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都不理解李俊的迷之操作,李俊也不屑向彆人解釋什麼。
隻有五姓七望這樣的世家門閥大族長,才理解他的做法。
千多年來,五姓七望這樣的世家門閥,之所以熱衷換皇帝,而不是自己坐江山。
那是因為都是和皇帝一個級彆的人,皇帝也隻是大家推出來的代表。
大家都是考慮家族的傳承,對於坐江山的興趣不大。
從秦到隋唐,皇帝輪流坐,可謂是城頭變換大王旗。
但是千多年來改朝換代一次又一次,但是世家還在。
沒有千年的王朝,隻有千年的世家。
各世家門閥的當家人,其實很期待李俊攻打長安城,按照大家設想的這個套路出牌。
畢竟動亂,才是世家門閥發展壯大的機會。
大家都做好了準備,準備在接下來的發展中,為自家謀求最大的利益。
他們相信,十幾歲的李俊,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也是一心想要建功立業的熱血年紀,十幾歲的少年擁有砸碎一切的錘子。
他們不相信這樣手握錘子的少年郎,看見自己眼前有冒出來的釘子,會忍得住不一錘子砸下去?
結果他們既失望,也十分的佩服李俊。
誒,就是玩。
李俊興兵五十萬,似乎是隻為了和突厥人乾仗,搶突厥人的戰馬。
而對唾手可得的長安城,卻視而不見。
惡心的人隻有李二夫婦,知道了李俊的想法,就故意讓自己的十幾個兒女到李氏莊子。
做出一副,要殺要剮都隨便的鬼樣子。
這副做派,不光是李俊覺得惡心,其他的人也對此表示十分的鄙夷。
之前你們三兄弟,在爭鬥的你死我活的時候,把自己的孩子都從李氏莊子接回長安城。
擺明了就是擔心李俊把這些孩子當成質子,進而在接下來的鬥爭中讓你們處於被動嗎?
這也就是大家都以為,李俊帶大軍回來,會打破長安城的原因之一。
等李俊向天下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後,你們又把孩子送到人家手裡以示信任。
太惡心了。
太虛偽了。
太做作了。
這是李俊和各世家門閥,對李二夫婦的一致評價……
。。。。。。
常一凡沒有同意這個婦人的提議,而是告訴婦人,她可以跟著李氏壯奴去草原上,並且會分給她們相應的土地。
去草原的路上,她們一家三口也可以給李氏乾活,有相應的報酬。
流民們拖家帶口的跟著李氏北上,大家當然知道永樂王要乾什麼。
這段時間李俊要去搶突厥人,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坊間早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隻要是有想法的,都打算跟著李氏北上。
人家清河崔,愽陵崔,滎陽鄭,關隴獨孤家族,直接就派出了家族裡麵的壯奴。
這些世家門閥跟著隴西李氏吃肉,小老百姓跟著隴西李氏喝點湯總沒有問題吧?
所以大家都對這一百多個,隻看到眼前的一點點利益,就惡了隴西李氏的人,表示十分的鄙夷。
大家給出了一個一致的評價:“這些是腦子被驢踢了的瓜皮。”
既然是覺得自己的腦袋比李氏壯奴的刀硬,被人家砍了腦袋,也就十分的正常好不?