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讓侍女給每一個貴婦人,都端上來了兩個白瓷小盅。
分彆是海帶排骨湯和茶樹菇排骨湯,但是主角卻不是這個。
等侍女流水一樣的端上來了涼拌海帶絲和涼拌海哲後,崔氏笑嗬嗬的看著大家說:“白瓷盅裡麵的是海帶排骨湯和茶樹菇排骨湯。
剛剛端上來的是涼拌海帶和涼拌海哲,但是馬上要出場的主角,卻不是這四樣。
接下來的是俊兒說的頂級美食,煎鬆茸。
好不好吃的,大家嘗一嘗再說。”
崔氏的話,讓眾貴婦人都期待了起來,等現場煎鬆茸的香味散開,眾貴婦人都忍不住深深的吸了吸鼻子。
煎鬆茸每人五片,吃的眾貴婦人都意猶未儘。
“噗呲”
崔氏卻捂嘴輕笑著說:“大夥兒可能不知道,山裡人不知道這鬆茸珍貴。
同時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吃,大多數都是用來喂豬。
而野豬也十分的喜歡這種菌子,所以鬆茸也叫豬拱菌。
等族人們在那邊大價錢收購這玩意兒的時候,土人們看我李氏族人,大抵是在看瓜皮一樣的吧。咯咯咯……”
殷氏卻認真的說:“妹妹這話不對,兩位老祖宗常說:天生萬物以養人。
但是老百姓愚昧,正是需要俊兒這樣的聰明人教導。
我相信,從今往後,這人間又多了一種美味的吃食。
往大了說,咱俊兒無論出發點是什麼,但也是功德無量。
這錢就該咱俊兒掙的,從今往後這鬆茸,絕對是會賣的貴死個人。嘻嘻……”
崔氏聽到殷氏誇獎自己的心肝寶貝,比誇自己還開心。
崔氏十分的得意,笑著說:“姐姐有所不知,這海帶,海邊的人隻用來喂豬。
但是姐姐有所不知,這也是一等一的美食。
大家用茶水漱口,接著嘗一嘗海帶排骨湯和涼拌海帶絲。”
“鮮,這湯太鮮了。”
沒有吃過味精的人,第一次喝到這麼鮮的湯,都忍不住給出了這個評價。
“這海帶開始的時候,是欽州那邊的族人,收來按照俊兒給的秘方,提取一種炒菜的調料……味精。
但是俊兒認為,這東西是北方人能吃到的最便宜,也是最實惠的海鮮。
此外,海帶還自帶鹹味……”
說到這裡,大家也都明白了崔氏的意思了。
五年前李俊推出來了鐵鍋炒菜和雪鹽,光是雪鹽一項,便把王氏的細鹽打得潰不成軍,從而與王氏交惡。
李俊還把海鹽運到北方,直接就是以之前的十分之一的鹽價……十五分大肆的往外賣。
當年的糧價,也就是十五文錢一鬥。
李俊一舉解決了大多數人吃“望望鹽”的事情,得到了天下老百姓的支持,和讀書人的讚譽。
但是他的做法挑戰了朝廷的鹽政,和靠鹽吃的腦滿腸肥的世家門閥。
但是李俊是誰,隴西李氏的龍頭老大,他想做的事情,這個世間他做不成的還真的不多。
現在的鹽價是十三分錢一斤,還是沒有苦味的海鹽。
等孫神仙開始發話了,說人不吃鹽會得大脖子病,人也會虛浮沒有力氣。
並且還大肆的抨擊漢朝以來的鹽鐵官營政策,這還是孫神仙第一次發表對政治的發言,其影響力大到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
自從孫神仙發話了後,顏家的兩位老祖宗,也是公開喊話,全力支持李俊。
從那以後就沒有任何人,敢抨擊李俊賣鹽了。
但是老話不是說嗎?
“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隴西李氏和太原王氏,也徹底的結了死仇了。
當年才十歲的李俊,喊出了:“讓天下百姓都能吃上鹽。”
這就是一個宏願,這個時代的人,就信這個。
如果一個人說了宏願,沒有實現的話,名聲也就徹底的臭了。
但是五年過去了,鹽價也不足原來的十分之一了。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家吃不起鹽,崔氏這樣說,明顯就是在擔心自己的心肝寶貝。
殷氏卻笑嗬嗬的看著崔氏說:“你呀,就彆胡思亂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