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覺得自己真的很優柔寡斷。事情都已經開始做了想那麼多乾嘛?
正所謂皇帝輪流坐,今天到我家。
李二的皇帝位置怎麼來的?
再往上李淵的皇帝位置,怎麼來的?
楊廣的皇帝位置,又是怎麼來的?
有一句話怎麼說的?拳頭大就是道理。
換一個說法就是:槍杆子裡出政權。
李二現在被突厥人堵在長安城裡麵,無能狂怒吧?
如果換一個人站在自己現在的位置,打進長安城把皇帝拉下馬,可能性大得很。
還是那句話,就算是以後李二敢詐刺,了不起大家刀兵相見,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
李俊看著大帳裡的族人們,一個興奮的跟什麼似的,他對好戰的族人們也是十分的無語。
這裡麵的各姓家生子大家長,和各家的長老,文能做宰相,武能當驃騎的人,一抓一大把。
但是這些混蛋,都不願意去當朝廷的官。
反而是對族裡的大管事,爭搶得頭破血流。
隴西李氏上下六房分布天下的小宗近千支,各地都有族中子弟,充任小官小吏,封疆大吏和各府兵校尉,將軍等職。
而族人們認為不受家族重視的人,才會派出去給朝廷當差。
也不知道這樣的混賬理論是怎麼形成的,但是卻十分的有市場。
李俊真的是很不明白一個識文斷字,能寫會算的人,為什麼寧願爭搶府裡麵的一個喂馬的差事,也不願意去當官?
李俊知道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很多人對把頭發染的花花綠綠,穿個衣服也是到處洞的年輕人也有很大的非議。
而自己在一千多年前唐朝,讓族人們剪掉頭發,在這個以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損傷不孝的年代。
沒有一個族人有異議,讓他知道了家族的凝聚力。
李俊發現族人們也不是一般的好戰,經過了解他知道了族人們的想法。
府裡麵的差事隻有幾百個,還是代代相傳,想進府裡麵當差,何其的難?
可以說是任何一個差事,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
而就算是有新的差事出現,爭搶的人也不知道多少?
而和彆人乾仗的時候,卻是最公平公正的。
斬殺了敵人多少人頭?
繳獲了多少戰利品?
這些都有族中記事,記錄的清清楚楚。
從來不會有朝廷裡那種功勞被占,賞賜被雁過拔毛的事情發生。
憑功勞領差事,沒有任何人有話說。
而府裡麵的差事,那可是可以代代相傳的。
二十一姓家生子從秦朝就跟著李氏,這近千年來,這片土地上的王換了多少?
但是李氏還是李氏,一直都在。
而朝廷的差事,就算是你做到了文武大臣的頂峰,如果沒有爵位,那也隻能榮華富貴一代人,這就是一切的根源。
“稟家主,臣認為,不如我們打進長安城算俅。”
開口說話的是常幼娘的爺爺,常姓家生子大家長常千裡。
李俊對這個高大威猛的老頭十分的無語,你說你一個快八十的老頭,能不能不要像二十郎當的後生那樣一點就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