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出生年份不詳—公元220年),字漢升,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末年劉備麾下名將。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破益州劉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定軍山之戰中,黃忠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拜征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後,加封後將軍,賜關內侯。次年公元220年),黃忠病逝。蜀漢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諡為剛侯。黃忠在後世多以勇猛的老將形象出現於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中。《三國演義》裡,劉備稱漢中王後,將其封為“五虎上將”之一,而黃忠的名字在中國逐漸成為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人物生平
早年經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荊州刺史劉表出任荊州牧。黃忠被劉表任命為中郎將,隨從其侄劉磐駐軍長沙攸縣今湖南省攸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揮師南下,劉表病死。曹操降下荊州後,以黃忠代理裨將軍,仍然在長沙郡仕官,歸長沙太守韓玄統屬。其一,黃忠是一位家庭不幸的人,這促使他對功名利祿不感興趣,意誌消沉。黃忠的妻子在難產時離世,留下了一個大胖小子黃敘。雖然黃忠中年喪偶,但他沒有再婚。不久後,黃敘也死於一場大瘟疫,這使黃忠一直鬱鬱寡歡,整天皺著眉頭。現在黃忠在領導眼裡恰恰是一位沉默寡言、鬱鬱不樂的人,領導們是否能提拔這樣的人呢?他們不知道黃忠心裡憋著什麼事。這是黃忠家庭不幸的其中一個方麵。其二,在黃忠喪妻絕子後,他的好友劉磐前來相勸,希望他不要再沉湎於悲傷之中,而是跟隨自己一起建功立業。然而,荊州實際上是由蔡瑁掌控,而蔡瑁被史書公認為是一個小人。由於蔡瑁主張“持盈守成”,而劉、黃主張“高掌遠蹠”,他們之間的矛盾激化,從而導致黃忠不受重用,被埋沒。第三個原因是黃忠遭遇強敵,時乖命蹇。黃忠第一次出道就碰上了東吳的猛將太史慈,太史慈是個弓馬熟練的猛將,被形容為“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獅”。第四,曹操在奪取荊州後犯了一個失誤,他應該重視人才,特彆是黃忠。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曹操想著如何統一國家,因此忽略了黃忠。第五,韓玄設防,曹操不要黃忠,隻能跟著韓玄乾。一開始,韓玄對待黃忠還算友好,但實際上他內心小人,外表君子,對黃忠處處提防,防止他崛起。黃忠在韓玄手下,隻能處理些小事情,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歸降劉備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劉備與孫權組成“孫劉聯軍”大敗曹操軍,曹操北歸。劉備則趁機占領荊州,率領趙雲等南征長沙四郡。正是這長沙一戰,黃忠的才能,終於被人發現。當時劉備派關羽攻打長沙,而對手正是黃忠。黃忠當時的名氣還不是很大,劉備和關羽在荊州待了很多年,都沒有聽說過這個人的名字。赤壁之戰後,關羽請戰去取長沙,當時長沙的太守是韓玄,軍師諸葛亮比較了解長沙的境況。他提議關羽可以帶6000人馬前往,一舉攻之。關羽一向自視過高,而且認為韓玄和黃忠都不足為懼,他認為帶6000人馬簡直是大材小用,於是僅帶了500人馬就要求前往。因為此時他並沒有將垂垂老矣的黃忠放在眼裡,關羽認為他已經年過半百,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的。關羽的脾氣倔強,一旦決定了的事是很難改變的,諸葛亮知道多說無益,便也答應了。作為大將一向很少有敗績的他在這一戰中可以說是長了見識。相對於黃忠,他對關羽的名號是有一些了解的,即使是這樣,他同樣自信,認為這500人根本不在話下,即使再來多一倍的人,也有信心將他全部打敗。自此,二人大戰一觸即發,同樣都是帶著最不可一世的態度。他們的鬥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共戰百餘個回合,雙方竟然打成了平手,而一向自信的關羽在這場切磋中也感覺到了黃忠不凡的實力。他也暗自調整了策略,準備第二場的鬥爭,這一次,又鬥了幾十個回合,在躊躇之際,關羽使計詐降,黃忠不知,轉而上了當。在追關羽的過程中,馬失前蹄,整個人被掀翻在地。原以為關羽會趁機攻擊,可是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放了黃忠,或許是英雄愛英雄的緣故,此一戰,黃忠敗。最後一場是在第三天,僅僅三十回合。黃忠也同樣用了詐敗的方法,相似的橋段出現了,黃忠假意射擊,卻並沒有殺關羽,隻是射在了關羽的盔上,也是為了昨日關羽的不殺之恩。三場切磋,看似無果,實則勝負已分。兩個英雄的比試都帶著惺惺相惜之感,也是此戰,讓二人不打不相識,後來關羽還向劉備引薦了黃忠,那場戰爭的結果是關羽和黃忠打了個平局,從那以後黃忠名聲大振,因為他竟然能與常年立於不敗之地的關公打個平手。黃忠在戰爭中利用出色的弓箭令關羽措手不及,在那個時候能夠與過五將斬六將的關公齊肩作戰的可不多。在劉備的步步緊逼之下,韓玄亮出白旗,主動投降歸順,而黃忠也因此受到了劉備的重視,歸於劉備軍中。更讓眾人驚訝的是,當時的黃忠已經62歲了。諸葛孔明雖然之前對黃忠的名字略知一二,但62歲這個年齡也著實令他吃驚。正所謂那句歇後語,黃忠掄大錘,老當益壯。劉備也因遇到了黃忠而欣喜,黃忠這匹千裡馬終於遇上了明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收川立功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由益州牧劉璋部下法正為內應,以幫劉璋對抗漢中張魯的名義入川,黃忠隨軍行進。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劉備與劉璋決裂,黃忠與卓膺率兵自葭萌關向成都進兵。劉備先引兵到關中,後與黃忠軍隊會合。黃忠在戰鬥中,常衝鋒陷陣,勇毅冠絕三軍,一路攻到涪城。劉璋派遣部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前來阻擋,都被擊敗。黃忠追隨劉備進攻綿竹,綿竹守將李嚴、費詩等先後投降。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黃忠隨同劉備率軍進攻圍困成都。數十日後,劉璋投降。劉備進入成都後,論功行賞,任命黃忠為討虜將軍。
定軍揚威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黃忠跟隨劉備攻打漢中。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率軍與夏侯淵交戰。當時,夏侯淵派張合去守護東圍鹿角,自己率兵守護南圍鹿角。張合的軍隊在東圍鹿角遭遇劉備的進攻而作戰不利,夏侯淵便派兵去救張合,以至於跟隨夏侯淵在南圍鹿角的曹軍將士僅剩四百人,但這四百人都是曹軍精銳。黃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穀,將夏侯淵斬殺於南圍鹿角。曹軍失去主帥,軍中擾擾,三軍皆失色。黃忠趁機進攻曹軍大營,大敗曹軍。黃忠升遷為征西將軍。同年,劉備稱漢中王,同時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諸葛亮擔憂的說:“黃忠的名望,素來無法跟關羽、馬超相比也。而如今便令同列。馬超、張飛就在附近,親見黃忠的戰功,尚可以。而關羽遠在荊州,知道這件事一定不會高興。是不是應該取消對黃忠的任命?”先主曰:“我自然應當解決這件事。”劉備派遣費詩去說服關羽。於是,黃忠便與關羽、張飛、馬超並駕齊驅。劉備又給黃忠賜爵為關內侯。然而,鎮守荊州的關羽一直是剛而自矜,在得知黃忠被拜為後將軍時,關羽憤怒地罵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經過費詩的勸解,關羽這才消解了怒火。
去世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黃忠去世。其有一子黃敘,英年早逝,故而無後。
景耀三年公元260年)九月,黃忠被追諡為剛侯。
人物評價
諸葛亮:“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
關羽:“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陳壽:“1“忠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
”2“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灌嬰)、滕夏侯嬰)之徒歟?
楊戲:“將軍敦壯,摧峰登難,立功立事,於時之乾。”
程公許:“蜀將如關羽、張飛、龐統,吳將如周瑜、魯肅,誌長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馬超、黃忠、趙雲、費禕、呂蒙、程普、步騭、甘寧輩皆智勇絕倫,足以當一麵。”
羅貫中:“1“將軍氣概與天參,白發猶然困漢南。至死甘心無怨望,臨降低首尚懷慚。寶刀燦雪彰神勇,鐵騎臨風憶戰酣。千古高名應不泯,長隨孤月照湘潭。”
“2“蒼頭臨大敵,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發,風迎雪刃揮。雄聲如虎吼,駿馬似龍飛。獻馘功勳重,開疆展帝畿。”
“3“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鎖甲,雙挽鐵胎弓。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軼事典故
赤血刀
陶弘景《古今刀劍錄》一書中,記載黃忠在劉備平定南郡時得到一把刀,顏色如血一般的紅色,在漢中戰夏侯軍時,黃忠用此刀手刃敵兵一百多人。但是,《古今刀劍錄》一書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為“疑其書已為後人竄亂”、“真偽參半也”。例如,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關羽已死,《古今刀劍錄》卻記述為劉備在章武元年鑄劍贈與關羽。故而,在距離陶弘景年代較遠的三國時代,《古今刀劍錄》的記述頗為存疑。
墓址
成都西郊營門口鄉黃忠村,有三國名將黃忠的墓。清道光五年1825年),當時地名叫“雞矢樹”的農民耕地時發現一塊書有“黃剛侯諱漢升之墓”的墓碑,幾根人骨、一把劍和一塊玉,當即告知地主劉沅字止唐,雙流人,清代著名學者,為現代著名學者劉鹹榮的祖父,曾選授湖北天門縣知縣,不就)。墓碑上“諱漢升”三字誤,應為“諱忠”。這說明此碑肯定不是三國時期的舊物,大概是唐宋以後人們為黃忠修葺墳墓時所立;但是,這也表明此處應該就是當年黃忠安葬之地。於是,學識淵博、名重鄉曲的劉沅便邀集鄉紳父老,共同捐資修複黃忠墓,修複的墓高4米,周長約13米;墓園種植鬆柏。
紀念祠
黃忠祠就建在黃忠墓的旁邊。祠內塑有黃忠全身坐像,白髯長飄,精神矍鑠。由於黃忠墓的修複和黃忠祠的建立,原來的“雞矢樹”地名逐漸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新地名“黃忠墓”。自從黃忠祠、墓建成之後,每年清明時節,鄉民們都要在這裡趕廟會,祭祀黃忠,祈禱豐年。黃忠祠、墓由此而成為成都西郊一大景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黃忠祠、墓祭祀之盛似不如前。到了“大躍進”時期,“青年賽過趙子龍,老人賽過老黃忠”的口號流行於神州大地,黃忠祠、墓作為改名為“黃忠村”,一直相沿至今。1965年,為了修整公路,黃忠墓被挖開,墓園柏樹也被砍伐。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破四舊”的狂潮呼嘯而來,黃忠祠、墓更是難逃厄運,塑像被拆毀,匾聯被砸爛。幾經破壞,祠、墓幾乎蕩然無存,惟餘一空空棺槨。
黃忠故裡
其位於南陽縣新店鄉北三公裡夏餉鋪村。現存“季漢後將軍剛侯黃忠故裡”碑一座,係清宣統二年所立。碑高174厘米,寬67.5厘米,厚19公分。方額。祠堂一座,內有黃忠塑像。
喜歡風起荊南請大家收藏:()風起荊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