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丞羅冰現在很暴躁,他也想不乾這個七品芝麻官,他從小的目標就是進府裡當差,哪怕是喂馬跑腿都行。
當然了,如果能像大兄一樣給族長當護衛,那是最好不過了。
羅冰相信自己就算是不能做族長的護衛,斥候隊,槍兵,騎兵,弓箭手這些,自己完全就有實力參選的。
事實上羅冰還真的是有這個實力,比如現在,他就和五個一看就是軍中悍卒的便裝老卒,酣戰不休。
雖然可能是因為這些人忌憚他身上官衣,或者是他李氏家生子身份的原因,不敢下死手。
但是地上十幾個被他砍倒,哀嚎不止的軍中悍卒,並能和組成軍陣的五個殺人一輩子的老卒,叮叮當當的戰成平手,他就不愧是三房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年輕一代的佼佼者。
旁邊被三個老者護在身後的錦衣少年,臉色鐵青的看著自己的家將,拿眼前殺了自己一匹寶馬的芝麻小官沒有辦法,雙眼的恨意,讓少年貴公子整個人都扭曲了。
祖籍涇陽縣,隋朝大將軍李圓通之孫,當朝義安王李孝常之子李義宗,當然知道眼前的這個和七個小夥伴們組成戰陣,馬上就要衝過來抓自己的人是誰。
李氏二十一姓家生子嘛,現在滿天下還沿用秦朝傳下來的七人戰鬥小隊的家族,隻有隴西李氏。
同樣是王爵,李義宗知道王與王是有區彆的,自己阿耶的義安王爵,並不能震住對麵的七品小官。
大業十三年,華陰縣令李孝常在李淵攻河東的時候獻永豐倉,為李淵提供了充足的糧草補給,助李淵擴充兵力並順利進入關中。
武德元年,李淵大肆封爵,李孝常獲封義安王,並出任利州都督。
義安王李孝常才和工部尚書應國公武士彠調職,留在了京師。
李義宗當然知道長安城裡麵誰惹得起,誰惹不起,所以他就從來沒有和李俊碰過麵,但是今天還是對上了。
長安城米貴,居之不易。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義安王李孝常之子李義宗,竟然敢在長安城裡麵犯劫盜罪,並且最終引起了燒了一坊之地的大火。
萬年縣尉剛剛被罷職,縣令顏善早上去參加朝會沒有回來。
主簿曹三旺,今天正在縣衙二堂審案子,今天是縣衙審案的日子。
於是縣丞羅冰,便帶領著十幾個衙役,前來捉拿昨天晚上長安城大火的罪魁禍首。
誰知還沒到義安王府,便遇到了李義安帶領著十幾個家將,不顧萬年縣衙剛剛頒布的《交通管理條例》縱馬長街。
看樣子是要出城,羅冰心裡冷笑:“犯了如此的大罪,想要逃跑?
哼,真的是看不清形勢,如果在位的是太上皇,或者是太子李建成,你可能沒有什麼事情。
但是現在勝出的是天策上將軍,秦王府一係的人,怎麼可能放過打壓太上皇派係的機會?
小子,你死定了。”
於是比李義宗還小幾歲的羅冰,完全就忘了這麼一回事,大喝一聲讓李義宗停下來。
李義宗當然不會停下來,他父親派三個家臣十幾個家將,押送不願意離開這天下間最繁華的帝都的兒子出城。
李孝常知道自己的傻兒子犯的事情,瞞不了多久。
但是他千算萬算,還是沒有算出來,自己的兒子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出城。
他也沒有想到,萬年縣衙這麼快就順藤摸瓜,找到了自己的兒子身上。
事實上李二夫婦,昨天晚上就知道了李義宗是罪魁禍首。
但是玄武門之變才過去一個月,二十多萬突厥騎兵,也被李俊打成了喪家之犬,正亡命的往草原上逃命。
朝堂上派係林立,剛剛坐上皇位的李二,並不願意因為這個,而背上才坐上皇位,就急於清除太上皇派係的名聲。
於是李二夫婦在得到諦聽組織的報告,並沒有下令捉拿李義宗,默許任由他逃亡。
誰知道從利州來到了長安城的李義宗,貪戀長安城裡麵的繁華,並沒有聽父親的話,第一時間就逃出長安城。
等家臣勸服自家的大公子,急急忙忙的逃命的時候,已經是午時已過。
而現在已經換了一茬人的萬年縣衙,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很快也查到了李義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