯仰惟艱,寢食不安。現在曹魏跨帶九州,根深蒂固,想要除去並不容易,如果我們和東吳合力,成犄角之力,就算不能迅速將魏國吞並,也慢慢將其蠶食掉。但是吳期二三,連不克果,舉步維艱,廢寢忘食,於是與費禕等人商議,認為涼州地勢險要,進退有資,羌胡人心存漢室,昔日以偏軍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長短,應該是首要的事情,宜用薑維為涼州刺史,薑維出軍西北,我當率軍後繼,而涪縣水陸通達,萬一東北有變,應付不難。”冬十月,蔣琬進駐涪縣,病情日益加重。
病重離世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蔣琬因病請求將益州刺史之職讓與費禕,劉禪便任命費禕為益州刺史。
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十一月,蔣琬病逝,獲賜諡號為“恭”。遺體被埋葬在涪縣。
主要影響
蔣琬繼諸葛亮後執政,對蜀漢局勢的穩定做出了貢獻。當時蜀人以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為“四相”,也就是後世稱之為“蜀中四相”,又叫作“四英”。
蔣琬的表弟—劉敏
劉敏生卒年不詳),荊州零陵郡泉陵縣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區)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為偏將軍代理右護軍,參與聯名廢黜李平。後擔任左護軍、揚威將軍,興勢之戰時協助王平守衛漢中抵禦了魏國十多萬大軍的進攻,以功封為雲亭侯。
人物生平
年少知名
劉敏是荊州零陵郡泉陵縣人。年少時,便與表兄蔣琬因才學而知名當時。
彈劾李平
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丞相諸葛亮北伐之際,驃騎將軍李平即李嚴)運糧不利,請諸葛亮回軍。諸葛亮回漢中後,李平又推脫責任,兩頭撒謊,諸葛亮出示其前後手筆書疏,於是李平詞窮認罪。時為偏將軍、代理右護軍的劉敏與諸葛亮共同上表罷黜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