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請不如偶遇?”陸議頗為疑惑的問道。
林鋌這時才想起來這是自己曾初次見劉巴和周不疑二人時對他們說過的話,這時代從林鋌這裡開始,但這話卻還沒普及。於是道:“正是,這是我隨口一說,伯言莫要在意。”
“府君好文采,此句甚妙,也甚是貼合此情此景。哈哈哈…………………………………”陸議笑道。
林鋌也報之以一笑道:“既然如此,伯言不妨過來坐下同飲,邊飲邊說如何?”
“故所願也,不敢請耳!”說完陸議便上前坐下,林鋌似早有準備一般從旁邊又拿出一個羽觴並為陸議斟滿。
隨後陸議端起羽觴敬了林鋌,便一飲而儘,而林鋌再次為其斟滿酒,隨後道:“伯言心中有慮,可是為擔心投效於我後江東孫氏會針對吳郡陸氏一事?”
陸議也早已猜到以林鋌之聰慧猜到自己和陸家的顧慮是遲早的事情,於是也坦誠的回答道:“府君所言不錯,陸家世代居於吳郡,家族中人必然多數是要效力於本土勢力。而府君所提出的多方下注的建議我亦是讚同,奈何府君名義上隸屬於劉景升麾下,加之江東孫氏與劉景升乃是累世之仇。我如投效於府君麾下,難保江東孫氏不會將我吳郡陸家視作已投靠於荊州劉景升,恐怕我陸家的處境…………………………………………………”
陸議說到此處卻不敢再想下去了。
林鋌聞言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此事易耳!伯言可願聽我一言?”
陸議拱手一禮道:“願聞其詳。”
林鋌道:“其實也很簡單,伯言你改個名字投入我麾下,吳郡陸家對外依舊稱陸議為陸家少家主。而你也不對外稱來自吳郡陸氏,這樣在一段時間之內自不會為人所察覺,待荊州局勢變化時,你若願意自可公布身份。如若不願可繼續保持這樣的狀態,但很多事情終究會暴露,隻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陸議聞言陷入了思量,少頃,陸議似發現了什麼一般道:“府君大人言荊州局勢有變之時,莫非是………………………………………”
林鋌見此將食指放在嘴前比了一個“噓”的手勢,然後笑著道:“伯言,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陸議聞言登時有些興奮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哈哈哈哈哈……………………以府君之才能及侵吞海內之誌向必不會安穩於此一隅之地,將來天下紛爭中也必有府君一席之地。”
林鋌見此也知道自己現在再加把勁應該就能達到自己預想的效果了,於是便又接著道:“伯言,一切為時尚早,我還需伯言為我之助力。不過陸家目前就你們兩位少年家主坐鎮恐怕早已引得四周覬覦了吧?我可以提供兵器甲胄還有“雪花鹽”之外的其他新奇商品給陸家商隊,讓你們有自保之力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多掙足錢糧以增加底蘊。”
陸議聞言以是感動的無以複加,林鋌為了招攬自己可是下足了血本,自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何德何能讓身為一郡之守的林鋌如此看重。陸議眼中泛著淚光說道:“陸議何德何能能讓府君大人如此抬愛!”
林鋌見此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於是便道:“伯言,如能換你真心投效,一切都值得!”
陸議此時的狀態隻可以說是用“感激涕零”來形容是最為恰當,當即便跪下道:“議飄零半生,未逢明主,今公若不棄……………”
林鋌聽到這話越聽越不對勁,於是立馬站起身道:“停!停!停!………………………你先稍等一下!”
林鋌這話把剛才的氛圍給破壞的一個乾乾淨淨,陸議此時尷尬不已,自己現在是站起來也不是,繼續跪著也不是。
林鋌這時候也無比的尷尬,心中一陣腹誹道:“這陸議剛才要說的詞好像是呂布的吧……………………………………自己這不會要成了專被方天畫戟捅的那個“義父”了吧!陸議這個說詞和“毛病”得改改。”
於是林鋌為了緩解尷尬便清了清嗓子道:“伯言,我方才所說的你尚未回答我你的決定。”
陸議這時候也是一頭懵,於是便試探性的問道:“明公所指為何事?”
林鋌見氣氛似乎不似剛才那般尷尬,便回道:“就是改換名字之事,此舉乃是有利於吳郡陸家明哲保身之舉。”
陸議聞言恍然大悟道:“明公所言甚是,在下亦是讚同,奈何改換什麼名字一時竟也是毫無頭緒。”
林鋌見此靈機一動,覺得不妨趁機推進一下“曆史”於是道:“你覺得“陸遜”這個名字如何?至於表字嘛,我看伯言這個字就挺好的不用改了。”
“陸遜?陸伯言…………………………”
“妙啊!明公所取的名字甚妙,論語有雲“危行言遜”,明公意在鞭策陸遜。”陸遜高興的說道。
而林鋌此時卻有些無語,這漢朝的人腦補能力不是一般的強,自己就簡簡單單的“順應曆史”改個名字,陸遜這家夥就能腦補出這麼多內容。幸好陸遜不算話癆,不然跟諸葛均那家夥有得一拚了。不過說起諸葛均,林鋌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收到諸葛均的來信了,林鋌此時覺得很有必要親自去一趟隆中,畢竟諸葛家的大才臥龍還是要儘力爭取一下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林鋌“神遊天外”之際被陸遜的一聲“陸遜謝明公賜名!”給打斷了。
於是林鋌便收了心神道:“既然伯言已經排除了隱患,是否願意此時投入我麾下效力?相信在我這裡伯言定能一展所長!”
陸遜見此躬身下拜行禮道:“陸遜拜見主公!”
林鋌見此連忙上前扶起陸遜道:“得伯言相投乃是我之大幸也!我得伯言如魚之得水也!”
陸遜道:“能在主公帳下效力亦是陸遜之幸也!”
要是劉巴此時在這裡聽到林鋌的“如魚得水”言論估計也是心中一陣玩味兒。
“伯言,你且隨我來,我送你一份大禮。”林鋌興致勃勃的拉著陸遜往自己書房而去。
待林鋌與陸遜二人到達書房後,林鋌從身後的書架上拿出一本由蔡侯紙裝訂而成的書籍,封麵上書“弓箭流矢三段疊戰法”。陸遜看到封麵上這個名字時一點激動的道:“主公這……………………這莫非是戰法?可是我從未聽聞過此等戰法。”
“此乃我首創之戰法,隻傳過雷仲達一人,今日再傳一人,便是你陸遜,陸伯言。”林鋌肯定的道。
“陸遜才加入主公麾下,寸功未立如何能得主公傳法。”陸遜誠惶誠恐的道。
林鋌笑著道:“好了,我看你眼珠子都快要掉到戰法書上了,且聽我與你簡單講解一番。對陣或守城之時,將弓箭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放箭之時,由第二部準備放箭,待第一部放完箭矢之時,則第二部頂上替換,第一部再行箭矢上弦,第三部預備放箭;第二部放箭之時,由第三部準備放箭,待第二部放完箭矢之時,則第三部頂上替換,第二部再行箭矢上弦,第一部預備放箭;而第三部放箭之時,由第一部準備放箭,待第三部放完箭矢之時,則由第一部頂上替換,第三部再行箭矢上弦,第二部預備放箭。如此周而複始,循環往複。此為我獨創的“弓箭流矢三段疊戰之法”。伯言,可已聽明白了?”
【羽觴,又稱羽杯、耳杯,是中國古代一種橢圓淺腹、平底帶雙耳的盛酒器具,因雙耳形似飛鳥羽翼而得名。其材質涵蓋漆、銅、金、銀、玉、陶等,其中漆器為實用器,陶器多作冥器,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青銅器,漢代定名後沿用至魏晉,唐代後消失,明清複現時形製演變為禮器。該器具始見於戰國青銅器銘文“舟”,漢代成為主流酒器,行酒禮儀稱“行觴”,並衍生“觴政”等酒禮概念。魏晉時期漸稱“耳杯”,至唐代逐漸衰落。考古發現如長沙楊家灣漢墓一次性出土20件漆羽觴,馬王堆漢墓漆耳杯銘文“君幸酒”直接佐證其盛酒功能,紋飾以龍鳳、雲紋為主。羽觴與“曲水流觴”活動關聯密切,王羲之《蘭亭集序》記述雅集時羽觴順水漂流的場景,成為文人文化的象征。羽觴杯是從戰國開始就有的,這種器形首先被發現在戰國的青銅器上,當時出現了一個字的銘文,該銘文是金字旁加個“和”,發音就是“舟”,寓意是小船的意思。從外形上看,的確如同一隻船,因此印證了該銘文和此種器皿是對應的。到了漢代以後便被定名為羽觴杯,雙耳杯,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到唐代的時候絕跡,至明清又有出現,不過這時形製已有改變,用途也已不作為實用器,隻作為禮器或擺件。羽觴出現於戰國時期,一直延續使用至魏晉,名稱逐漸通俗化為“耳杯”,其後逐漸消失。自羽觴問世以來,觴既是羽觴的省稱,同時又成了所有酒杯的通稱。故古人把行酒叫“行觴”,稱酒政為“觴政”。三國曹植《七啟》詩雲:“盛以翠樽,酌以雕觴,浮蟻鼎沸,酷烈馨香。”李白《留彆曹南群官之江南》詩曰:“愁為萬裡彆,複此一銜觴。”這裡的觴可能指羽觴,因為當時確在流行羽觴。歐陽修《浣溪沙·燈燼垂花月似霜》詞雲:“雙手舞餘拖翠袖,一聲歌已釂金觴。”這裡的金觴恐怕就不是指羽觴,而是泛指酒杯,因為宋代已無羽觴。在中國各地的考古發現中多有羽觴出土,材質有漆、銅、金、銀、玉、陶等。漆、銅、金羽觴多是實用的器物,而陶羽觴是一種隨葬用的冥器。漆羽觴出土數量很多,湖南長沙楊家灣六號墓曾一次就出土20件。古人飲宴,必伴以音樂鼓瑟,方能賓主儘興。觴,是古代的盛酒器,《禮記·投壺》:“請行觴”,是舉觴相勸酒的含義。顏延之《陶征士誅》:“念昔宴私,舉觴相誨。”向人敬酒或自己飲酒也稱之為觴,《呂氏春秋·達鬱》:“管子觴桓公”,範成大《宿胥口始聞雁》詩:“把酒不能觴”。都是勸酒、敬酒的意思。羽觴一般都是漆器,也有陶器,是古代飲酒時用的耳杯。古人禮儀,以雙手執耳杯飲酒,不似今人單手執杯。古時天子用爵飲酒,公卿以下用羽觴飲酒。《楚辭》曰:“瑤漿密勺,實羽觴兮。”即用漆勺往羽觴中酌美酒。《漢書·孝成班婕姝》雲:“酌羽觴兮消憂”,說的是以酒倒入羽觴之中,飲酒消愁。羽觴的形狀,平底呈橢圓形,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牗雀牘形,有頭尾、羽翼。”通常所見的羽觴,並沒有頭和尾,羽翼呈雙耳的形狀,所以人們又稱羽觴為耳杯,耳杯製作的材料有漆、木、玉、銅等材料。漆羽觴出土數量最多,保存得也最完整,在湖南長沙楊家灣六號墓中,一次就出土了20件。漆羽觴上繪有四葉形紋、變形龍鳳圖案。左公山出土的幾件漆羽觴,多為龍鳳紋圖案。出土的羽觴有黑地朱紋,口內外緣描線紋,耳麵描繪奔鹿,另一端畫四瓣花紋,並有灰藍色圖形的鹿與花瓣,顯得貴族氣很重。喝酒時作酒令,又稱觴政,是飲酒時助興取樂的遊戲。其方法是:推一人為令官,其餘人聽令輪流說詩詞,違令者罰飲酒。詩人飲酒作詩,“飛羽觴而醉月”。李白鬥酒詩三千,無不與羽觴有關】
【“危行言孫”出自《論語·憲問》,是孔子提出的處世原則,指在政治清明時言行正直,在政治黑暗時行為正直但言語謙遜,以平衡道德堅守與現實生存】
喜歡風起荊南請大家收藏:()風起荊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